熟悉,這一點倒是與於作國的背景信息對得上。
眼下兩起案子,現場隻隔著幾排樓,都出在欣樂2區。跟早年間案子一樣,案發現場樓道出入口均未安裝防盜門,有利於凶手對目標跟蹤——提到防盜門的問題,張世傑是一肚子氣,警方曾多次向開發商建議為整個小區樓道口統一安裝防盜門,但開發商一直以資金周轉問題為由,置之不理,不然凶手哪兒會那麼容易跟蹤目標到戶。至於周邊環境,相對來說要僻靜得多,作案風險也較小。當然這一點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也有可能凶手個性謹慎,又或許與該住宅社區內老齡化群體越來越龐大,凶手比較容易獵取到心儀目標有關。
案發區域樓房均為小戶型,一梯三戶,兩邊是南北向戶型,中間是雙南向戶型。“4·23”案中,兩起案子現場房號分別為201室和603室,也就是說,均為兩側南北向戶型。第一作案現場均在客廳中,與房門有一段距離,說明被害人係主動放凶手進屋的,那麼會是熟人作案嗎?韓印認為可能性不大,兩名被害人都是外出回家不久便遇害,或許意味著她們是在回家的路上被凶手鎖定並被跟蹤了。
從現場出來,三人站在街邊簡單議論了會兒,韓印提議:“就‘4·23’案來說,隨機作案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凶手也未必沒失過手。咱仨不妨分頭行事,在這兩個案發現場中間的居民樓內挨家挨戶問問,也許會找到潛在目擊者。”
“噢,相關排查,尤其針對被害人所住單元樓的住戶,我們專案組先前已經細致盤問過,沒有人在案發當日看到被害人與可疑人員接觸,也未發現有可疑蹤影在被害人住房附近徘徊。”張世傑深表不然,覺得韓印此舉純屬浪費時間。
“您誤會了,我當然相信咱們專案組的排查工作,”韓印姿態不卑不亢,堅持著自己的思路,“我覺得也許有些居民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曾見過凶手。”
……
結果正如韓印所想。
天剛擦黑時,住在欣樂2區93號樓裏一位姓王的老阿姨,在杜英雄的耐心啟發下,想起李芳遇害當天,早上9點半左右,自己曾經與一個男人講過話。當時她剛散步回來,便聽到有人在外麵敲門,聲稱自己是煤氣公司的,受公司委派,免費上門為居民檢修管線設備和更換煤氣管。那時王阿姨老伴也在家,她隨口問了句老伴家裏需不需要更換,等回頭決定要換時,門外已經沒人了。老兩口覺得可能遇到騙子,就沒怎麼在意,先前辦案人員盤問時也忘了提及。
“4·23”案首個現場所處單元樓為90號樓,與王阿姨家僅間隔兩棟樓,對話又發生在案發一小時之前,那個聽到王阿姨並非獨自在家而悄然消失的煤氣檢修工十分可疑,連張世傑也不得不承認,他有可能就是凶手——當日他未在王阿姨身上得手,在路上又將剛跳完廣場舞正欲回家的李芳鎖定為目標,之後通過尾隨,搞清楚住所,利用同樣的借口,誘使她打開房門,發現家中並無他人後痛下殺手。另外,王阿姨當日遛彎時,也穿著一雙肉色長筒絲襪,這就讓上麵的推測看似更加可信了。
至此,“4·23”案凶手選擇目標的方式以及入室手段基本清楚,遺憾的是,王阿姨當日隻是隔著自家門上的貓眼大致看到敲門者是個戴著帽子的男人,無法進一步描述出具體相貌。當然,沒人會相信那個男人的身份真的是煤氣檢修工。
看過犯罪現場,韓印覺得是時候與耿昊談談了,便讓杜英雄打電話約下時間,耿昊那邊倒很爽快,說半小時後在一家咖啡廳見。張世傑開車將兩人送到約定地點,不過他懶得應酬耿昊,便先回隊裏去了。這也正中韓印下懷,若他在場,估計有些話耿昊也不太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