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資本管理: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3)(3 / 3)

最終,以孫正義為阿裏巴巴投資2000萬美元為這件事情畫上了句號。馬雲的首席財政官蔡崇信說:“這是孫正義投資經曆中讓步最多的一次了。”這是一個離奇的故事,到手的幾千萬拱手還給別人;這也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花自己該花的錢,做自己該做的事。花最少的錢,做最有效的事情,就是馬雲一直以來為阿裏巴巴設計的理念。

馬雲管理智慧

對於很多剛開始創業的人來說,資金是最需要的,獲得一筆豐厚的投資或者得到投資者的青睞,是很多剛開始創業的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馬雲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對投資方百般挑剔。

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每個人都想要更多、更好的東西。當一個看起來非常誘人的機會擺在眼前時,很少有人能夠控製住自己的貪念。但作為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他就能夠迅速在冷靜下來之後,分析清楚這其中的分寸,成功既不是全盤接受,也不是全盤放棄,做人不能太貪心,要懂得知足,也不能太謹慎,裹足不前。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人在看到利益的時候,仍然會不多想就撲上去,想著拿得越多越好。過度地追逐利益會使人迷失,凡事適可而止,才能走好人生的路。馬雲也說:“上當不是別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貪。”

兩個商人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幾隻綿羊在吃草,他們將羊毛剪下,每人背了一筐羊毛回家。走了一段路後,在路邊發現了別人丟掉的一些礦石,那些礦石可以拿去換錢,但兩個人已經背了羊毛,背不動礦石了。

一個商人就把羊毛放在一邊,撿了幾塊礦石放進筐裏,另一個商人不舍得把羊毛扔掉,就背著羊毛和礦石繼續走在回家的路上。途中要過一座獨木橋,隻撿了礦石的商人很輕鬆地過橋了,而那個背著羊毛和礦石的商人因為背負的重量太大,一不小心掉入了河水中,等他爬上岸,羊毛和礦石都被河水衝走了。

那個背著礦石的商人將礦石賣了個好價錢,那個什麼都想要的商人最終什麼也沒得到。貪婪的人總是什麼都想要,但人生萬事萬物哪能都得到呢?什麼都想要,什麼都去追,最後隻會累死自己。

人生也是如此,人不可能什麼都擁有,當你握有一件東西的時候,就緊緊抓牢,不要朝三暮四,否則最終會什麼也得不到,竹籃打水一場空。懂得什麼該拿,什麼該放,才是大智慧。

有一個小孩和媽媽去買東西,路過一個糖果店時,老板和小孩的媽媽是熟人,兩人閑聊了幾句。老板見小孩盯著糖果目不轉睛,就慷慨地讓小孩抓一把糖果吃,但小孩不肯,老板覺得小孩肯定是不好意思,就親自抓了一把,放進了小孩的口袋裏。

走出糖果店後,媽媽問:“剛才你為什麼不自己去抓糖果?”

小孩說:“我的手這麼小,叔叔的手那麼大,如果我去抓糖果,抓不了幾顆,叔叔一把可以抓好多。”這個小孩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不貪圖眼前的小便宜,克製自己的貪欲,最後反而收獲了更多。

李嘉誠曾說過:“經營企業,‘知止’兩個字最重要。我從12歲就開始投身社會,到22歲創業時就已經過了10年非常艱苦的日子,到今天我已工作六十多年了。在香港我看過有些人成功得容易,但是掉下去也非常快,是什麼原因呢?‘知止’是非常重要的。全世界很多企業之所以失敗,最少一半都是因為貪婪。”

貪心不足蛇吞象,當貪心得不到滿足時人會喪失理性。對於一個管理者來說,喪失理性就等於將企業送上風口浪尖,稍不留神,企業就會陷入破產的邊緣,而能克服心中的貪欲,帶著企業在穩中前進,才方顯管理者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