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並不是丟人的事情,很多人常常怕自己沒錢,而被人看不起,從而打腫臉充胖子,花錢裝點麵子工程,這是很沒有必要的。人們從心裏尊重的是那些物盡其用、有著正確價值觀和金錢觀的人,而不是虛榮好麵子的人。
找風險投資時,必須跟風險投資共擔風險
我一直認為你不管做任何事兒,腦子裏不能有功利心。一個人腦子裏想的是錢的時候,你這個眼睛是人民幣、港幣、美元,全部從嘴巴裏噴出來,人家一看就不願意跟你合作。以前沒錢的時候,每花一分錢我們都認認真真考慮,現在我們有錢了,還是像沒錢的時候一樣花錢,因為我們今天花的錢是風險資本的錢,我們必須為他們負責任。
——2005年馬雲參加中央電視台《對話》節目
馬雲管理案例
1999年夏,馬雲接到了來自摩根士丹利亞洲公司投資分析師古塔的一個電話。古塔向馬雲詢問了阿裏巴巴的一些情況,在幾個星期後,給馬雲來了封電子郵件,讓他去一座大廈裏和一位投資人談談。
這位神秘的投資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孫正義。那天,孫正義約見了好幾個人,他們都是來找孫正義投資的。因為時間有限,孫正義給他們一人20分鍾的時間來闡述。輪到馬雲的時候,他做了6分鍾的演講後,孫正義就打斷了他,表示出了想要為他投資的意向。
麵對孫正義的快言快語,馬雲一下愣住了,因為他當時已經獲得了高盛集團500萬美元的投資基金,並不缺錢,所以這次根本沒打算讓孫正義投資。愣了幾秒後,馬雲說:“我不要錢。”馬雲的話也讓孫正義愣住了,他問馬雲既然不缺錢,那為什麼要來找自己。馬雲回答說:“不是我要來找你,是別人叫我來見你的。”
馬雲與孫正義的第一次見麵就發生了這樣戲劇性的一幕,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不為錢折腰的馬雲吸引了孫正義,孫正義要求馬雲去日本和他做進一步的詳談。在與孫正義第一次見麵的20多天後,馬雲與孫正義在日本再次相見。二人省去寒暄,直入主題,談起了融資的各項事宜。
在談判中,馬雲提出了三個條件:一是阿裏巴巴不接受聯合投資,隻接受軟銀一家的投資;二是軟銀作為股東,在公司的運營和運作上要以阿裏巴巴的長遠發展為中心,不能過分追求短期的收益回報;三是由孫正義擔任阿裏巴巴的董事。
孫正義很快答應了馬雲的三個條件,隻不過將第三個條件的董事改為顧問,因為他從來不做自己所投資公司的董事。對於這個改動,馬雲同意了。
最終,馬雲和孫正義達成協議,軟銀投入3000萬美元,占30%的股份,幫助阿裏巴巴拓展全球業務,同時在日本和韓國建立合資企業。協議簽署後,孫正義對馬雲說:“記住,今天是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你們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團隊。”
回到杭州後,馬雲在董事會上宣布了軟銀投資阿裏巴巴的計劃,大家經過一番激烈討論後,認為軟銀要占30%的股份太多了,這樣會造成股東結構不平衡,為阿裏巴巴日後的發展埋下隱患。
馬雲冷靜思考之後,也為在日本的決定感到後悔了:“我要那麼多錢幹什麼呢?這真是太愚蠢了。”想清楚利弊關係後,馬雲立刻給孫正義的助手打電話,告訴對方自己不需要這麼多錢,隻要2000萬美元就夠了。孫正義的助手聽完馬雲的話,差點跳起來,他還從來沒有見過嫌錢多的人。
“這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投資的錢,你竟然嫌多,你這是在賭博,這是無法談下去的。”
麵對孫正義助手的質疑,馬雲如實答道:“是的,我在賭博,但我隻賭自己有把握的事。盡管我以前控製的團隊不超過60人,掌握的錢最多隻有2000萬美元,但2000萬美元我管得了,過多的錢就失去了價值,對企業是不利的,所以我不得不反悔……”
與孫正義的助手爭執不下,馬雲隻得給孫正義發了一封電子郵件,他說:“……希望能與孫正義先生牽手共同闖蕩互聯網……如果沒有緣分合作,那麼還會是很好的朋友。”發出這封電郵沒幾分鍾後,孫正義就給馬雲回複了:“謝謝您給了我一個商業機會,我們一定會使阿裏巴巴名揚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