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話:遇見湯和(1 / 1)

當時老師在講解元朝的時候我聽的格外細致,而且對著個皇帝的事跡特別的感興趣,事後我專門去查閱了關於這位草根皇帝的事跡。

家裏麵成員的有:朱五四(父親)、朱重四(大哥)、姐姐(曹國公主)、朱重六(二哥)、朱重七(三哥)。

我開始整理上世所有關於朱元璋的記憶,我所知道的關於朱元璋的一些事跡,是這個皇帝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十七歲時出家當了五十多天的和尚,然後因為饑荒原因過上了化緣的生活(化緣就是討飯),二十一歲的時候結束化緣修行回到皇覺寺繼續當和尚。二十五歲的時候投奔郭子興,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現在我既然就是朱元璋,那麼就注定了我會當皇帝,不過既然我是穿越過來的,那麼曆史會不會有所改變呢,這個讓我很是懷疑,另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有可能隻能淪為一個終身的貧民,永遠也抬不起頭呢,我不禁這樣想著。

就這樣在這樣一個家徒四壁,而且泛著一股怪味的房間裏我生活到了四歲。

長大後每天的生活就是和鄰村的孩子一塊去附近山上砍柴,要麼就是去河裏麵摸魚,或者采一些野菜。

雖然生活不怎麼奢侈,但是對於我這個已經有二十五歲心理年齡的人來說著實過了一回美好的童年時光。

在這個年代裏,沒有霧霾,沒有喧囂的鬧市,有的隻是高山流水的優雅景象,而且古時候人們生活節奏不像現在這麼快,並且民風格外的淳樸(窮人稀窮人)。每天雖然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但是這可比在大學裏麵過的充實多了。

上大學之前,曾在部隊裏服過役的我,深刻知道,要想存活下去,首要要的是先了解自己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裏麵,然後根據現有的情況做出最明智的判斷。

熟讀朱元璋曆史的我其實已經搶占了有利的先機,當然啦現在的我最主要的還是要先保證自己不被即將到來的天災和人禍擊倒。

曆史上說,朱元璋在十七歲的時,這個村子裏麵會爆發饑荒,而後是瘟疫(很厲害的流感病),雖然現在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平和,但是到了饑荒真正爆發的時候,這裏可能會遍地白骨。

並且朱元璋家裏麵最後活下來的就隻有朱元璋自己,大哥的次子(朱文正),二哥朱重六,以及已經出嫁了的二姐,同村的大伯家活著的隻有出家了的堂姐。

不過這都是十三年後的事情了,現在的我要的是快點了解這個時代的文字。所以我很早就向家裏人提過要求去私塾讀書,但是當時因為二姐出嫁,家裏麵沒有多餘的錢供我去私塾,不過這不代表我不能去學東西,我並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了解一個朝代的文字,和文化是我以後成功的基礎。

在私塾偷學的日子裏,我找到了當時一個重要的人物,這個人平安過完一生而沒有被我殺掉的人,湯和。

在私塾蹭課是我每天忙完活後的生活,先生也沒有阻攔,就像在大學裏麵一樣,私塾裏麵隻有寥寥的六名孩子,算上我這個白聽的也才勉強七個,組個學習班都夠嗆。不過能來這裏上學的都是村裏麵有頭有臉人物的孩子,有:屠夫的少爺、豆腐坊的少掌櫃的、還有鄰居劉繼祖家的兒子劉英等等,屠夫的少爺就叫湯和字鼎臣,本來湯家是不是能有這樣講究的名字的,這個名字是屠夫用一個二兩豬頭肉求先生給取的。

湯和是在我九歲的時候,私塾裏麵來了個瘦小的男孩,清秀臉頰,頭發綁的規規矩矩,上穿灰色的窄袖短衣,一身繡著圖案背子,中間一條棕色的袍帶,整個顯得格外精神。因為家裏做點小買賣(屠宰場),所以為人也顯得很精明,一個古時候的孩子在現在這個年齡(比我小三歲)就顯示出了精明是很難得的,所以我更加確信他就是我要找的湯和,但是我以後是要做他頭頭的男人,取得他的忠誠是不容易的,不像其他的孩子,打一巴掌給塊糖就能解決的。

要想拿下這個家夥必須要一些手段,見到他的第一眼,我不禁獰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