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新一倒是早早來到了孟拱,他站在孟拱城外迎接這些隻剩下最後一口氣的日軍。在一條河邊,田中新一看到有一支人群正在渡河,他們衣衫襤褸,
低垂頭顱,像鬼魂一樣。這支人群有三十多個。
在這群人中,田中新一看到了第18師團第56聯隊第二大隊大隊長吉田,此時他才判斷出,這支比乞丐都不如的部隊,居然是大日本皇軍。
田中新一見到吉田,詢問第二大隊還有多少兵力?
吉田說:“都在這裏了。”
原來,這群形同地獄鬼魂的日軍,就是日軍“叢林戰之王”第18師團第56聯隊第二大隊僅剩的兵力。日軍一個大隊滿編滿員有1100人,現在僅剩下了三十多人。
田中新一把這些殘兵敗將糾集起來,準備在孟拱和中國軍隊再打一場。然而,這些早就被嚇破膽的日軍,豈能阻擋中國軍隊前行?
就在新38師114團準備渡江攻擊孟拱時,英軍第三師77旅少校參謀迪克匆忙渡過江來,向114團求援。
迪克少校說,兩個月前,空降到孟拱南麵的英軍77旅,此刻正被日軍圍困在孟拱東南的五裏處,傷亡慘重,此時全旅僅剩五百餘人。如果中國軍隊不能在24小時內趕到救援,他們隻能向東南山區撤退。
在緬北這種山區,沒有補給,要想以小部隊生存,那是相當困難。2000名日軍走入死穀,全部被餓死,就是例子。
孫立人的新38師師部當時跟隨114團一起行動,他得到消息後,立即決定暫停攻擊孟拱,全力救援這支落單的英軍。
當年參加這次救援行動的張義栻連長,在回憶文章中這樣寫道:
“這時,由溫蓋特將軍率領的英軍空降第77旅乘虛進攻孟拱城,不料在孟拱東南遭日軍圍困,傷亡慘重,有被全殲的危險,英軍急派人向我軍求援。當時,天氣驟變,大雨傾盆。團長李鴻聞訊後,率我們114團冒雨沿孟拱山迂回急行,於6月18日趕到孟拱河北岸。當天,團長李鴻與副團長王東籬經過化裝,在當地兩名向導的帶領下,繞過孟拱正麵,在孟拱以南鐵路和公路附近,對孟拱周圍的地形和敵人守備情況進行了詳細偵察。6月19日,孟拱河因暴雨河水猛漲,河深浪險,舟渡不易,但為解盟軍之圍,團長李鴻決定連夜以橡皮舟強渡孟拱河。
“由於我軍行動秘密,始終未被敵人發覺,同時敵人做夢也沒有想到,中國軍隊會來得這般神速。我們114團主力由孟拱展開,以一部兵力占領南堤附近所有據點,另派一個加強排扼守通往孟拱的鐵路,並在南堤以北設置疑兵。
“敵軍通過南堤,團長李鴻命令放他們過去,敵軍一步一步踏進我軍伏兵陣地有效射程內,一聲令下,自動火器從四麵八方怒吼起來。一夜工夫,敵第5炮兵聯隊大部隊被殲。第二天早晨,八九百具屍體暴露在南堤鎮附近鐵路上。聯隊長高見量太郎大佐,也倒斃在枕木上。6月22日,我軍從正麵和兩翼擊破孟拱外圍敵軍有組織的抵抗,迫近孟拱市區。2日,我軍攻占孟拱火車站。
“這時,在我軍右翼的英軍突擊隊500人被敵第18聯隊圍困,情勢危急。團長李鴻遂與英軍藍敦師長約定,請他們把靠近鐵路的陣地讓出一部分,作為我軍攻擊出發地。那天晚上,英軍炮兵打了一夜,掩護部隊轉移,至夜間時移動完畢,隨後,團長李鴻派一營的一個排,接替了英軍一個營的陣地。經與日軍反複拚殺,終於使日軍棄屍數十具,我軍陣地仍屹立如山。英軍被困之危遂解。原來隻有數十名敵軍牽製了英軍一個營,而我軍一排就驅逐了敵人。事後英軍旅長親到我軍114團團部,收集戰鬥資料,並表示感佩不已。一些中外報紙也發出消息和報道:“新38師再創仁安羌奇跡!英軍再次死裏回生!”
《緬甸蕩寇誌》也寫到了張義栻連長所介紹的這場戰鬥。當時,第5師團第5炮兵聯隊是從孟拱趕去增援密支那,沒想到走進了114團的伏擊圈。當時的日軍大搖大擺,毫無戒備。因為他們隻知道中國軍隊還在孟拱以北,根本就沒有想到,孟拱東南居然還會有中國軍隊。
殲滅第5炮兵聯隊完全屬於摟草打兔子。當時的114團隻想救援英軍,誰會想到這1000名日軍硬要往槍口上撞。
密支那戰役中,守衛密支那的日軍,共有000人,如果把這1000名日軍放進城去,攻擊密支那肯定會更加艱難。
很多資料中記載,殲滅第5炮兵聯隊的,是114團三營九連的彭新民排。日軍有1000人,彭新民排僅有40人,兵力之比是25:1,但是,這個排將日軍擊退了,打死了第5炮兵聯隊聯隊長高見量太郎。
實際情況應該是,114團三營九連打響了進攻日軍的第一槍,擊斃日軍有近百名,並繳獲重炮一門。這個排就是張義栻回憶文章中提到的扼守鐵路的加強排。
而且聯隊長高見量太郎也不是這個排打死的,打死高見量太郎的是八連,
高見量太郎遭到伏擊後,突然醒悟過來,中國軍隊行動好快啊,他們居然從孟拱以北偷偷地來到了孟拱以南,不但包圍了孟拱,而且還把孟拱通往東麵密支那的鐵路也掐斷了。孟拱之敵陷入了孤立,密支那之敵也陷人了孤立,兩個城市的日軍隻能“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所有日軍都沒有想到114閉會突然出現在他們眼前。
在孟拱外圍,中國軍隊抓住了一名日軍。這名俘虜的名字叫其蒲源七,他是這樣介紹自己被俘經過的:“被俘的那天早晨,我和其他分隊六人,同往孟拱東北附近老百姓家中買香煙,回來碰到中國軍隊,戰友五人當時就被打死,大家都沒有想到中國軍隊來得這麼快!”
第5炮兵聯隊遭到打擊後,趕快縮回身去,向孟拱方向逃跑。沒想到,這下又撞在了114團三營八連的槍口上。
把八連的槍口放在這裏,純屬偶然。
當時,114團已經完成了對孟拱的包圍。副師長唐守治在檢查包圍圈的時候,看到這裏有個缺口,很容易就成為孟拱城裏日軍的逃跑通道。唐守治讓團長李鴻在這裏布置一支部隊,於是李鴻就把八連放在這裏。
沒想到的是,高見量太郎向孟拱城裏回撤時,剛好就走的這條通道,正好就撞在了八連的槍口前。
第5炮兵聯隊出現在八連槍口前的時候,連長牛誌仁命令:不準衝鋒,隻準射擊。
日軍那麼多,而這一連中國士兵才有多少?傻子才會挺著衝鋒槍和日軍拚刺刀。衝鋒槍的強項在於射擊,而不在於白刃戰。
就這樣,第5炮兵聯隊遭到了一個夜晚的伏擊,丟下了近千具屍體,連5炮兵聯隊聯隊長高見量太郎也被擊斃。
回頭再說說溫蓋特的第77旅。
溫蓋特是駐紮在印度的幾十萬英軍中,唯一一個敢於反攻緬甸的硬漢。緬甸淪陷後,英軍畏敵如虎,躲藏在英帕爾高原背後,幻想著日軍不要進攻印度,卻又不加強戒備。在這樣一支軍隊中,溫蓋特是個另類,也一再遭到排擠打擊:,他就像安徒生童話中那隻總是遭到鴨群攻擊的醜小鴨一樣。為此,他曾經自殺過一次。
溫蓋特傷愈後,蒙巴頓就把他派到了緬甸,從事敵後遊擊戰。
溫蓋特來到緬甸後,很快就顯示出了自己的才能。他建立了一支欽迪特空降縱隊,而且屢次主動攻擊日軍。史迪威很欣賞英軍中這個特立獨行的勇士,
蒙巴頓就讓他配合中國遠征軍作戰。
當中國軍隊在北線連戰連捷的時候,在南線配合作戰的溫蓋特旅卻被日軍包圍了。114團立即前往營救,沒想到摟草打兔子,幾乎全殲了5炮兵聯隊。
救出了英軍77旅後,114團隻派遣了一營三排接替英軍這個旅的攻擊陣地。英軍官兵大為驚駭:我們一個旅都無法攻占的一個高地,你們一個排就敢去攻占?這太看不起人了。
當日,三排在攻打日軍占據的高地時,英軍軍官在一邊觀摩,他們很不相信,這一個排怎麼能夠攻上他們一個旅攻打了很久也沒有攻上的陣地?
可是,槍聲一響,英軍軍官就全部傻了眼。
中國士兵衝鋒的時候,人員全部散開,半個排在進攻,半個排在掩護,相隔很遠。而且進攻的這半個排,又分成兩組,一部分依托著所有能夠借助的遮掩物,射殺任何一個露出陣地的目標,另一部分飛快地接近日軍的陣地,像一隻隻山間的羚羊一樣。兩部分交相掩護,交替攻擊。而一直擔任掩護的那半個排,所有的火器全部發射,火炮強大的火力,一直壓得日軍直不起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