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成歎息(一)(2 / 2)

第二個就是蕭嗣業,功績家世與資曆,朝堂上沒有幾人能及,薑恪那樣的人都能擔任左相,可是蕭嗣業六十多數了,還混在大漠上。

原因很簡單,裴行儉得罪了母親。蕭嗣業是蕭淑妃的族親。因此,他行事更是小心謹慎,省怕別人拿它來做文章。但這項弱點一旦被放大,在戰場上是致命的。

而且李威隱隱地感到此役下來,蕭嗣業不能完功而終了。

唐朝在漠南的失利,卻在另一個方向吹響了勝利的號角。

裴行儉這一行很妖異,比演義中的故事還要精彩十分。大軍出發,速度很快,不能再耽擱了。老將軍年高心也高,還想趕回來,再到東突厥立立功勞,反正這幾年有太上皇在世,他也不想做宰相了,不如多立一些戰功,留名青史吧。

然後到了莫賀延沙漠,風沙肆虐,向導也迷失了方向。其實裴行儉後來悄悄對李威說出了真相,他在西州好幾年了,本身就熟悉當地的地形氣候,那一次迷失方向,是他刻意所為。繞了幾個大圈子,將士饑渴難忍,裴行儉發話了,停軍祭奠蒼天,然後對手下說道:“泉水不遠。”

就象一個神棍一樣,大家將信將疑,不久後,雲散風止,大軍出發,往前行了不遠,果然發現一處水草豐美的地方,眾人驚喜不己,將他比作成名震大漠的漢朝貳師將軍李廣利。誇獎無所謂啦,主要是士氣,一下子幾千將士,對裴行儉恢複了信心。不然怎麼辦呢?阿史那都支與李遮匐手下有十幾萬將士,沒有信心,對付不了。

恢複信心後,大軍立即出發,到了西州。也過了八月中旬,可是沙漠戈壁地區,白天還是很炎熱的,許多藩屬小國使者前來迎接,不是所有人都死心跟隨李遮匐想要謀叛的,西域最少一半各部現在皆忠於唐朝。然後裴行儉當著這些人的麵揚言道:“天氣太熱了,不能再前行,我們要在這裏駐軍,到九月下旬再出發,就有勞煩各部了。”

大軍並不多,僅幾千人,各部供養起來也不是很難,況且時間不長,一個月。於是紛然稱喏。軍隊就駐紮了下來,正好哈密瓜與葡萄成熟,吃著甘甜的水果,喝著正宗的西域美酒,一副樂不思蜀的樣子。

此行打的口號是護送波斯王子回國,再見到裴行儉是這種樣子,阿史那都支沒有再防備。

過了幾天,動極思靜,靜極思動,老將軍酒喝得差不多,水果也吃得差不多,又對各部說道:“我想要狩獵,你們誰願意跟我一道?”

裴行儉是唐朝的重臣,還聽說他是帝王之師,一聽他要打獵,這些部族那一個人不拍他的馬屁,嘩啦啦,一下子一萬多人前來附從。再加上裴行儉所帶來的軍隊,幾天之內,變成了兩萬多人。大軍隨意地到處狩獵,晚上喝酒吃肉,吃完了載歌載舞。實際上能過狩獵,裴行儉也在布置的,你張某某怎麼率部,從哪個方向打獵,他,李某某,率部又從那個方向合圍。一個狩獵的過程,兩萬多軍隊,讓他巧奪天工般的整合起來。就連各酋長自己,都不知道這一脫變。

很神奇的一幕,不亞於三國演義中的某些片段。

反正讓李威做,肯定做不到的。

到處遊蕩,突然輕裝急行,這段曆史過於神話,後人十分好奇,也將它考證出來,裴行儉走的路線是吐魯番到烏魯木齊峽穀、昌吉古城這一線,四麵皆山,若是行軍速度快,是很難發現。再說阿史那都支與李遮匐也不能算是真正叛唐,這與東突厥性質是兩樣的,對西突厥唐朝一直很優待,大食與吐蕃十分默契地對付唐朝,吐蕃爭青海與西域,大食爭奪河中地區。所以唐朝讓西突厥保留了可汗的稱呼,以顯優容。連王方翼捉住李遮匐,唐朝還給了改悔的機會,立即釋放回去。

這一政策的優柔性,使阿史那都支反叛的心一直不強,受到論欽陵的挑唆,想謀叛,可主意未定,隻是與李遮匐約好了,秋後共抗唐朝使者。再加上裴行儉假象做得好,一直沒有防備。

結果裴行儉這兩萬多打獵隊伍如同天兵神降一般,突然地打到了他的家門口。

阿史那都支不相信,又派人打探,甭用打探了,隻有幾裏路,裴行儉打獵大軍就到了他營帳了,阿史那都支倉惶不知所措。就坐在大帳裏發呆,他手下親信說道:“大汗哪,快逃吧。”

“往哪裏逃?既然唐朝都神不知鬼不覺的到了我門口,難道他們不防備我逃走嗎?”

嗯,算得很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