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脫去麵甲示之。
元珍與眾胡相顧失色,下馬列拜,率軍退卻。
造成這原因,是薛仁貴在南方戰績不突出,南詔一戰,對於各國來說是一場小戰役,沒有人在意。青海一戰中,薛仁貴隻是攻擊了諸羌,骨咄錄與元珍反叛不久,情報掌握得不多造成的。
而且他們的印象還停留在薛仁貴天山一戰,坑殺十幾萬鐵勒戰俘中。所以一聽這個殺神到來,一個個嚇得列拜撤退。
李威對北方戰事並沒有幹涉太多,曆史的車輪繼續向前行駛,因此再次出現古代戰爭中一場罕見的奇跡。
薛仁貴率軍追殺,此役殺敵近萬人,俘虜兩萬多人,繳獲牛馬羊三萬餘頭。經此一役,北方才出現了一個短暫的和平。
但是這一戰並沒有擊敗突厥人的主力,北方的危脅仍然存在。
可發生了這麼事,李治也不好意思用開耀這一年號,又改成了永淳。
交通的不發達,得到這些消息,已經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份。
直到二月末,最後一批百姓才抵達碎葉城。比李威預想的還慢了半個月時間。將百姓安排下去,另外就是清點府兵。沿用了青海的規矩,凡是府兵者,每戶擁有唐朝標準的二十畝永業田,八十畝口分田。這一百畝的均分田與因戰功賞賜的封田,不征納任何稅務。想多種,那就要交納稅務了,以十取一納稅。這是在做小規模的改革,強行將唐朝以丁納稅向以地納稅扭轉。為什麼保證士兵作戰時勇敢,又定了一條規定,凡是府兵犧牲於戰場之上,親屬享有二十年免征稅務時間。保證犧牲將士後代有一個寬鬆的經濟環境成長。
不過與青海略有不同。
青海移民就是為了征兵的,每戶無論部曲或者佃農貧農,必須保障有一壯年男子。但碎葉城卻是以移民為主的,有少數百姓家中沒有壯年勞力,那隻好征稅了。地稅的十取一,少量的勞役。
因為是移民,每戶人口少,二十幾萬移民,多達近六萬戶,征府兵五萬多人。將這些府兵集合起來,進行簡單的訓練,發放武器。再次讓他們回家,還要繼續修房屋、耕耘以及到河中搬糧食去。
離安定下來,還是十分遙遠。不僅是糧食,各種生活物資,與軍用物資武器,碎葉城嚴重匱乏。這隻能從兩條道路獲得,一是繼續向中原討要,二是從戰爭中掠奪。
大約地處理了一下,張仁願帶著拜占庭的使者,這才返回碎葉。
帶回來的消息不太理想,聽說唐朝願意與拜占庭聯手,大多數權貴還是表示同意的。可是常年戰爭,拜占庭國家負擔沉重,各個軍區最高將領一年收入僅十個到四十個金磅,普通士兵僅十二個到十八個索裏德(一金磅等於七十二個索裏德)。百姓不堪忍受重稅,紛紛逃避稅務,國家財政赤字更是很嚴重。所以有少數教廷神職人員和權貴,看到大食人求和,他們也不想再戰了。
君士坦丁四世接見了張仁願,招待很熱情,但說了一些意味深長的話。第一是希望唐朝能提供一些武器,但話音是交換,而不是購買,大家是盟友了,你不好意思再向我這個窮國家要錢吧?
李威冷哼一聲,沒有言語。
然後又說道,我們會出兵的,但我要一一說服國家所有反對的人。你們唐朝先發起進攻,我才有說服力。意思是想讓唐朝做槍頭,吸引大食人的主力,拜占庭在後麵好撈油水。
李威再次冷哼一聲,召見拜占庭的使者,將地圖拿出來,說道:“看一看,我們唐朝的長安在什麼地方,離大食有多遠。你們拜占庭在什麼地方,君士坦丁堡離大食有多遠。此次我們唐朝將會出動軍隊三十萬,也是你們拜占庭唯一的機會。一旦戰事不順,我們唐朝會主動放棄河中地區,那麼你們拜占庭就等著大食元氣恢複過來,讓大食慢慢瓜分切割吧。”
三十萬軍隊是忽悠的。不過若是打起來,河中的軍隊、吐火羅的軍隊與唐軍,還有突厥人的聯軍,以及波斯的義軍,是有可能達到三十萬的數量。
又說道:“你立即回去稟報你們的國王,馬上我們唐朝就要與大食交戰了。若是三四個月後,我還沒有聽到你們拜占庭人的動靜,我會主動撤軍,與大食搭成和議。”
都沒有款待,就將拜占庭的使者趕走了。
張仁願遲疑地問道:“陛下,是不是慢怠了一點?”
雖然此次出使,沒有達到想像的目標,然而大食對他招待是十分熱情的,每一次宴會都將他當作了座上賓,皇帝態度是不是有些粗暴?
“不過份,這個皇帝性格多疑,認為此次出戰,我們唐朝得到了好處,他想打,可是拿不定主意,”李威可不相信,君士坦丁四世能看穿他的長遠布局,繼續說道:“我越是生氣,他反而越會相信。”
說完了,開始寫信,寫給薩勒姆的,我們唐朝要發動聖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