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慶元六年似乎是多事之年。除了名儒朱熹外,太上皇宋光宗和太上皇後李鳳娘亦先後病死在這一年。宋寧宗對親生父母的去世並沒有表現出多少哀慟之情,傳聞皇帝的滿腔熱情全在後宮美人身上。

慶元六年(1200年)似乎是多事之年。除了名儒朱熹外,左丞相京鏜也病死在這一年。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京鏜正是朝中排斥道學最積極的重臣,比另一宰相韓侂胄有過之而無不及。京鏜死後,“偽學逆黨”之禁漸弛,韓侂胄也漸有意更張前事,收攏民心,北伐建功。

除此之外,太上皇後李鳳娘和太上皇宋光宗亦先後病死在這一年。宋寧宗對親生父母的去世並沒有表現出多少哀慟之情,過了年,他便將“慶元”的年號改為了“嘉泰”。傳聞皇帝的滿腔熱情全在後宮美人楊桂枝、楊珪姊妹身上。楊桂枝姿容美豔,博古通今,封貴妃;楊珪能詩文,善書法,精繪畫,任內廷供奉。這一對姊妹花才貌雙全,寵冠後宮,將寧宗皇帝迷得七葷八素,魂不守舍。據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韓侂胄都因此起了警惕之心,擔心這兩名女子會危及他侄孫女韓氏的皇後地位。

而再巧不過的是,韓皇後於慶元六年年底病死,韓侂胄失去了皇宮中的有力後援,他不得不開始考慮為寧宗皇帝物色一位新皇後。後宮亦由此展開了激烈的明爭暗鬥。

畢竟山高水遠,京師的大事傳到閩地百姓的耳中時,新聞多已成了舊聞。時人更喜作為談資的還是本地發生的新聞趣事,新近建寧府出了兩件洪傳四方的大事——

一是已死的太學生華嶽突然複活,到建寧府投案自首。他說辭的前半部分跟圜獄差役一致:當日他受刑不過,死了過去。然而後來又不知如何醒來,發現身處荒野,四周圍滿是野狗和狼群。正當他以為將要成為野獸的腹中之餐,一道光亮閃過,他又暈了過去。再醒來時,已是身處深山山洞中,身上被敷了藥,每日則有猿猴送野果充饑。如此一日日過去,他養好了傷,想到自己仍是囚犯身份,遂趕來官府自首。官府自然不怎麼信這套解釋,但民間相信的大有人在,紛紛傳聞華嶽是無辜蒙冤,所以才有神人相助。華嶽一案,既是鬧得滿城風雨,知府李大異也不可能再下手加害了。

第二件大事是福建安撫使林枅得了急病,暗中來建陽向名醫王且光求醫,不料王且光本人也意外過世。林枅病情陡然加重,回天無力,病逝於建陽。朝廷聞報後即有文書下達,令福建提刑辛棄疾暫時代任福建安撫使,同時兼任福建提刑。[1]

這兩件事都是轟動一時,然而大眾真正惋惜的並不是福建安撫使林枅之死,而是王且光的過世。這位名醫雖然脾氣古怪,常常見錢眼開,但畢竟造福過一方百姓,經其手治愈的病患者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