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 全部作品:
吳蔚 25 萬字 2019-02-02
元朝末年,群雄紛起,中原以朱元璋勢力最強。為了應付危機,素有仇怨的梁王與大理段氏不得不聯合起來,共同抗敵。就在大理總管段功新娶梁王之女押不蘆花公主後不久,怪案頻頻。一瓶孔雀膽,終於導致段功與梁王孛羅開始互相猜忌,公主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吳蔚 37 萬字 2019-01-21
安史之亂後唐帝國由盛轉衰,各地藩鎮雄踞一方,天下精兵盡在其手。唐憲宗李純於驚濤駭浪中即位,有意重振皇杈,開始有計劃、有步驟地削弱割據勢力。當時天下藩鎮以河北三鎮幽州、成德、魏博最為跋扈,成為憲宗的首要目標。魏博武官空空兒、聶隱娘也深深卷入其中,難以自拔。藩鎮與朝廷矛盾日益激化,劍影刀光,遊俠橫行。元和十年815年,憲宗對淮西用兵進入關鍵時刻王戰宰相武元衡忽然於上朝途中遇刺,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位
吳蔚 24 萬字 2019-03-25
《處世36計》從人的社會角色、處世行止、心性習性等方麵,廣采博征古代著名的事例、精彩的論證和奇特高妙的處世策略,探討如何保身、護身、養身、惜身、娛身等智慧和技巧問題,供人品味,供人鑒習,警世喻人,訓誡人生。中國人的處世智慧是舉世公認的,中國人積累了幾千年的人生經驗,處世待人之道發展的最為爐火純青。處世智慧是每個人立足方寸的大學問大智慧。處世智慧是每個人社會生活中必須具備的思維訓練。不管你有意識或
吳蔚 28 萬字 2019-02-09
商隊於開封府博浪沙遭遇神秘刺客,兩位名將同日異地身亡,到底是敵國陰謀,還是私人恩怨?太祖趙匡胤創宋十餘年,儲君之位虛懸,到底是皇弟光義,還是皇子德昭或德芳?萬世上法,父死子替;金匱之盟,兄終弟繼;朝堂宮鬧,傳位危機;千秋萬歲,悔之莫及……
吳蔚 29 萬字 2019-03-18
本書講述了繁華一時的樓蘭王國被漫漫黃沙離奇湮沒的起因和經過。為尋找神物解救樓蘭危機,王子傲文踏入大漠,巧遇敵國女子並產生了愛情,後得漢人公子蕭揚及神女相助,眾人攜手開始了與樓蘭詛咒的抗爭。使命、陰謀、真相、愛情、友情,麵對命運他該何去何從?
吳蔚 22 萬字 2019-02-03
《明宮奇案》是以明朝萬曆年間重大曆史事件“國本之爭”為背景的曆史懸疑小說。明朝末年,萬曆皇帝朱翊鈞消極怠政、常年不朝,導致朝綱紊亂,朋黨林立。朝野上,國本之爭,懸而未決;地方上,稅監橫征暴斂,為禍一方;邊關上,女真坐大,虎視眈眈。風雨飄搖中的大明帝國正是多事之秋。進京備考的名家世子沈德符意外深陷於這撲朔迷離、暗流洶湧的朝野紛爭中難以自拔。重臣遇刺、師長暴斃一樁樁驚天要案接踵而至。機密武器圖紙遭竊
吳蔚 24 萬字 2019-01-24
一場夜宴,一家興衰,一朝更替.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神韻獨出,令世人驚歎!本書由此講述了一個撲朔迷離的曲折故事.在南唐名臣韓熙載舉辦的一場豪門夜宴中,發生了一樁離奇命案.那一晚,一位年輕美貌的女子在眾目睽睽下被人巧妙下毒,命殞當堂.紅顏薄命、內藏玄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究竟誰是真正的幕後凶手?這個波詭雲譎的離奇古案.仿佛就發生在昨日,一切均曆曆在目……
吳蔚 29 萬字 7個月前
南宋慶元年間,寧宗皇帝趙擴昏庸無能,整日在山外青山樓外樓中醉生夢死。奸相韓侂胄把持朝政,不顧朝廷的內憂外患,欲興全國之兵北伐,立不世之功。一時間,歌舞升平、紙醉金迷的臨安城暗流湧動,危機四伏,殺機陡起。國仇與家恨,忠誠與背叛,鬥爭與陰謀,朝廷權臣、掌兵大將、愛國名士、金人間諜、江湖異俠、民間高人無不在這深不見底的曆史漩渦中各懷奇謀、各顯身手……
吳蔚 23 萬字 2019-04-03
《管人三十六計》借鑒三十六計體裁,共六篇,每篇六計,六六三十六計。細嚼每個故事,你將成為卓越的管理者。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就是要具有“領而導之”的能力,他要懂得用人學、權力學、馭下學、容才學、激勵學和情感學。實際上,管理不是西方人的專利,中國曆史中飽含大量關於領導和管理的精辟論述,《孫子兵法》雲:“視卒如嬰兒,幫可與之赴深淵;視卒如愛子,幫可與之俱死”;“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鶴”。
吳蔚 24 萬字 6個月前
《案藏殺機——清代四大奇案卷宗》為非虛構類曆史紀實文學,內容包括發生在清朝的著名四大奇案:科場案、甘肅冒賑案、刺馬案以及楊乃武與小白菜。這四個案子,無一不是當時轟動一時的大案,且分別有各自鮮明的特點和深刻的背景,能從根本上折射出滿清一朝的政治、軍事、社會、民生各方麵。《案藏殺機——清代四大奇案卷宗》一書以大案為焦點和主線,同時也沒有局限於案情本身,對大案發生的曆史背景、相關人物均做了簡略的交代,
吳蔚 30 萬字 7個月前
南宋慶元年間,寧宗皇帝趙擴昏庸無能,奸相韓侂胄勾結太皇太後吳芍芬擅權專政,大搞黨禁,排除異己,致使朝廷內部朋黨林立、烏煙瘴氣。朝廷外,金人並吞南宋野心不死,淪陷區漢人義軍揭竿而起。內外交困下,本已風雨飄搖的南宋更加岌岌可危。平地驚雷,已故奸相秦檜留下的巨額寶藏卻恰在此時重現於世,江湖遊俠、綠林好漢、趙氏宗室、各國間諜無不對其各懷鬼胎、虎視眈眈。名士辛棄疾、大儒朱熹、嶽飛後人、秦氏子孫亦全部深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