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延綏告急(2 / 3)

家將匆匆下樓,處理了一幫人。

整個居庸關的守軍,被鎮虜軍的排場嚇著了,幾乎人人配馬,平均兩人一輛牛車。帶著的物資十分駭人。這哪是打仗,分明就是一支運輸隊。

“書令於大同總兵府,殺胡口虎大威部、破胡堡猛如虎部乃是大同精銳,熟悉河套地形及河套賊。我鎮虜軍初征河套平亂,請大同征西前將軍楊總兵助力一二,調撥二部暫歸我軍。驍騎將軍朱延平。”

馬車裏,秦朗書寫公文,寫完後取下朱延平的將印,兩名監軍分別簽字畫押後,朱延平最後簽字,傳了下去。十餘名飛騎奔出,前往大同鎮。

馬車頂部,朱延平想了又想,道:“傳令山西巡按楊嗣昌,我鎮虜軍十日後抵達延綏鎮,請山西調撥米糧萬石,豆料萬石,運往延綏鎮以備軍需。驍騎將軍朱延平。”

又是一道軍令,這山西的糧食不好調,朱延平不缺糧,先把問候送過去,楊嗣昌能不能搞來糧食,願不願意搞糧食,那就是楊嗣昌的事情。願意幫忙,那有了軍功就給你分點,不願意幫,那就算了。

整個延綏鎮一日三騎向朝廷求援,路過的飛騎朱延平都會詢問一番,現在延綏鎮守軍,就靠著盧象升帶過去的軍糧死撐著。

延綏鎮實在是沒有多少土地可以屯墾,地方就那麼大,還是沿著長城防線設立的,長四五百裏,寬不過七八十裏。靠近長城,可以想象這地方的地勢是個什麼樣子,九山一田都是說高了。

從大同方向支援延綏鎮,這路真的不好走,出塞要繞大圈子,走山西境內還是要繞大圈子。從大同最西邊到延綏鎮最東邊的直線距離隻有一百五十裏不到。

後世,一個叫做山西大同,一個叫做陝西榆林,離得很近。以後世的機械水準,連像樣的高速都沒有,可以想象如今的水準。

所以沒有路,沒有大軍行進的道路。人可以走,但馬匹、車輛不好走。如果是秦良玉的白杆兵,這支山地兵完全可以帶上三日幹糧翻過去,可朱延平的鎮虜軍不行。

他的鎮虜軍太依靠物資了,在山西這塊土地上,根本別想橫衝直撞。

延綏鎮紅山關口,關城、及周圍山頭戍堡上的火炮轟鳴,白色的硝煙籠罩。

“快!跟上!”

一隊軍士從營裏調出,把總戴著西北軍特色的紅纓氈笠,揮手大喝督促,帶著手下弟兄趕往關城輪替。

盧象升穿著尋常魚鱗甲,張弓開箭,射完一箭縮回頭,探頭一看沒有什麼戰果,又抽出一支箭。

關城外,河套賊的炮兵也在怒吼,好在這幫人沒有開花彈,除非直接命中,很難形成範圍傷害。

馬祥麟低頭拱著身子借著女牆掩護,找到盧象升拉他蹲在地上,指著關城外罵道:“盧巡按!套賊今日又多了二十門火炮,楊征西這裏火藥將盡,這仗怎麼打!”

旁邊一名銃手中箭,踉蹌兩步栽倒,身邊一名戰友對著搬運傷兵的民壯大吼,傷兵濺出的血液灑到盧象升臉上。

盧象升喘著大氣,頭頂稀疏箭矢呼嘯破空劃過:“還能怎麼打?再堅持三天,等人力馬力恢複好後,我們打一場反擊,最好燒了他們火藥。”

“可現在延綏鎮囤積火藥不足,就怕火藥用盡後,套賊發動總攻。”

馬祥麟說著,拔下一根插在牆麵的箭矢,在地上刻畫,紅山口周圍的地形圖出現一個大概,馬祥麟指著:“盧巡按,我和楊征西討論後,決定放棄紅山口,放套賊入關,引誘他們追擊潰軍,再以騎軍伏擊反衝。”

“不成,若奪不回關卡,我軍人少,就被動了。弄不好,整個防線崩潰。一旦紅山口丟失,給套賊一段時間,他們會拉起更多的亂軍!我們不能賭,延綏軍打沒了,我們宣大軍頂上,絕不能丟失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