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怎樣吃蔬果菌類更營養(1 / 3)

菠菜

菠菜原產地為波斯,為一年生植物,但全年皆可種植。菠菜含有人體所需營養素之一的鐵。常吃菠菜,令人麵色紅潤,光彩照人,不易患缺鐵性貧血。菠菜不僅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和鐵,也是維生素B6、葉酸、鉀元素的極佳來源。菠菜中的鐵質和鈣質,尤其在根部含量較高。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尤其適合孕婦、糖尿病患者

【不適宜人群】

結石患者

【選購宜忌】

要選擇個大、葉柄粗、葉片肥大的菠菜。

【烹調宜忌】

宜:菠菜烹熟後軟滑,易消化,特別適合老、幼、病、弱者食用。菠菜宜焯水後再進行烹調,以降低草酸含量。烹製前盡量用清水浸泡一會兒,以去除部分殘留農藥。

【食用宜忌】

宜:長期使用電腦者、愛美的人宜常吃菠菜。糖尿病患者經常吃些菠菜,有利於血糖保持穩定。

忌:嬰幼兒和缺鈣、軟骨病、肺結核、腎結石、腹瀉者不宜食用沒焯過水的菠菜。

【貯藏心得】

貯前要去除爛葉、黃葉。

【相宜食物】

菠菜+海帶=防止結石

菠菜和海帶同食可促使草酸鈣溶解排出體外,防止結石發生。

菠菜+豬肝=防治貧血

豬肝富含葉酸、維生素B12以及鐵等造血原料,菠菜也含有較多的葉酸和鐵,兩種食物同食,一葷一素,營養素相輔相成。

菠菜+豬血=潤腸通便、清熱潤燥

菠菜可以清熱潤燥,豬血可以軟化大腸。兩者同食,具有潤腸通便、清熱潤燥的功效。

菠菜+雞蛋=提高維生素B12的吸收率

菠菜+青椒=保護眼睛

菠菜+香油=潤燥通便

菠菜+花生=有利於維生素的吸收

【不宜搭配】

菠菜+豆腐=不利於鈣的吸收

菠菜+蝦皮=影響鈣質吸收

菠菜+乳酪=影響鈣質吸收

菠菜+瘦肉=影響銅的吸收

油菜

油菜中含有多種營養素,不僅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還含有大量的鈣、磷、鐵、鉀、鈉等礦物質。中醫認為油菜的莖葉和種子有“行血、破氣、消腫、散結”的功能,對醫治吐血、癰腫、血痢、痔瘡等症療效顯著。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

【不適宜人群】

脾胃虛弱者

【選購宜忌】

選擇顏色綠、潔淨、無黃爛葉、新鮮、無病蟲害的油菜為好。

【烹調宜忌】

宜:①油菜要放進蔬菜洗滌液或淘米水中浸泡,再用清水衝洗。②油菜要現切現做,並用大火爆炒,這樣既能保持口味鮮脆,又使營養成分不被破壞。

忌:吃剩的油菜隔夜後就不能吃了,以免造成亞硝酸鹽沉積,引發癌症。

【食用宜忌】

忌:油菜性偏寒,凡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不宜多食。

【貯藏心得】

油菜等綠葉蔬菜不宜在冰箱內儲存,綠葉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儲存一段時間後,由於酶和細菌的作用,會變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可能導致胃癌,所以綠葉菜不宜存放在冰箱時間過長。

【相宜食物】

油菜+香菇=防便秘

香菇和油菜同食可抗老防衰、潤膚,並縮短食物在胃腸道中停留的時間,促進腸道代謝,減少脂肪在體內的堆積,防治便秘。

油菜+鮮蘑=預防便秘,美容

油菜和鮮蘑同食可以縮短食物在胃腸道中停留的時間,促進新陳代謝,減少脂肪在體內堆積,防止便秘,排除毒素,抗衰老。

油菜+豆腐=清肺止咳

油菜+蝦仁=消腫散血、清熱解毒

油菜和蝦仁同食不僅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鈣質,還能消腫散血、清熱解毒。

油菜+雞肉=強化肝髒、美化肌膚

【經典食養妙方】

香菇油菜

油菜250克、香菇50克,鹽、水澱粉、植物油各適量。油菜擇洗幹淨,控水;香菇泡發,去蒂,擠幹水分,切成小丁。炒鍋倒油燒熱,放入小油菜,加少許鹽調味,炒熟後盛出。炒鍋再放入油燒至五成熱,放入香菇丁翻炒,然後加鹽翻炒至熟,加入水澱粉勾芡,最後放入炒過的油菜翻炒均勻即可。

空心菜

空心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空心菜性微寒、味甘,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滋陰潤燥、除濕通便等功效。

【適宜人群】

糖尿病、高血壓患者

【不適宜人群】

脾胃虛寒、低血壓患者

【選購宜忌】

選空心菜時,最好挑選莖葉比較完整、新鮮細嫩、不長須根的。

【烹調宜忌】

宜:①可炒食、煮麵、做湯,也可用沸水焯後加調料涼拌,生熟均宜,葷素皆佳。②炒空心菜時宜大火快炒,以免營養流失。③空心菜買回後,很容易因為失水而發軟、枯萎,炒菜前將它在清水中浸泡約半小時,就可以恢複鮮嫩、翠綠的質感。④食用時采用“一洗二浸三燙四炒”的方法去除空心菜中的殘留農藥。

【食用宜忌】

宜:空心菜含有類胰島素成分,能降低血糖,可作為糖尿病患者的食療蔬菜。空心菜含較多的膳食纖維,可刺激胃腸蠕動,促進排便,大便幹結者宜食。空心菜中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其維生素含量高於大白菜,這些物質有助於增強體質,防病抗病。此外,空心菜中的葉綠素,可潔齒防齲,潤澤皮膚,它所含的胰島素成分能降低血糖,可作為糖尿病患者的食療佳蔬。

忌:空心菜性寒,故體質虛弱、脾胃虛寒、大便泄瀉者不宜多食。

【貯藏心得】

空心菜的葉子容易黃、蔫,可以先將空心菜的葉子擇下來食用,留下的莖第二天吃也不會變色。

【不宜搭配】

空心菜+牛奶、酸奶、乳酪=影響鈣質吸收

空心菜不宜與牛奶、酸奶、乳酪等同時食用。因牛奶、酸奶、乳酪含有豐富的鈣質,空心菜所含的化學成分會影響鈣的消化吸收。

【經典食養妙方】

蒜蓉空心菜

空心菜350克,大蒜、蔥末、鹽、香油、味精、植物油各適量。空心菜擇洗幹淨,切成長段;大蒜去皮,洗淨,剁成蒜末。炒鍋燒熱,倒入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蔥末和一小半蒜末熗鍋,然後加入空心菜炒至斷生,加入鹽、味精、香油翻炒至入味,出鍋前加入剩下的蒜末翻炒均勻即可。蒜末不要過早放入,否則炒出來的菜蒜香味沒有,蒜臭味倒有了。此菜是夏季常吃的蔬菜,空心菜的鮮味中夾著香味,搭配蒜蓉的獨特調味作用,成為一道美味的夏季佳肴。

芹菜

芹菜中含有多種營養素,不僅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還含有大量的鈣、磷、鐵、鉀、鈉等礦物質。

【適宜人群】

高血壓患者

【不適宜人群】

脾胃虛寒者及想要寶寶的人群

【選購宜忌】

市場上常見的芹菜有空心芹菜和實心芹菜兩種。實心芹菜顏色深綠、腹溝窄,而空心芹菜則顏色稍淺、腹溝寬。最好購買實心芹菜。

【烹調宜忌】

宜:芹菜的葉比莖更有營養,在吃芹菜時一定要連葉一起吃。

忌:烹調實心芹菜切絲切段均適宜,而空心芹菜不宜切絲,否則容易從中斷裂、翻卷不成形。

【食用宜忌】

宜:①適宜高血壓及其並發症患者食用,血管硬化、神經衰弱者也宜多吃。②芹菜是高纖維食物,它經腸內消化作用產生一種木質素或腸內脂的物質,這類物質是一種抗氧化劑,高濃度時可抑製腸內細菌產生致癌物質。③芹菜還可以加快糞便在腸內的運轉時間,減少致癌物與結腸黏膜的接觸,可以預防結腸癌,中老年人宜常吃。

忌:芹菜性涼質滑,脾胃虛寒者及血壓低者謹慎食用。

【貯藏心得】

芹菜適宜豎著存放。這樣有利於保存其中的葉綠素和其他營養成分。

【相宜食物】

芹菜+牛肉=營養瘦身

牛肉補脾胃,芹菜清熱利尿、降壓、降膽固醇,還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兩者相配不但營養豐富,還能瘦身。

芹菜+豆幹=清腸排毒

芹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有通便作用;豆幹具有清熱潤燥、生津解毒的功效,兩者搭配能清腸,適合便秘者食用。

芹菜+核桃仁=潤發、明目、養血

芹菜+醃製食品=防癌

【不宜搭配】

芹菜+黃豆=影響鐵的吸收

芹菜+牡蠣=降低鋅的吸收

【經典食養妙方】

香幹炒芹菜

香幹100克,芹菜300克,蔥花、植物油、料酒、鹽、味精各適量。香幹洗淨,切成絲;芹菜去葉洗淨,切成段;鍋中加入適量水煮沸,將芹菜段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取出瀝幹。炒鍋中倒入植物油燒熱,下蔥花煸出香味,放入芹菜段翻炒,再放入香幹絲,烹入料酒,加適量鹽翻炒幾下,調入味精拌勻,出鍋裝盤即可。 不管在餐館裏還是家庭的餐桌上,此菜的出鏡率都很高,營養搭配全麵合理。

圓白菜

圓白菜含有抗氧化的營養成分,可以抗衰老,提高人體免疫力,還可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預防便秘。

【適宜人群】

孕婦、消化道潰瘍患者

【不適宜人群】

脾胃虛寒、消化不良患者

【選購宜忌】

要選那些顏色發綠、卷得實且層次間較鬆的圓白菜,口感好也容易清洗;不要挑發白、緊實如石頭的圓白菜。

【烹調宜忌】

宜:采用急火快炒法,這樣損失維生素C最少。炒菜時,火力要大,待油溫升高後再放入蔬菜,迅速成菜;做湯時,等湯煮沸後再加菜,煮時應加蓋。

忌:先用沸水把菜燙一遍或放在沸水鍋裏煮軟後再炒,這種做法損失維生素、礦物質較多。

【食用宜忌】

宜:①圓白菜有調節血糖、血脂的作用,是糖尿病和肥胖病患者的理想食品。②圓白菜富含葉酸,孕婦、貧血患者適合多吃。③新鮮的圓白菜有消炎殺菌的作用,對咽喉腫痛、牙痛、胃痛等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貯藏心得】

圓白菜富含維生素C,如果存放時間較長,維生素C會被大量破壞,最好現吃現買。

韭黃

韭黃富含維生素E和氨基酸,能減少皮膚色斑,調節胃腸道消化功能,對脾、胰等髒器有益。

【適宜人群】

產婦

【不適宜人群】

陰虛火旺、眼疾、胃腸虛弱者

【選購宜忌】

要挑選不腐爛、不枯萎的,用手抓起時,葉片挺拔直立的最好;再檢查切口,色澤鮮豔的較新鮮。

【烹調宜忌】

宜:①食用前要多清洗幾次,防止農藥殘留。②韭黃用沸水快速浸燙後,質地微脆,更加清爽。

【食用宜忌】

忌:韭黃多食易上火,陰虛火旺者不宜多食。

【貯藏心得】

用帶幫的大白菜葉子把韭黃包住捆好,放在陰涼處,不要沾水,這樣可以保存較長時間。

【經典食養妙方】

菌子韭黃湯

取香菇、草菇各100克,韭黃150克,鹽、胡椒粉各適量。將香菇、草菇洗淨,焯水,撈出切片;韭黃洗淨,切段。鍋內倒水煮沸,放香菇片、草菇片煮約5分鍾,下韭黃段稍煮,加鹽、胡椒粉調味即可。

韭菜

韭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具有溫中下氣、補腎益陽等功效,還有很好的消炎殺菌作用。

【適宜人群】

陽痿患者

【不適宜人群】

眼疾、胃病患者

【選購宜忌】

選葉直、鮮嫩翠綠的,這樣的韭菜營養素含量較高。闊葉韭菜較嫩,香味清淡;窄葉韭菜外形不太好,但香味濃鬱。

【烹調宜忌】

宜:韭菜可炒食,葷素皆宜;還可做餡,風味獨特。由於韭菜切開遇空氣後,味道會加重,故烹調前切較好。

【食用宜忌】

宜:腰膝無力、腎虛者可常吃韭菜。

忌:消化不良或者腸胃功能較弱的人,吃韭菜會燒心難受,不可多食。

【貯藏心得】

新鮮韭菜洗淨後切成段,瀝幹水分,裝入塑料袋後,再放進冰箱冷凍,其鮮味可保存兩個月。

【相宜食物】

韭菜+雞蛋=補腎、行氣、止痛

韭菜和雞蛋混炒,有補腎、行氣、止痛的作用,對治療陽痿、尿頻、腎虛、痔瘡及胃病有一定療效。

【不宜搭配】

韭菜+蜂蜜=腹瀉

韭菜屬於味辛性溫熱的食物,與蜂蜜的性質相反,兩者同食會引起腹瀉等不良反應。

韭菜+蝦皮=影響營養吸收

韭菜中有大量維生素,蝦皮中鈣的含量很高,維生素同鈣相遇容易產生反應,破壞人體對鈣的吸收。

韭菜+菠菜=腹瀉

韭菜+牛肉=令人發熱動火

韭菜+白酒=上火、胃腸不適

白酒含有大量乙醇,極具刺激性,能擴張血管,加快血流速度,屬大熱之物,韭菜也是辛溫之物。兩者同食,使火氣更盛,對人體不利。兩者同食還會引起腸道疾病複發。

韭菜+牛奶=影響鈣吸收

牛奶含鈣豐富,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牛奶與含草酸較多的韭菜混合食用會影響鈣的吸收。

【經典食養妙方】

韭菜炒雞蛋

取韭菜150克,雞蛋兩個,植物油、蔥花、薑絲、鹽各適量。韭菜擇洗幹淨,切成3厘米左右長段;雞蛋磕入碗中,加入鹽、蔥花攪勻。炒鍋倒油燒至七成熱,倒入雞蛋,待稍微成形,表麵微焦黃,放入薑絲、韭菜、鹽翻炒,並將雞蛋鏟碎即可。

萵苣

萵苣含鈣、磷、鐵較多,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特別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有減緩人體衰老、防止皮膚色素沉著的作用,能使皮膚滋潤健康,收到良好的美容效果。萵苣肉質細嫩,生吃熱炒均相宜。萵苣含碘量高,對人體的基礎代謝和體格發育有利。秋季常患咳嗽者,多吃萵苣葉還可平咳。

【適宜人群】

神經官能症、高血壓、心律不齊、失眠患者

【不適宜人群】

視力弱者、眼疾、夜盲症患者

【選購宜忌】

萵苣宜選擇莖粗大、中下部稍粗或呈棒狀,葉片不彎曲、無黃葉、不發蔫,肉質細嫩、多汁新鮮,無抽薹和空心、不苦澀的。

【烹調宜忌】

宜:①為避免煙酸的流失,萵苣應先洗後切。②不要用銅製器皿存放或者烹調萵苣,以免破壞萵苣中所含的維生素C。③萵苣葉的營養價值更高,其含鈣量是莖的15.6倍,胡蘿卜素含量是莖的112倍,維生素B1含量是莖的兩倍,維生素B12含量是莖的5倍,維生素C含量是莖的10倍。烹調時宜帶葉烹調。

忌:①萵苣怕鹹,鹽要少放一點。②萵苣下鍋前不宜擠幹水分,雖然擠幹水分可以增加萵苣的脆嫩感,但從營養角度考慮,會喪失大量的水溶性維生素。

【食用宜忌】

宜:①萵苣葉的營養價值比莖高,應葉莖同食,可分開烹調;萵苣含糖量偏低,卻含有豐富的煙酸,糖尿病患者食之有益。②神經官能症、高血壓、心律不齊和失眠患者以及小便不通、尿血及水腫者宜食。萵苣中的鉀含量是鈉的27倍,有利於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髒病患者大有裨益,可降低血壓,預防心律失常。

忌:視弱者、有眼疾者,特別是夜盲症患者不宜多食,因為萵苣中的某些成分對視神經有刺激作用,會引起頭昏嗜睡的反應。

【貯藏心得】

①將萵苣浸泡在冷水中,使其溫度降至7℃~8℃,用毛巾吸去水分,再用浸濕的紙巾包好放進冰箱,可以適當延長萵苣的保鮮時間。②將經過挑選的秋萵苣紮成小捆,放入薄膜保鮮袋中,經預冷後,置於0℃冰箱內貯藏,溫度穩定,貯藏效果好。③萵苣屬耐寒蔬菜,但受凍後恢複能力差,故不宜采用冷凍方式貯藏。

【相宜食物】

萵苣+蒜苗=防治高血壓

萵苣有利五髒、順氣通經脈、健筋骨、潔齒、清熱解毒等功效,蒜苗能解毒殺菌,兩者同食可以防治高血壓。

【不宜搭配】

萵苣+蜂蜜=腹瀉

蜂蜜性屬涼,萵苣性冷。不宜同食。

芥藍

芥藍味甘、性辛,具有利尿化痰、解毒祛風的作用。芥藍中胡蘿卜素、維生素C含量很高,且含有豐富的硫代葡萄糖苷,經常食用可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

【適宜人群】

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患者

【不適宜人群】

陽痿患者

【選購宜忌】

要選擇葉片顏色濃綠,葉片整齊、圓滑鮮嫩的芥藍。

【烹調宜忌】

宜:①芥藍味道略帶苦澀,炒前可用少量食用堿水泡一下;但堿不要過多,否則會破壞芥藍的營養成分。②最好采用炒、熗法,不要烹製過熟,才能保持質脆、色美、味濃。

【食用宜忌】

忌:吃芥藍應適量,不要太多,否則會抑製性激素的分泌,還有耗人真氣的副作用。

【經典食養妙方】

椒熗芥藍

取芥藍300克,植物油、花椒、鹽、幹紅椒段各適量。芥藍洗淨,去葉,切成斜寸段,用沸水焯至斷生後再用涼開水過涼,瀝幹水分。鍋內加油燒熱,放入花椒,用小火炸出香味後做成花椒油,在剛炸出的花椒油中放入適量鹽、幹紅椒段,拌勻製成調味汁,芥藍裝入盤中,淋上調味汁即可。

蕨菜

蕨菜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等,具有安神鎮靜、清熱解毒、消腫、祛風散寒、降壓和促進細胞再生的功效。

【適宜人群】

老少皆宜

【不適宜人群】

脾胃虛寒的人

【選購宜忌】

應選擇粗細整齊、色澤鮮豔、質地柔軟的,這樣的蕨菜比較嫩。

【烹調宜忌】

宜:炒蕨菜時,應提前用沸水焯煮3分鍾左右。

【食用宜忌】

宜:菜中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對減肥有益。

【貯藏心得】

將蕨菜上鍋蒸一下,然後攤開曬成幹菜,利於保存。

【相宜食物】

蕨菜+雞蛋、肉類=營養均衡

【不宜搭配】

蕨菜+黃豆=破壞維生素B1

蕨菜+大米=破壞維生素B1

蕨菜+豬肉=破壞維生素B1

蕨菜+花生=破壞維生素B1

蕨菜+牛肝=破壞維生素B1

莧菜

莧菜營養成分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鐵、磷、鈣和維生素K,莧葉中又含有較多的賴氨酸,對人體成長發育有很大幫助。

【適宜人群】

孕婦臨產、瘀血腹痛者

【不適宜人群】

脾虛便溏、陰盛陽虛體質、慢性腹瀉患者

【選購宜忌】

宜選葉片新鮮、無斑點、無花葉的莧菜。

【烹調宜忌】

宜:莧菜食用前最好用沸水焯燙,可以去除所含的植酸及菜上的殘留農藥。

忌:莧菜炒製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菜中營養流失。

【食用宜忌】

宜:①莧菜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適宜夏季食用。②莧菜含有豐富的鐵、鈣和維生素K,有促進凝血、增加血紅蛋白含量並提高攜氧能力、促進造血等功能,適宜貧血、骨折患者食用。③莧菜清熱利尿,滑胎易產,故適宜孕婦臨產時食用;也適宜產後瘀血腹痛時食用。

忌:脾虛便溏,或胃腸有寒氣、腹瀉者不要多吃。

【相宜食物】

莧菜+豬肝=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莧菜+雞蛋=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薺菜

薺菜蛋白質含量較高,胡蘿卜素、鈣、鐵、錳、鉀等的含量也很豐富,可以降血壓、促消化,還可治療眼疾,如目赤腫痛、結膜炎、夜盲症等。薺菜含有薺菜酸,有止血作用。

【適宜人群】

消化不良、體質衰弱的中老年人

【不適宜人群】

體質虛寒者

【選購宜忌】

要挑選不帶花的薺菜,比較鮮嫩、好吃。

【烹調宜忌】

宜:做薺菜時,最好不要用蒜、薑、料酒來調味,以免破壞薺菜本身的清香味。

忌:薺菜炒製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菜中的營養成分流失。

【食用宜忌】

宜:用薺菜煮粥,對頭暈目眩、體質衰弱的中老年人很有好處。薺菜對小兒消化不良有特效。

【相宜食物】

薺菜+雞肉=滋陰補氣、減肥美容

蓴菜

蓴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澱粉、蛋白質、葡萄糖、氨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經常食用,有補血健胃、清熱解毒、潤肺止瀉等功效。

【適宜人群】

氣喘者

【不適宜人群】

產婦、脾胃虛寒者

【烹調宜忌】

忌:不要用鐵鍋烹製,否則蓴菜易變黑。

【食用宜忌】

宜:①蓴菜滑軟細嫩,特別適合老年人、兒童、消化能力弱者食用,也有好的平喘效果。②用新鮮蓴菜50克,加冰糖燉服,可緩解高血壓患者的病情,每10日為一療程,可連續服用。③蓴菜含有雜多糖,對癌症患者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忌:①孕期、產後應少吃。②蓴菜性寒,胃寒者應少吃。

【貯藏心得】

蓴菜洗淨後,可放在罐中加入清水保存。

【相宜食物】

蓴菜+鯉魚=清熱消腫、解毒抗癌

蓴菜+鯽魚=補虛、養腸胃

蓴菜+黃魚=開胃增食欲

黃魚甘溫開胃,補氣益精,和蓴菜同食,能增加食欲。

蓴菜+紅小豆、薏米=清熱消腫、解毒抗癌

木耳菜

木耳菜中鈣、鐵等元素含量較高,是補鈣的佳品。木耳菜熱量低、脂肪少,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便秘、皮膚炎等病。

【適宜人群】

便秘、高血壓、高脂血症患者

【不適宜人群】

孕婦、脾胃虛寒患者

【選購宜忌】

木耳菜要選擇葉片寬大肥厚、光滑油亮的,比較鮮嫩。

【烹調宜忌】

宜:木耳菜適宜素炒,要用大火快炒,若炒的時間過長易出黏液。

忌:炒木耳菜不宜放醬油。

【食用宜忌】

宜:經常食用木耳菜,有降血壓、益肝、清熱涼血、利尿、防止便秘等療效,極適宜老年人食用。

【貯藏心得】

將木耳菜放在塑料袋中存放,這樣可以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其新鮮度。

蘆筍

蘆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具有防治乳腺癌、腸癌、肺癌等功能。蘆筍中還含有非常豐富的葉酸,是天然的抗氧化劑。

【適宜人群】

心髒病、高血壓、便秘患者

【不適宜人群】

痛風、泌尿道結石患者

【選購宜忌】

蘆筍要挑筆直粗壯的,12~22厘米長,直徑至少達到1厘米,以色澤濃綠、穗尖緊密為佳品。可以用指甲在蘆筍根部輕輕掐一下,有印痕的比較新鮮。

【烹調宜忌】

宜:①綠蘆筍適宜鮮食,脆嫩清香,風味好,可做湯料,可炒、煮、燉、炸或涼拌;白蘆筍適合加工做罐頭。②蘆筍烹調前,先切成條,用清水浸泡20~30分鍾,可以去除苦味。

【食用宜忌】

宜:腫瘤患者、心髒病、高血壓、腎虛、食欲不振、易燥熱者尤其適合食用蘆筍。蘆筍含熱量很低,還可用於減肥瘦身。

【貯藏心得】

存放蘆筍時,要避免陽光照射,可以先放進保鮮袋再放入冰箱,以保留它的養分。不過,蘆筍應盡量趁鮮食用。

【相宜食物】

蘆筍+豬肉=有利於人體對維生素B12的吸收

蘆筍中葉酸含量較高,豬肉中含有維生素B12,兩者同食,有利於人體對維生素B12的吸收和利用。

蘆筍+百合、冬瓜=抗癌

蘆筍與百合或冬瓜同食,適合於高血壓、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癌症等病症的輔助治療。

蘆筍+色拉油=排毒養顏

蘆筍和色拉油同食,可以消除疲勞,促進腸胃蠕動,並可美化肌膚。

【經典食養妙方】

椒麻蘆筍

取蘆筍300克,蔥青葉10克,植物油、鮮湯、鹽、味精、花椒粒各適量。蘆筍去老皮,洗淨焯水後,瀝幹,切成段;蔥青葉洗淨,風幹;將蔥青葉、花椒粒剁細成椒麻蓉。鍋置大火上,加入適量植物油燒熱後,下焯水後的蘆筍段,加入鹽、味精、鮮湯、椒麻蓉翻炒均勻,出鍋裝盤即可。

蘆筍炒蝦仁

取蝦仁、蘆筍各200克,鹽、味精、料酒、澱粉、香油、蔥段、薑片、植物油各適量。蝦仁去沙線洗淨,用鹽、料酒、幹澱粉醃漬;蘆筍去老皮切段。鍋中放水煮沸,下入蝦仁、蘆筍,焯燙後撈出過涼,瀝幹水分備用;熱鍋熱油,下蔥段、薑片熗鍋後,下蝦仁、蘆筍、鹽、料酒炒勻,加味精調味,淋香油,用水澱粉勾芡即可。

竹筍

竹筍富含膳食纖維、微量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具有低脂肪、低糖類、高膳食纖維等特點,具有清熱化痰、利水消腫、潤腸通便等功用。

【適宜人群】

糖尿病、喘咳、水腫患者

【不適宜人群】

胃腸不佳、痛風患者

【選購宜忌】

挑選冬筍應選筍呈棗核形,即兩頭小中間大,略帶茸毛,皮黃,肉淡白色,鮮嫩水靈,無外傷的為佳。挑選春筍時,黃色筍殼的肉質嫩。筍肉以白色最好,黃色次之,綠色最差;筍根上的紅痣色鮮紅最好,暗紅色次之;鮮筍節與節之間的距離越短,則筍肉越厚越嫩;那種歪斜、彎曲、奇形怪狀的鮮筍是從石縫或堅硬的黃泥土中擠出來的,味道尤佳。如果筍的外殼上有一條條疤斑,便是蟲蛀筍。

【烹調宜忌】

忌:加工竹筍時,盡量不要用刀削,因為竹筍肉一遇鐵往往會變硬、發死。

【食用宜忌】

忌:竹筍中含有較多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兒童不宜多食;有尿路結石者也不宜食用。

【貯藏心得】

存放竹筍時不宜去殼保存,同時要避免風吹日曬。

茭白

茭白具有祛熱、止渴、利尿的功效,尤其適合夏天食用。它還富含具有解酒作用的維生素,有解酒作用。

【適宜人群】

醉酒者、黃疸患者

【不適宜人群】

尿路結石、腎髒疾病患者

【選購宜忌】

挑選茭白時,以肉質肥大、新鮮柔嫩、肉色潔白、帶甜味者為最好。

【烹調宜忌】

宜:茭白不可生食,易引起薑片蟲病。

【食用宜忌】

宜:茭白可以退黃疸、通乳汁,適合黃疸型肝炎患者和產後乳少者食用。

忌:茭白含草酸較多,其鈣質不易被吸收,腎病、尿路結石者應少吃。

【貯藏心得】

茭白水分極高,若放置過久,會喪失鮮味,最好即買即食。保存時可以用紙包住,再用保鮮膜包裹,入冰箱保存。

【相宜食物】

茭白+芹菜=降血壓

茭白能降血壓,和同樣能降血壓的芹菜同食,降血壓效果更好。

蒜薹

蒜薹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可增進食欲,具有抑菌、殺菌、療瘡癬、健脾胃等功效。

【適宜人群】

冠心病、便秘者

【不適宜人群】

消化不良、肝病患者

【選購宜忌】

要選擇粗細均勻、顏色翠綠的,不要選擇斷頭損傷、畸形變黃的蒜薹。

【烹調宜忌】

宜:宜用大火,油溫高時將菜下鍋,全部煸炒透時再放適量鹽,這樣炒出來的菜嫩而不老,養分損失較少。

【貯藏心得】

可將蒜薹放在室內陰涼潮濕處,用潮濕的黃沙蓋上,這樣可以保存7~10天不變色。

【經典食養妙方】

蒜薹炒肉絲

取豬瘦肉150克,蒜薹200克,雞蛋1個(取蛋清),植物油、鹽、蔥絲、薑絲、白糖、澱粉、料酒各適量。豬肉洗淨,用刀拍一下,切成絲,加入鹽、料酒、雞蛋清、澱粉,抓勻上漿;蒜薹洗淨,去掉較老的部分,切段。炒鍋置火上,放入植物油燒熱,下入肉絲煸炒至八成熟時,加入蔥絲、薑絲及蒜薹同炒,再放入料酒、鹽、白糖炒勻即可。

蘆薈

蘆薈含煙酸、維生素等,有抗炎、止痛作用,是減肥、美容、防治便秘的佳品。另外,它還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有抗感染、助愈合之效。

【適宜人群】

便秘、皮膚炎、糖尿病、支氣管炎患者

【不適宜人群】

腸胃敏感、腎髒疾病患者以及孕婦

【選購宜忌】

應挑選葉片健壯飽滿的。

【烹調宜忌】

宜:蘆薈略帶苦味,應去掉綠皮,用水煮3~5分鍾,即可除去苦味。

【食用宜忌】

宜:蘆薈能調節血糖代謝,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蘆薈對脂肪代謝、消化功能、排泄係統都有很好的調節作用,有助於慢性病(高血壓、哮喘)患者的康複。

忌:蘆薈有通便的功效,體質虛弱者和兒童不可多食。蘆薈易使內髒器官充血,孕婦、女性經期、痔瘡出血和鼻出血患者應禁食。

【貯藏心得】

存放蘆薈時不宜去殼保存,同時要避免風吹日曬,以防肉質變硬,失去清香的風味。

茼蒿

茼蒿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C等,具有安心氣、養脾胃、消痰、利腸胃等功效。

【適宜人群】

咳嗽痰多、脾胃不和、記憶力減退、習慣性便秘患者

【不適宜人群】

胃虛腹瀉者不宜多食

【選購宜忌】

挑選茼蒿以葉片無黃色斑點、鮮亮翠綠、根部肥滿挺直為首選。

【烹調宜忌】

宜:茼蒿較好的烹飪方法是汆湯或涼拌。

【食用宜忌】

宜:茼蒿對慢性腸胃病和習慣性便秘有一定療效。忌:由於茼蒿氣濁,上火,所以一次不要吃得過多。

【貯藏心得】

冷藏前先用紙把茼蒿包起來,然後將根部朝下直立擺放在冰箱中,這樣既可保濕,又可避免因過於潮濕而腐爛。

【相宜食物】

茼蒿+雞蛋=促進吸收維生素A

茼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以及多種氨基酸,與雞蛋、肉類一起炒食,可以提高維生素A的吸收利用率。

茼蒿+肉類=幫助吸收維生素A

雪裏蕻

雪裏蕻性溫味辛,具有宣肺、祛痰、溫中、利氣的功效。它所含的穀氨酸是人體內一種極為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劑,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改善神經係統功能。

【適宜人群】

咳嗽痰多、牙齦腫爛、便秘者

【不適宜人群】

消化功能弱者

【選購宜忌】

雪裏蕻最好選擇菜棵整齊、根莖小、葉色濃綠、葉片肥厚、質地細嫩的。

【烹調宜忌】

宜:醃製雪裏蕻時,需要每天倒缸,要在缸口部位壓一塊較重的菜石,並且水要沒過菜。燉牛肉時,加入少許雪裏蕻,可使牛肉易爛味美。剛買來的醃製雪裏蕻最好在清水裏泡一泡,再換兩次水,這樣可以減輕雪裏蕻的鹹味。

【食用宜忌】

宜:雪裏蕻可以祛痰,咳嗽多痰者適宜食用。

忌:雪裏蕻的硝酸鹽含量較高,因此不宜多食。

【貯藏心得】

往雪裏蕻的葉片上噴點水,然後用紙包起來,莖部朝下直立著放進冰箱。

【相宜食物】

雪裏蕻+豬肝=有助於鈣的吸收

綠豆芽

綠豆芽富含膳食纖維,有預防消化道癌的功效。它能清除血管壁中膽固醇和脂肪的堆積,防止心血管病變。常食綠豆芽可利尿除濕、解酒、清熱解毒。

【適宜人群】

便秘、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癌症患者

【不適宜人群】

脾胃虛寒者

【選購宜忌】

質量好的綠豆芽略顯黃色,不太粗,水分適中,無異味,以6厘米左右的長度為最好。

【烹調宜忌】

宜:綠豆芽性寒,烹調時應配上一點薑絲,以中和它的寒性;炒綠豆芽時,可適當加些醋,以保留更多的水分和維生素C。

【食用宜忌】

宜:綠豆芽中含有維生素B2,口腔潰瘍者很適合食用。血壓偏高或血脂偏高者、多嗜煙酒肥膩者,應常吃綠豆芽。

忌:綠豆芽纖維較粗,不易消化,且性質偏寒,所以脾胃虛寒者不宜久食。

【貯藏心得】

綠豆芽的缺點是不能隔夜,所以最好現買現吃。如果需要保存,則可以將豆芽原封不動地封在袋子裏或裝入塑料袋密封好,再放入冰箱,最多不要超過兩天。

【相宜食物】

綠豆芽+豬肚=降低膽固醇吸收

豬肚可健脾、助消化、增食欲;而綠豆芽可降低膽固醇,兩者同食,有利於人體對營養成分的吸收,提高人體免疫力。

【不宜搭配】

綠豆芽+豬肝=降低營養價值

綠豆芽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豬肝中含銅,銅會加速維生素C氧化,失去其營養價值。

【經典食養妙方】

溜綠豆芽

取綠豆芽500克,植物油、鹽、醋、蔥花、薑絲、蒜末、花椒各適量。將綠豆芽放入盆內,淘洗幹淨,擇去根皮,撈出後瀝幹水分。鍋放大火上,加適量植物油,燒熱後先將花椒炸黑撈出,再煸香蔥花、薑絲、蒜末,將綠豆芽煸炒至熟,加鹽、醋調味即可。

巧拌綠豆芽

取綠豆芽500克,香菜末、蒜末各50克,芝麻醬、鹽、白糖、醬油、辣椒油、香油、醋、花椒粉、雞精各適量。把綠豆芽去根、去須洗淨,放入盆中,加鹽醃漬5分鍾後瀝幹水分。取一小碗,倒入香菜末、蒜末和所有調料,攪拌均勻製成調味汁,把綠豆芽和調味汁倒入盆中,拌勻後裝盤食用。

黃豆芽

黃豆芽所含的熱量較低,水分和膳食纖維較高,還含有優質植物性蛋白質、維生素和豐富的礦物質,可增強人體抗病毒、抗癌腫的能力,能使頭發保持烏黑發亮,對麵部雀斑有較好的淡化作用。

【適宜人群】

癌症、矽肺、肥胖病、便秘者

【不適宜人群】

腹瀉、脾胃虛寒者

【選購宜忌】

新鮮的黃豆芽莖白而粗,且不容易折斷。

【烹調宜忌】

宜:最好是用強火短時間烹調,更容易保持豆芽的營養。烹調時,可適當加些醋,能防止營養成分的流失。炒黃豆芽時,可在鍋中先放少量料酒,然後再放鹽,這樣可以除去黃豆芽的豆腥味。

【相宜食物】

黃豆芽+黑木耳=提供全麵營養

黃豆芽的蛋白質結構比較疏鬆,易於消化,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的含量比較高,是理想的高營養蔬菜;黑木耳含較多的微量元素、木糖、卵磷脂、鈣等。兩者搭配,提供的營養更為全麵。

黃豆芽+牛肉=預防感冒、防止中暑

山藥

山藥高糖無脂肪,富含澱粉、膽堿、果膠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防止冠心病和脂肪肝的發生,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抑製腫瘤細胞增殖。

【適宜人群】

手足凍瘡、心腹虛脹、濕熱虛泄者

【不適宜人群】

大便燥結者

【選購宜忌】

山藥要挑選表皮光滑無傷痕、薯塊完整肥厚、顏色均勻有光澤、不幹枯、無根須的。

【烹調宜忌】

宜:做山藥泥時,將山藥先洗淨再煮熟去皮,這樣不麻手。削皮的山藥可以放入醋水中,以防止變色。山藥生吃比煮著吃更容易發揮所含的酶的作用。把山藥切碎比切成片食用更容易消化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

【食用宜忌】

忌:山藥有收澀的作用,所以大便幹燥者不宜食用。

【貯藏心得】

如果整根山藥尚未切開,可存放在陰涼通風處;如果切開了,可以蓋上濕布保濕,放入冰箱冷藏室保鮮,或是削皮後切塊,分袋包裝,放在冷凍室保鮮。

土豆

土豆是一種很好的健康食品,具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補血強腎等多種功效。土豆富含維生素、鉀、膳食纖維等,可預防癌症和心髒病,幫助通便,並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適宜人群】

高血壓、高脂血症、脾虛納少、關節疼痛者

【不適宜人群】

孕婦

【選購宜忌】

應選擇個頭結實、沒有出芽、顏色單一的土豆。

【烹調宜忌】

宜:土豆切塊,衝洗完之後要先晾幹,再放到鍋裏炒,這樣就不會粘在鍋底了。土豆隻應該削掉薄薄的一層皮,因為土豆皮下麵的汁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忌:削皮後的土豆如不馬上燒煮,應浸在涼水裏,以免發黑,但不能浸泡太久,以免其營養成分流失。

【食用宜忌】

宜:土豆蛋白質含量較低、含鉀量高,適合低蛋白飲食的腎病患者食用。土豆也可作為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飲食,它不會使血糖升高,又可以增加飽腹感。

【貯藏心得】

土豆需存放在幹燥、通風和避光的地方。已經發芽的土豆不可再食用。

【相宜食物】

土豆+醋=分解有毒物質

土豆營養豐富且養分平衡,但它含有微量有毒物質龍葵素。若加入醋,則可以有效分解有毒物質。

土豆+全脂牛奶=提供全麵營養素

土豆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全脂牛奶富含蛋白質和鈣。兩者同食,可提供人體所需的一切營養素。

土豆+豆角=防治急性腸胃炎、嘔吐腹瀉

【不宜搭配】

土豆+香蕉=麵部生斑

土豆+番茄=導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

【經典食養妙方】

醋溜土豆絲

取土豆500克,紅椒半個,植物油、醋、鹽、花椒、蔥花、薑絲、蒜片、雞精各適量。土豆去皮洗淨,切成細絲,洗去澱粉,瀝水;紅椒洗淨,切絲。鍋置大火上燒熱,倒植物油燒熱,先將花椒炸一下撈出,再放入蔥花、薑絲、蒜片,放入土豆絲翻炒,加紅椒絲、醋、鹽、雞精炒熟即可。

土豆餅

土豆100克,雞蛋1個,牛奶200毫升,麵粉150克,鹽、白糖、植物油各適量。土豆洗淨,入蒸鍋蒸熟,取出,去皮,做成土豆泥;雞蛋打入碗中,攪勻,加入牛奶、白糖和少許鹽。將土豆泥倒入調好的牛奶雞蛋汁內,加麵粉和成軟麵團。平底鍋中加植物油燒熱,將和好的軟麵團拍成圓餅放入鍋中,小火將土豆餅炸至金黃色即可。

香椿

香椿嫩葉內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揮發油和磷、鐵等物質,各種營養素比較全麵、均衡,是較理想的食物,具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殺蟲等功效。

【適宜人群】

脫發、目赤、肺熱、咳嗽者

【不適宜人群】

慢性疾病患者

【選購宜忌】

要挑選顏色碧綠、具有香味、無腐爛的香椿。

【烹調宜忌】

宜:香椿一定要用沸水燙過後再吃,這樣可以降低香椿本身亞硝酸鹽的含量。

【食用宜忌】

忌:香椿為發物,多食易使痼疾複發,所以慢性疾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貯藏心得】

香椿應該防水,不要在烈日下暴曬,放置於陰涼通風處可存兩天。也可洗淨放入保鮮袋中,再用紙包好,冷藏。

【相宜食物】

香椿+雞蛋=潤膚、美腿

雞蛋的綿軟和香椿的清香混合在一起,味道十分鮮美。雞蛋裏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B2,維生素A使肌膚滑嫩,維生素B2則可消除腿部脂肪。

黃花菜

黃花菜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16種氨基酸和多種礦物質,具有健胃、利尿、安神、生津等功效。

【適宜人群】

口幹舌燥、大便帶血、小便不利患者

【不適宜人群】

支氣管哮喘患者

【選購宜忌】

黃花菜應選黃中帶褐黑色的,色澤金黃或白色的有毒;也可以嚐一下再選購,甘甜的為優,有濃酸味的有毒。

【烹調宜忌】

宜:在食用鮮黃花菜時,先將鮮黃花菜用沸水焯過,再用清水浸泡兩小時以上,否則會引起中毒。

【食用宜忌】

黃花菜對吐血、大便帶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症有療效,可作為病後或產後的調補品。

【貯藏心得】

新鮮的黃花菜放到太陽下曬幹後,可以長期保存。

【相宜食物】

黃花菜+鱔魚=通血脈、利筋骨、去煩悶

黃花菜+豬肉=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

黃花菜+雞蛋=營養更易吸收

【不宜搭配】

黃花菜+驢肉=引發中毒

西葫蘆

西葫蘆味甘性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以清暑止瀉。西葫蘆具有促進人體內胰島素分泌的作用,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和肝腎病變,還具有消除致癌物(亞硝胺)突變的作用。

【適宜人群】

糖尿病、水腫、腹脹患者

【不適宜人群】

脾胃濕寒者

【選購宜忌】

選購西葫蘆時,要看它的顏色是否鮮綠,瓜體是否均勻周正,表麵應光滑無疙瘩,沒有損傷和潰爛。

【烹調宜忌】

宜:製作西葫蘆前,應該先將西葫蘆去皮,再用清水衝洗幹淨。

【食用宜忌】

宜:西葫蘆營養豐富,含鈉鹽較低,糖尿病患者可以多食、常食。把西葫蘆片放入炒鍋後,立即淋幾滴醋,再加一點番茄醬,可使西葫蘆片脆嫩爽口。

【貯藏心得】

把西葫蘆放在屋內陰涼通風處,不要沾水,也不要隨意移動和磕碰,這樣可以多保存一段時間。

菜花

常吃菜花有爽喉、開音、潤肺、止咳的功效。菜花是含有類黃酮最多的食物之一,可以防止感染,阻止膽固醇氧化,防止血小板凝結成塊,從而減少心髒病與中風的危險,常吃菜花還可以增強肝髒的解毒能力。

【適宜人群】

心髒病、中風及癌症患者

【不適宜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