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貴人就在你身邊——親和力(3 / 3)

劉邦是一個智者,他不但得到了大批人才,而且善於使用人才。

賢者、良才放到不適當的崗位,會使賢者不賢、良才不良。讓李適繡花、林黛玉打仗,古今中外都不乏類似事例。這主要是人才類型的問題。所謂人與事的配合就是什麼樣的人才類型適合幹什麼樣的事,事得其人,人適其事。劉邦為了與項羽爭天下,首先要有人替他出謀劃策,做出正確決策,又認識到張良善長而他人不如;其次還要鞏固後方,治理百姓,保障後勤供應,又認識到蕭何善長,而他人不如;其三還要有人率領千軍萬馬指揮作戰,又認識到,此為韓信所長,他人不如。這就是人和事的合理配合,用其所長,各得其所。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劉邦的三個“吾不如”,說明他既能識人又能自識。一個四海之尊、至高無上的皇帝敢於承認,並在大庭廣眾之中公開承認自己“不如”人臣更是難能可貴的。這也正是劉邦的高明之處,是後世不少帝王遠不能及的。

劉邦認識到人才的重要作用,並能采取正確的人才政策,因而取得了事業的成功。項羽的失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於他的孤家寡人的政策。劉邦是以自己的謀臣、猛士自豪的。他在平定了彭越叛亂之後,曾慷慨激昂地唱起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蕭何、韓信三人互為貴人,取長補短,在楚漢之爭中共同努力,終於贏得天下。

貴人屬於有雙贏心態的人

雙方皆贏是一種在所有人們相互影響中一貫謀求共同利益的心理狀態。雙方皆贏意味著,所達成的協議或解決辦法時大家都有益處,使大家均感滿意。如果達成雙方皆贏的解決辦法,所有方麵都會讚成所作時的決定,並感到有義務執行已確定的行動計劃。“雙方皆贏”理論把生活視為一個合作的舞台,而不是競技場所。多數人往往用兩分法思考問題:不強則弱、不硬則軟、不得則失。但是,這種思維方法是有重大缺陷的。它以權位為基礎,而不是以原則為基礎。雙方皆贏所根據的觀點是,每人都有眾多機會,一個人的成功不是以犧牲或排除他人的成功為代價的。

有一個人被帶去觀賞天堂和地獄,以便比較之後能聰明地選擇他的歸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獄。第一眼看去令人十分吃驚,因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擺滿了各種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

然而,當他仔細看那些人時,他發現沒有一張笑臉,也沒有伴隨盛宴的音樂或狂歡的跡象。坐在桌子旁邊的人看起來沉悶,無精打采,而且皮包骨。這個人發現每人的左臂都捆著一把叉,右臂捆著一把刀,刀和叉都有4尺長的把手,使它不能用來吃。所以即使每一樣食品都在他們手邊,結果還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餓。

然後他又去天堂,景象完全一樣:同樣食物、刀、叉與那些4尺長的把手,然而,天堂裏的居民卻都在唱歌、歡笑。這位參觀者困惑了一下子。他懷疑為什麼情況相同,結果卻如此不同。在地獄的人都挨餓而且可憐,可是在天堂的人吃得很好而且很快樂。最後,他終於看到了答案:地獄裏每一個人都試圖喂自己,可是一刀一叉以及4尺長的把手根本不可能吃到東西;天堂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喂對麵的人,而且也被對麵的人所喂,因為互相幫助,結果幫助了自己。

卡耐基指出:這個啟示很明白。如果你幫助其他人獲得他們需要的東西,你也因此而得到想要的東西,而且你幫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而幫助他人使自己受益的例子可以說俯拾即是:

許多年以前,在北弗吉尼亞,一個老人站在一條河的岸七等著過河。由於天氣非常冷,河上又沒有橋,他必須得騎馬過河。長時間的等待之後,他終於看到一群騎馬的人走過來。第一個過去了,第二個過去了,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都過去了。最後,隻剩下了最後一個騎馬人。當他走到老人麵前時,這個老人看著他的眼睛說:“先生,你能讓我騎馬過河嗎?”那個騎馬的人毫不猶豫地說:“當然可以,上馬吧。”一過了河,老人就下了馬。在他離開之前,那個騎馬的人問:“先生,我看到您讓其他騎馬的人從您麵前走過卻不叫住他們,當我走過時您卻叫住了我,我很想知道這是為什麼?”老人平靜地回答說:“我在他們的眼睛裏沒有看到愛,我心裏知道即使我向他們提出要求,他們也不會答應的。但是在你的眼睛裏,我看到了同情、愛和熱心,因此,我卸道你會樂意幫助我過河的。”聽完這些話,騎馬的人非常謙恭地說:“我很感激你剛才說的話,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帶著這句話,托馬斯傑克遜走進了白宮,開始了執政生涯。

哈維.法拉斯通,這位幫助人們登上了成功的巔峰的人,曾有一句精彩的話:“往往是這樣:你把最好的東西送給別人,你就會得到別人身上最好的東西。”對此,希爾體會頗深,他經常講述這樣一個故事:

南邊墓地的守墓人每個星期總會準時收到一封來信和50元買花的錢,信裏署名為“可憐的老太”的人,托他每星期給她相依為命卻睡到墓地裏來的兒子哈裏獻上一束花。老實的守墓人每次收到信與錢,總會買束鮮花送到哈裏墓前。

一天,“可憐的老太”終於露麵了,她坐著小車來到墓地,卻沒下車,派開車司機來請守墓人說:“那位托你每星期給她兒子送花的婦人,請你到她那兒說幾句話,因為她腿癱瘓了,行走不便。”守墓人跟著司機來到那位“可憐的老太”麵前,這是一位上了年紀身體極差的老太,高貴的臉部表情掩飾不了她對生活的絕望和病痛留下的印記。

“我是那位寄信的老太,“她斷斷續續地說,“這幾年麻煩你了。”“我每星期都按時送花。”守墓人說。

“謝謝你。”她接著說,“醫生說我將不久人世,死了倒也好,我活在世上對這個世界來說已無一點意義。隻是,我惦記著將沒人再給我兒子送花了。”守墓人忽然問道:“夫人,您去過孤兒院嗎?那裏的孩子都沒父母。”“孤兒院?”

“夫人,恕我冒昧,“守墓人說,“在我這兒睡著的人,有哪個是活著的?與其把鮮花大把大把送給那些死去並不能體味生者痛苦與快樂的人,不如把買花的錢留著給那些活著的人。”“可憐的老太”聽了守墓人的話,半天不言語,叫司機開車走了。寧墓人心想:自己的話可能說過頭了,對一個臨死的孤募老人。

沒想到過了幾個月,那輛小車又載著“可憐的老太”來到墓地,這次開車的不是那個司機,而是“可憐的老太”自己。她興高采烈地跳下車,神采奕奕地對守墓人說:

“嘿,你的建議創造了奇跡。我把錢全部捐給了孤兒院,那裏孤兒的快樂深深感動了我,讓我覺得我還有些用處。更想不到這種幫助他人得到的好處,竟奇跡般治好了我的腿。”柯維則用另一個故事來說明和支持這一觀點:

一個刮著北風的寒冷夜晚,路邊一間簡陋的旅店迎來一對上了年紀的客人,不幸的是,這間小旅店早就客滿了。

“這已是我們尋找的第16家旅社了,這鬼天氣,到處客滿,我們怎麼辦呢?”這對老夫妻望著店外陰冷的夜晚發愁。

店裏小夥計不忍心這對老年客人受凍,便建議說:“如果你們不嫌棄的話,今晚就住在我的床鋪上吧,我自己打烊時在店堂打個地鋪。”老年夫妻非常感激,第二天照店價格要付客房費,小夥計堅決拒絕了。臨走時,老年夫妻開玩笑似地說:“你經營旅店的才能真夠得上當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總經理。”“那敢情好!起碼收入多些可以養活我的老母親。”小夥計隨口應和道,哈哈一笑。沒想到兩年後的一天,小夥計收到一封寄自紐約的來信,信中夾有一張來回紐約的雙程機票,信中邀請他去拜訪當年那對睡他床鋪的老夫妻。

小夥計來到繁華的大都市紐約,老年夫妻把小夥計引到第五大街三十四街交會處,指著那兒一幢摩天大樓說:“這是一座專門為你興建的五星級賓館,現在我正式邀請你來當總經理。”年輕的小夥計因為一次舉手之勞的助人行為,美夢成真。這就是著名的奧斯多利亞大飯店經理喬治波非特和他的恩人成廉先生一家的真實故事。為此,柯維說:“幫助別人的時候,受益的常常是我們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說了一句老話:“己所不欲,勿族於人。”這句話道出了做人的真實意義。

所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已希望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自G,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自己希望在社會上能站得住,能通達,就也幫助別人站得住,通達。總之.從自G的內心出發,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簡單地說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國民間常說的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個意思。

善於移情才能左右逢源

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誌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類的,如果你想結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後郡會回到你的身上。

真正的原因是:你種下什麼,收獲的就是什麼。

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你有權利非公平地對待其他人,但你這種非公平的態度,將會使你“自食其果”。而且,進一步說,你所釋放出來的每一種思想的後果,都會回報到你身上。因為你對其他人的所有行為,以及你對其他人的思想,都經由自我暗示的原則,而全部記錄在你的潛意識中,這些行為和思想的性質會修正你自己的個性,而你的個性相當於是一個磁場,把和你個性相同的人或情況吸引到你身邊。

確切地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文明。一個人真正成為文明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為這是很高很難做到的要求,所以我們目前的社會總是在反複提倡“精神文明建設”。

人能像考慮自己、為自己著想那樣來考慮別人、為別人著想,就可以進入“文明”層次了,就真正有點精神文明了。這一點推廣開來,對於整個社會,意義是很了不得的,那樣就實現了全球一家,實現了理想國。

我不願別人加到我身上的事,我也不加到別人的身上。一個人能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孔子的弟子子貢說他能做到。孔子卻說:“非爾所及也。”子貢在孔門弟子中是一個全才,他比孔子小31歲,出身於商賈之家,後來在魯國季孫氏手下做了不小的官,據說孔子晚年生活得以維持,子貢出了不少的力。孔子死後,子弟們多是服心喪三年,即待師如父,內心服孝三年,子貢卻在孔子的墓旁搭了一茅棚子,親自在那裏守孝三年。在風水先生中還傳說,孔子的墓地原先選在葬少皋帝的地方,但子貢看了後認為那隻是一個帝王的風水,孔子是千古聖人,那處風水不行,然後才選了曲阜孔子墳墓所在的那塊風水聖地。孔子不稱許子貢,可見推己及人之難。

有時,我們發現,那些經曆過貧賤、困難、挫折、痛苦的人,因為自己對這些東西有體會,所以為別人著想還容易一點。一帆風順的人、條件優越的人、有名望有地位、才高力大的人,辦起事來碰釘子時少,走起路來抬轎子的多,自己達到目的很容易,為別人著想就不那麼容易了。甚至,隻要有一點點權力的人,在運用這點權力時,為別人著想都不太容易做到。機關坐辦公室的人,想不到前來辦事的人的困難;超市站櫃台的人,不願體會購物者的心情;醫院做醫生的人,不善體貼病人……當然,相反的情況也有,不過前者更普遍些罷了。

有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它也是一切道德,特別是公共道德的基礎。如果人們心中都隻有自己,完全不顧他人,那也就不會有公共道德。現在社會上許多不良現象,都與缺乏恕人的思想有關。這一點也是任何民族、任何社會、任何時代所普遍適用的,人類社會生活中應該普遍遵行的基本的公其牛活準則。

有一個企業討論什麼是“文明”的標準,他們的回答是,時時想到他人就是文明。這個回答通俗而又生動地反映了文明的本質。精神文明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有了社會生活。就需要有一定的規範來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也要求人們自覺遵守這些規範,使自己的行為有利於而不是妨礙社會生活的發展。換句話說,就是要求人們時時想到他人、想到社會。這也就是文明的要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做人準則,正是反映了文明的這個最基本的精神。社會生活愈發展,人與人的關係愈密切,對文明的要求也就愈高;就愈要求人們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社會中,想到自己言行的社會影響,想到社會和他人。在現代世界已經愈來愈成為地球村的情況下,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與社會、與他人有著密切的聯係。

從這一點上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準則在人生中也就有了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與人為善超值回報

西藏曾經有一個高僧,他每天打坐的時候,都要在麵前放下一黑一白兩堆小石子。用大師的話說,黑白石子代表自己的善惡兩念。善念萌生時,他會拿一顆白石子放在身體的左邊;惡念萌生時,他會拿一顆黑石子放在身體的右邊。最初,大師檢點時發現黑石子多,白石子少。每當這時,大師會扇自己的耳光,痛哭著自責道:“你在苦海裏輪回,還不知悔過嗎?”四十多年過去了,大師手下全部變成白石子了。最終,大師修成了菩提道。向善之心,人皆有之。人性本是善良的,人能向善,人能為善。人能向善,人才能使自己趨於美好;人能為善,人的世界才能趨於美好。

在猶太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中年婦女中午在家門口碰到三位老人,她上前對老人們說:“你們一定餓了,請進屋吃點東西吧!”“我們不能一起進屋。”老人們說。“為什麼?”中年婦女不解。

一位老人指著同伴說:“他叫成功,他叫財富,我叫善良。你現在進屋和家人商量一下,看看需要我們當中哪一位?”中年婦女進屋和家人商量後決定把善良請進屋。她出來對老人們說:“善良老人,請到我家來做客吧。”善良老人起身向屋子走去,另兩位叫成功和財富的老人也跟進來了。中年婦女感到奇怪,問成功和財富:“你們怎麼也進來了?”老人們都回答說:“哪裏有善良,哪裏就有成功和財富。”做人,素來講求一顆善良的心。有了善良的心,思想也就純潔無汙。心誌純良,便不會做出奸詐險惡的事情。所以也不會受到外界的誘惑,而失去做人的準則,與別人同流合汙。雖然社會上充斥著許多罪惡,潛藏著許多陷阱,但是隻要我們保存一顆善良的心,就能與邪惡氣焰對抗,並且擴大善良風氣的影響力,社會上的罪惡必能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