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個深愛丈夫但又忍不住出軌的妻子的心情嗎?有個女人,雖然深愛丈夫,但因為婚姻的沉悶,不得已與一個浪漫的男人相好尋找久違的激情。但因為對丈夫的負疚,她回家看見婚紗照後,居然完全沒有了出軌那天的記憶……
你知道精神分裂症嗎?有個女人,白天是個保守的白領,夜晚是個放蕩的飛女。內心的雙重性格,使得她不得不進行日與夜的自我對抗……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世間太多紛擾,我們都不應有心理負擔,雖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們能做到的,就是,豁達一點,開朗一點,通透一點,僅此而已。
如何做到,方法就是卸載心靈,簡化生活。
然而,曾幾何時,對於現代都市人,“簡單”成了一種奢求。
“簡單”象水,表麵單純,卻內涵豐富,每個人都認識她,可不一定每個人都了解她。
“簡單”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法,特別是複雜的問題。
一家著名的培訓機構給跨國公司的白領們上的第一堂課,是在黑板上畫一個圈,然後問:這是什麼?這些商界精英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想象力,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的說這是月亮、有的說這是輪胎、有的說這是月餅、有的說……老師給出的答案:這是一個圓圈,僅此而已!
很多問題就象這個圓圈,看上去紛繁複雜,其實都是些表象,甚至是假象,本質卻很簡單。庸人麵對這些問題,不但解決不了,還會使問題更加複雜,所謂“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能人遇到這些問題,通過一係列的方法和手段,最終解決了問題,這也是一種本事;睿智的人遇到這些問題,先是仔細地觀察,冷靜地思索,直到洞悉問題的核心本質,出招一針見血,直指要害,解決了核心部份,其它問題便迎刃而解了。象這樣,用簡單的方法解決複雜的問題,是大智慧!
“簡單”是一種生活態度。自有了人類社會,便有了生活;自有了生活,便有了飲茶。茶可考的曆史可追溯到上古神農氏時代,伴隨著人類曆史的發展,積澱著數千年的文化。飲茶與宗教結合,有了“禪茶一味”、“天人合一”;與文人騷客結合,有了陸羽“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有了白居易“琴裏知聞唯淥水”“應緣我是別茶人”;有了陸遊“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與修身養性結合,有了“直心是道場”“平常心是道”……茶是如此的博大精深、繁瑣複雜,然“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從生活中最簡單的動作去感悟大道,這就是茶的核心本質。
生活亦然。人類從原始社會發展到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由單調乏味變為豐富多彩;生活關係由真誠純樸變為複雜難辨;生活目標由單一活著變為物欲膨脹。現代都市人都在為自己心中美好的生活努力拚搏,不惜透支身體、放棄感情,這也放不下,那也想不開,辛苦受累一輩子,臨終了卻是“死去原知萬事空”。其實不用這麼辛苦受累的,因為生活的真諦幾千來一直沒變,那就是—簡單而充實地活著!簡單地生活,可以放下一切,不必自尋煩惱;簡單地生活,可以順其自然,無為而為;簡單地生活,可以發現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隻是我們沒有感覺。
“簡單”是人生的境界。有人將人生境界分為三,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一種境界應該是在稚嫩的孩童時代,純潔如白紙一張,人們告訴他是山便是山,告訴他是水便是水,從沒有任何其它雜念。二種境界應該從步入社會這個大染缸開始,經曆了許多事,遇到了挫折,受到了欺騙,發現世界遠不是想象中那樣真實,有時也會黑白顛倒、是非混淆,於是開始懷疑、憂慮、憤怒,甚至主動地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所以不再相信看到的,指鹿可以為馬,伸手可以胡來,山再不是山,水再不是水了。人若隻到這層境界,就象鑽入了死胡同出不來,可就苦了這條性命了。好在有人及時地捫心自問、自我反省,終於茅塞頓開,返樸歸真,發現簡單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世間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隻要你不刻意去看得複雜、想得複雜、做得複雜,山還是那些山,水還是那方水。
簡單,其實也不簡單,值得我們靜下心來,認真地、細細地去品味、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