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解脫智慧
南懷謹說:有個真善美的天堂,便有醜陋、罪惡、虛偽的地獄與它對立。天堂固然好,但卻有人偏要死也不厭地獄。極樂世界固然使人羨慕,心向往之,但卻有人願意永遠沐浴在無邊苦海中,以苦為樂。與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馳。不如兩兩相忘,不執著於真假、善惡、美醜,便可得其得其道妙而逍遙自在了。
大師智慧串講
大師的觀點就是佛陀的主張。我們先看看佛陀怎麼說苦樂的:
一切之苦莫大於身,我們由於一念之貪得受此身。因而引發種種的得失、苦樂。如果我們繼續貪求榮利,那我們的得失、苦樂何時能了。佛陀要我們依四念處而住,那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們卻常常是四顛倒。就好象我們被蚊子咬後撓撓癢覺好舒服一樣,卻不知道是我們受苦時的自我麻痹而已,更忘記了我們沒有被蚊子咬時原本的自在舒坦。
《法句經》雲: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精舍。時有四新學比丘至柰樹下經行遊戲。柰華榮茂色好且香。因相謂曰。世間萬事何者可樂。一人言。仲春之月百木榮華。遊戲原野此最為樂。一人言。宗親集會觴酌交錯。音樂歌舞此最為樂。一人言。多積財寶所欲即得。車馬服飾與眾有異。出入光顯行者矚目。此最為樂。一人言。妻妾端正彩服鮮明。香熏芬馥恣意縱情。此最為樂。佛知。即至其所告言。汝等所論盡是憂畏危亡之道。非是永安最樂之法。萬物春榮秋冬衰落。宗親歡樂皆當別離。財寶車馬五家之分。妻妾美色愛憎之本。愛樂生憂。貪欲生畏。解無貪欲無憂無畏。凡夫處世興招怨禍。危身滅族憂畏無量。三途八難苦痛萬端靡不由之。是四新學比丘聞說此義。心意開悟滅意斷欲。慚愧悔過一心求道。誌存無為不貪榮利。得羅漢道。經中所述的種種財寶、美色等等讓人舒服的感受無異於被蚊子叮咬後撓撓癢的舒服。
《法句經》雲:祇園精舍有四比丘共相議言。世間何者最苦。一言淫欲。一言饑渴。一言嗔恚。一言驚怖。共諍不止。佛知。往到其所問言。以事白佛。佛言。汝等所論不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饑渴寒熱嗔恚色欲怨禍皆由有身。夫身者眾苦之本。患禍之源。勞心極慮憂畏萬端。三界蠕動更相殘賊。吾我縛著生死不息皆由身故。欲離世苦當求寂滅。攝心守正泊然無想。可得涅盤是為最樂。昔有比丘入山學道。時有四禽鴿烏蛇鹿依附左右。晝行求食暮則還宿。一夜自相問言世間之苦。鴿言。色欲熾盛無所顧念。危身滅命莫不由之。烏言。饑渴之時身羸目冥神識不寧。投身羅網喪身失命莫不由之。蛇言。嗔恚一起不避親疏。亦能殺人複能自殺。鹿言。常畏獵人及諸狼虎。仿佛有聲奔走坑岸。以此言之驚怖為苦。比丘歎言。天下大苦無過有身。
佛陀千經萬論都是告訴我們怎麼離苦得樂,千辛萬苦地勸解我們要修這修那,我們卻不能像古人一樣很快明白佛陀的良苦用心,還怨天尤人說佛陀時代遙遠,不適合現代人。所以人要通過修煉自己,慢慢將得失之心擴大,將苦樂之心淡化,減少煩惱直到解脫。
有一部電影叫《可可西裏》,這是個很美麗,很神秘的名字。它是地球上一塊很幹淨的地方。來自藏語,是美麗的青草和美麗的少女的意思。可是讓人感覺到不安的是這裏有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藏羚羊,以及一群讓金錢迷惑了的捕獵者,和與他們抗爭的維護生態的正義者。影片從一個來自北京的記者眼中展現了這樣一個神秘而又美麗地方,可可西裏的,一連串令人驚心的記實故事。沒有雕飾的場景,但有心靈幹淨的人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地方,因為生態的破壞,大量的遊牧人家失去了珍貴的草原,沒有生活的保障之後,他們隻能將邪惡的目光投向了藏羚羊。
日泰是藏族轉業軍人,他帶領著一幫自己的兄弟保護著大自然的這片處女地。在保護藏羚羊並與捕獵者的鬥爭中,幾乎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全軍覆沒。日泰最後也被捕獵者殺害了。沒有經費,沒有人手,沒有槍支。硬是在穿越並逮捕犯罪分子的道路上由於惡劣的氣候和地理環境,以及不法分子的慘無人性而全部葬身於那離天空最近的地方。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直接的故事,給人們的心靈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和不安。影片結束後,字幕顯示當地的保護隊伍已經解散,國家在可可西裏已經建立了自然保護區並有相關的管理機構。這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