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食其勸說失敗後,劉邦決定派韓信攻打魏豹。劉邦的這一重大舉措開始時隻是為了消滅魏豹,並沒有更多的深意。
漢二年(前205)八月,韓信以假相迷惑魏豹,做出從正麵臨晉關渡黃河的姿態,暗中卻從今陝西韓城悄悄渡過黃河,攻打魏國的重鎮安邑。魏豹慌忙帶兵從前線趕回來救援安邑,結果被韓信打敗,成了俘虜(魏王豹驚,引兵迎信,信遂虎豹)。大家記住魏豹被俘一事,下一章我們還將要談到這個人的歸宿。這一仗韓信采用的是先聲東擊西,再圍點打援,而且打得相當出色。
安邑之戰,雙方投入的兵力都不多,但是,此戰對當時的劉、項之爭的戰略格局起了極大的作用。劉邦滅魏之後,在魏豹統治的魏國,設立了河東、太原、上黨諸郡。這樣,一方麵可以有效解除劉邦主戰場的北部威脅,另一方麵,又可從魏國向北、向東擴展,降服代、趙、燕、齊,從北麵、東麵形成對項羽的戰略包圍。
魏豹的反漢促使劉邦考慮經營北方戰線,這一舉措開始還看不出它的戰略意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經營北方戰線成為劉邦最終戰勝項羽最重要的軍事戰略之一。
攻占魏國之後,韓信向東北攻打代、趙兩國。代國在今河北、山西北部一帶,趙國在今河北南部一帶。
韓信攻打代、趙二國一事,《漢書·韓彭英盧吳傳》說是韓信向劉邦要求增兵三萬,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糧道,西與劉邦會於滎陽。劉邦於是派張耳統兵三萬協助韓信。但是,《史記》中沒有任何這方麵的記載,反而記載劉邦在滎陽打了敗仗,跑到韓信軍營奪兵拒楚。
二者的記述相反。
我覺得《漢書》之說可能有誤。劉邦在滎陽戰場麵臨項羽的巨大軍事壓力,自顧尚且不暇,很難再調三萬兵力去援助韓信;而且,《史記·淮陰侯列傳》也記載:“信之下魏破代,漢輒使人收其精兵詣滎陽以距楚。”可見,是劉邦收了韓信的精兵,補充自己在滎陽戰場上的損失。
漢三年(前204)冬十月,韓信用奇兵殺死陳餘、趙王歇,消滅了趙國。在滅趙之前,韓信還滅了代國。
劉邦此時雖然在滎陽主戰場上仍然遭受挫折,但是,從楚漢戰爭的整個戰局看,劉邦已經獲得了主動權。
項羽一奪成皋之後,劉邦退回關中,從陝西南部的武關出關,到達河南的宛還有兩份方案,要等一下、葉,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陽、葉縣一帶。項羽聽說劉邦到了宛、葉,也帶兵追到這裏。
和韓信的北方戰場相呼應,此時劉邦的另一個重大舉措是動用彭越襲擊項羽的後勤補給線。
彭越是在劉邦打到彭城之時投靠了劉邦,劉邦封了他一個魏相國,但是,又允許他自由行動,實際上就是封了他一個遊擊司令,但是,這個遊擊司令不簡單。他活動的魏地在今河南省東部、山東省西南部一帶。這個地點恰好處在西楚都城彭城與滎陽主戰場之間,因此,它是項羽兵團最重要的後勤補給線。
漢三年(前204)五月,在項羽曆時一年剛剛奪得成皋之後,彭越利用魏地處於劉、項主戰場滎陽和彭城之間的戰略地位,向南渡過睢水,襲擊楚國後方補給線。這是彭越第一次給項羽帶來重大麻煩。
成皋城得而複失漢三年(前204)六月,項羽得知後勤補給遭到嚴重破壞,不得不派終公防守成皋,自己馳援後方。終公是個什麼人物,史無明載,今已不可詳知。但是我們知道,終公沒有完成項羽的重托,沒有守住成皋。劉邦則利用項羽千裏回援的機會,從宛地北上,殺死終公,奪回了成皋。這是劉邦調動項羽往返奔波而取得的主戰場的第一次大捷。
項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往返奔波,丟失成皋,是他在楚漢之爭中第一次重大失誤。我們稱它為失誤,就是因為項羽既不重視軍事戰略,又沒有應對劉邦戰略包圍的有力舉措。劉邦利用自己戰略布局上的優勢,用遊擊戰頻頻襲擊項羽的後勤補給線,迫使項羽千裏回防,造成劉邦在戰役上的勝利。
此如下圍棋,劉邦雖然隻是在項羽的後勤補給線上投了一個子,但是,這個子投得太關鍵了:它剛好點到了項羽的死穴上。依兵法上講,這就攻其必救;依現代軍事而言,這叫做後方遊擊戰。劉邦一方麵和項羽在正麵戰場上殊死相爭,一方麵指使彭越在項羽的後勤補給線上進行遊擊戰。而且,彭越這個遊擊司令還打得非常出色。他采用的正是今人非常熟悉的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疲我打、敵駐我擾的作戰方略。
項羽本應在攻占滎陽之後繼續擴大成果,徹底摧毀劉邦在滎陽的防線,為掃平關東、進攻關中作準備;結果,卻被劉邦牽著鼻子走,離開滎陽,南下宛、葉,使自己的後勤補給線變得更長,作戰也就也更加困難,自己的軟肋也暴露得更加充分。彭越打的正是項羽的這一軟肋。
項羽聽說劉邦奪回了成皋,立即趕回滎陽。
22.首尾難顧成皋又失漢三年六月,項羽第二次攻克滎陽,包圍了成皋。結果,成皋在項羽軍的凶猛進攻中再次失守。劉邦二失成皋,比第一次還慘,這一次僅有一個夏侯嬰陪著他逃出了滎陽。夏侯嬰(滕公)長期擔任劉邦的太仆,就是專用車夫。
劉邦奪走韓信兵劉邦和夏侯嬰向北渡過黃河,利用早晨韓信尚未起床的時機,假稱是使者,進入韓信軍營,奪走了韓信的軍隊。
劉邦二失成皋,兵員損失極大,隻能靠韓信的軍隊補充主戰場的兵員;同時,劉邦對韓信一直是既使用,又防範。奪走韓信訓練有素的軍隊,可以有效遏製韓信利用劉邦陷於滎陽戰場的機會迅速崛起。
劉邦趁韓信未起床,直接進入韓信的大營中,奪走韓信軍隊這件事,我總覺得有點不地道。韓信自己創建的軍隊,劉邦不打招呼就這麼平白無故地帶走了。韓信隻能是暗中叫苦,劉邦是總公司的董事長,韓信隻是他下屬的分公司的總經理。總公司虧損了,董事長便無償地占用分公司的資產。反正,總公司、分公司都是我董事長的財產。
劉邦奪走韓信在趙國的軍隊意義十分重大:這說明此時韓信開辟的北方戰場已經開始向劉邦的主戰場輸送兵員、物資,劉邦的戰略優勢已經得到比較明顯的顯現。
所以,從滎陽主戰場看,項羽第二次奪得成不是項羽軍事天才的表現;但是,項羽僅僅是奪得了一個成皋,而他在全局戰場上的戰略劣勢反倒更明顯了。二奪成不是項羽的勝利,但也是他在最終失敗的路上走得更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