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毒品濫用還導致其他一些問題,例如現在歐洲某些國家已經有人在為毒品“塗脂抹粉”,利用報紙、網絡等大眾傳媒進行美化毒品的輿論宣傳,主張毒品應該合法化。這個問題應該得到全世界人民的重視,因為毒品一旦合法化,那將對整個世界造成怎樣的影響,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毒品問題不能很好地解決,必將影響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值得高興的是,現在世界各國都加強了對毒品濫用問題的整治打擊力度,我們期待著早日實現“無毒社會”的理想。
我國曆史上的三次禁毒運動
曆史上我國曾經是深受毒品之害的國家。中國的禁毒運動從18世紀初期就開始了,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禁毒運動掀起者。
當時的中國,占據社會統治地位的封建製度逐漸走向沒落,清政府統治下的社會腐敗黑暗,官僚無能,對外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經濟發展緩慢。與此同時,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尤其是在歐洲,經曆了資產階級革命,社會製度的進步、生產關係的改變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加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急需向外拓展市場。世界上的老牌殖民主義侵略者便開始利用鴉片打開與中國貿易的大門。於是,清政府的大量白銀源源不斷的流向國外,以至於影響到政府的收入,威脅到了統治者的統治地位。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統治者意識到鴉片對自己國家的嚴重危害,禁煙運動便應運而生。
中國曆史上的禁煙運動根據其發展的情況,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開端時期。禁煙運動的開端時期是指雍正在位的時期。當時鴉片在社會上流行,雍正看到鴉片對政府財政及統治階級的危害,為了避免情況的進一步惡化,在1729年毅然頒布了禁煙法令。這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史無前例的。這個法令的頒布,標誌著中國曆史上禁煙運動的開始,從此開始了中國各個階層的有識之士與鴉片的長期鬥爭。
第二階段:發展時期。在這一階段,以英國為首的外國殖民者對中國的侵略進一步加深,他們加大了對中國的鴉片輸出量。僅英國東印度公司對中國的鴉片輸出量就每年成倍增加,清政府每年向外流失的白銀達到上億兩。時至道光年間,吸食鴉片的風氣在全國泛濫,各個階層吸食鴉片的人數猛增,甚至在政府官員、軍隊士兵中也有不少人吸食。麵對國力、軍力的下降和禁煙呼聲的高漲,道光皇帝痛下禁毒決心,多次召見堅決禁煙派的代表——林則徐等商討禁煙事宜,最後任命林為負責禁煙的欽差大臣,到鴉片泛濫最為嚴重的廣州進行查禁鴉片。從此,中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禁毒運動便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林則徐在到達廣州後,想方設法,查禁煙館、緝拿煙販、收繳鴉片。禁煙的成效顯著,僅在他就任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就收繳鴉片近20 000箱,總重達1 100多噸。
1863年6月3日,是中國禁毒曆史上不能忘記的一天。那天,林則徐命令將查獲、收繳的所有鴉片都堆積在虎門海灘預先挖好的池中,倒入鹵水,撒上生石灰,放進海水進行銷毀。銷煙的過程一直持續了20多天,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它是這一階段禁煙活動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堅決抵抗鴉片的決心。
第三階段:沒落時期。清末民初,外國殖民者對我國的侵略更加凶殘,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為了挽救沒落衰微的統治,當時的清政府再次開展禁毒運動,這次禁毒順應了民心,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的混戰局麵,社會經濟臨近崩潰,鴉片又開始泛濫,各地軍閥、富豪以鴉片作為與銀元同等的貨幣來流通,許多人以種植鴉片為謀生之計。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為鞏固新的政權采取了不少措施,其中就包括禁煙政策。但是這項政策幾經變化,最終由於戰爭等原因不了了之。
盡管這一階段的兩次禁煙運動都沒有前兩個階段那樣的轟轟烈烈,但是它前後持續了十幾年,也是取得一定成就的。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阻止了英國東印度公司與中國進行鴉片貿易的合法化。
新中國禁毒的偉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