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維護他人的麵子,留出自己的退路
故事回放: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做了皇帝後自然少不了昔日的窮親友到京城找他幫忙。這些人以為朱元璋會念在老朋友的情分上給他們封個一官半職,誰知朱元璋最忌諱別人揭他的老底,因此,對來訪者大都拒而不見。
朱元璋有位少時好友,千裏迢迢從老家鳳陽趕到南京,幾經周折才算進了皇宮。一見麵,他便當著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來:“朱老四,你當了皇帝可真威風呀!還認得我嗎?當年咱們倆光著屁股一塊玩耍,你幹了壞事總是讓我替你挨打。”
朱元璋聽到這裏,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揭我的短處,讓我這個當皇帝的臉往哪兒擱。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他殺了。
曆史上不少皇帝的出身並不好,這就需要臣下為他們編造光榮家史。
劉邦在做皇帝以前本是沛縣的農家子弟,橫行鄉裏,劣跡斑斑。而在奪取帝位後,張良、蕭何等下屬苦心編造出了許多神話,以抬高劉邦的身價,維護他的權威。
劉邦生於沛縣,排行老三,所以字季(老三),其名字與長兄伯(老大)、二兄仲(老二)一樣,均是普通淺顯的名字,說明劉家並無多少文化。
劉邦少小無賴,不務正業,無惡不作,很令老父老母頭疼。後來,劉邦仗著膽大不服管教,被委任為泗上亭長一職。
公元前210年,劉邦接沛縣縣令指示,要他帶幾個人押送十幾名囚徒前往驪山,幫助修築始皇陵墓。走至豐鄉大澤附近,十幾個囚犯一哄而散,劉邦目瞪口呆,悵然失落。劉邦思量再三,決定還是偷偷回家,與父母、妻子商量商量。因此,負責押解的幾個人不敢走官家大道,隻得在人跡罕至的小道中晝宿夜行。
一日深夜,眾人打著火把急急趕路。走著走著,前邊領頭的一人忽然驚慌失措掉頭就往回跑,說前邊有一條巨蟒擋道,長約數丈。
劉邦聽後,不以為然:“壯士行路,豈畏蛇蟲?”說完,一個人昂首闊步,仗劍前行,到達一水溝,果然聽見嘩嘩直響,隻見一條巨蟒橫架溝中,全然不避眾人。
劉邦走到蛇旁,手起劍落將大蛇劈作兩段,繼續昂然前行。眾人開始時大驚失色,繼而對他十分佩服,都稱劉邦乃是神人。
這個故事後來便經蕭何等人的改造,變成了“赤帝子斬殺白帝子”的神話,在百姓中廣為流傳。劉邦的身份也隨之被神話。
聽老經驗:
人人都有隱私,誰也不想讓人看到自己的隱私,但有一些人若不明就裏去揭穿別人的傷疤,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一個人的麵子問題至關重要,有時候為了考慮別人的麵子問題,說一些漂亮的話也無可厚非。我們不提倡去拍馬屁,但了解其中的微妙關係,維護別人的麵子,避免觸犯別人的禁忌,為自己留一條退路也是必需的。
第十五節 難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
故事回放: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去世,7歲的幼子柴宗訓繼位,已經無力控製當時的朝廷局勢。大將趙匡胤利用這一時機,與親信趙普、石守信等人,策劃了“陳橋兵變”,順利地奪取了皇位。
宋太祖即位後不出半年,就有兩個節度使起兵造反。宋太祖親自帶兵出征,才把他們平定。有一次,宋太祖問謀臣趙普:“自從唐朝末年以來,一直戰亂不斷,這到底是因為什麼?”趙普說:“我認為關鍵是藩鎮握有兵權。如果把兵權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無事了。”宋太祖連連點頭。
一次晚朝後,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來喝酒。當酒興正濃的時候,宋太祖突然撤掉侍從,故意歎了一口氣:“我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是到不了這個地位的,但做皇帝後我整夜都不敢安枕而臥啊!”
石守信等人驚駭地詢問原因,宋太祖繼續說:“這不難明白,我這個皇位誰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聽出話中有話,連忙叩頭說:“陛下何出此言,現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呢?”宋太祖說:“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的部下想要富貴,一旦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也身不由己了。”一席話,軟中帶硬,使這些將領知道自己已經受到猜疑,弄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禍。他們一時都驚恐不已,流著眼淚懇請宋太祖指明一條生路。宋太祖說道:“你們不如放下兵權,到地方上做大官,多置良田美宅,為子孫多置辦一些產業,以終天年,這樣不是很好嗎?”
石守信等人見宋太祖已把話講得很明白了,隻得俯首聽命。第二天,石守信等將領紛紛上表假稱自己有病,要求解甲歸田,宋太祖欣然同意。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由此,新建立的北宋王朝開始穩定下來。
公元971年,南漢的劉後主經過多年的抵抗之後,終於投降。趙匡胤不但沒有殺掉他,反而賜予他極高的地位,同時還邀請他入殿喝酒敘情。
劉後主害怕趙匡胤在酒裏下毒:“請陛下赦臣一死,不要讓我喝這杯酒。”趙匡胤聽了這話,端起劉後主的酒一飲而盡。從此之後,劉後主成為他最信賴和最忠誠的朋友。
當時,中國南方還有許多小國,當吳越王戰敗時,趙匡胤的臣子將他陰謀殺害宋太祖的證據交給趙匡胤。吳越王覲見太祖時,趙匡胤對他十分禮遇,並交給他一封信,囑咐他在返國途中打開。在回去的路上吳越王打開信封,發現裏麵記載的全是他謀反的文件。趙匡胤的寬宏氣度使他臣服,最後吳越國成為宋太祖最忠誠的屬國。
聽老經驗:
有時候朋友和敵人的距離,微乎其微。朋友可以一怒之下成為敵人,敵人也可以在自己的感化下成為朋友。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真正靠得住。如果一味地依賴朋友,很可能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局麵。一味的仇視敵人也隻能是眼光短淺者所為。為人處世,得掌握一定的分寸,信任朋友,但不依賴朋友,正視對手,但不仇恨對手。很多時候,傷害自己的並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做事情太過於走極端。
第十六節 聰明的獅子不和蚊子糾纏
故事回放:
維亞是墨西哥反叛軍的領袖。1910年,他參加了墨西哥革命,並很快成為民族英雄。因為他帶領的隊伍神出鬼沒,把從火車上搶來的錢財分給窮人,女士們都為他的傳奇行為而傾心,美國人把他視為羅賓漢和唐璜的完美結合。
然而,經過幾年艱苦的戰鬥,維亞最終戰敗了,他帶著部隊回到了老家奇瓦瓦,重新幹起原來的強盜行當。他將自己失敗的原因歸於美國人,因此他開始公開辱罵美國人。
1916年3月,維亞殺死了17位美國士兵和公民。美國總統威爾遜認為應該好好懲處一下這群人了,於是派兵進入墨西哥捉拿維亞。威爾遜要讓美國人知道他不是一個懦弱的人,武力能夠證明他的勇氣和男子漢的氣概。
威爾遜讓勇猛的潘興將軍率領一萬人去捕捉維亞,他們還給這次行動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討賊行動”。
美軍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武器,並且使用了無線電技術。追捕部隊在墨西哥北部進行了仔細搜索。但是維亞在墨西哥人民的幫助下,在各個地方隱藏,美軍連維亞的影子也沒有見到。夏天來臨了,美國遠征軍的數量已經達到了20萬。墨西哥惡劣的天氣和複雜的地形讓美軍飽受痛苦。
追捕行動一直持續到冬天,維亞依然在和美軍玩“貓捉老鼠”的遊戲,美軍被拖垮了。1917年1月,威爾遜下令撤銷這次行動,就在他們撤退的過程中還遭到了反叛軍的追擊。
有個著名將領,有一次要按照既定的方略進攻某個軍事要地,如果很好地實施這個方略,就可以大獲全勝。然而在行軍過程中,將軍被一個小城中的人罵了一句,於是怒不可遏,一定要攻下這個城,將罵他的人淩遲處死。沒想到小城雖小,卻易守難攻,將軍損兵折將,就是沒有將它攻下來。而原來的部署被打亂,作戰意圖也被對手發覺,他不但沒能攻下預定的目標,對手還調來大批軍隊圍攻他,讓他大敗而歸。
聽老經驗:
對於小事情,置之不顧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小風掀不起大浪。如果因此陷入無休止的糾葛中,耗費心力又得不償失。正像殺雞用牛刀,那是極端可笑的做法。真正有智慧的人能縱觀全局,以宏觀的眼光考慮大事,也能通曉利害的所在,胸懷寬廣,不囿於蠅頭小利。不為小事所困擾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豁達。
第十七節 用文道製服武道
故事回放:
劉秀當上東漢開國皇帝後,經常唉聲歎氣。群臣一時議論紛紛,不明所以。
一日,劉秀的寵妃問他:“陛下愁眉不展,妾能為陛下分憂嗎?”劉秀苦笑說:“朕憂心國事,你何能分憂?治天下當用治天下之人,朕是憂心朝中功臣武將雖多,但治天下的文士太少了,這怎麼行呢?”
寵妃建議說:“天下不乏文人大儒,陛下隻要下詔查問、尋訪,終會有所獲的。”
劉秀於是派人多方訪求。不久,卓茂、伏湛等名儒就相繼入朝。
劉秀任命卓茂做太傅,封他為褒德侯。後來,又讓卓茂的長子卓戎做了太中大夫,次子卓崇做了中郎,給事黃門。伏湛是著名的儒生和西漢的舊臣,劉秀任命他為尚書,讓他掌管製定朝廷的製度。
卓茂和伏湛深感劉秀的大恩:“我們不過是一介書生,為漢室的建立未立寸功,陛下這般厚愛隻怕功臣勳將不服。為了朝廷的大計,陛下還是降低我們的官位為好,我們無論身任何職,都會為陛下誓死效命的。”
劉秀考慮之後,對朝中的功臣們說:“你們為國家的建立立下大功,朕無論何時都會記在心上。不過,治理國家和打天下不同,朕任用一些儒士參與治國,這也是形勢使然啊。”
盡管如此,一些功臣武將還是對劉秀任用儒士不滿:“臣等舍生忘死追隨陛下,雖不為求名求利,卻也不忍見陛下被腐儒愚弄。儒士貪生怕死,隻會攪動唇舌,陛下若是聽信了他們的花言巧語,又有何助呢?儒士向來缺乏忠心,萬一他們弄權生事,就是大患。”
劉秀見功臣言辭激烈,於是更加重視起來:“事關國家大事,朕自有明斷,非他人可以改變。你們勞苦功高,如果一味地恃功自傲,不知滿足,不僅於國不利,對你們也全無好處。何況人生在世,若能富貴無憂,當是大樂了,為什麼總要貪戀權勢呢?”
劉秀當皇帝的第二年,就開始逐漸對功臣封侯,但很少授予他們實權。
大將軍鄧禹被封為梁侯,又擔任了掌握朝政的大司徒一職。有一次,劉秀對鄧禹說:“自古功臣多無善終的,朕不想這樣。你智勇雙全,當最知朕的苦心啊。”
鄧禹深受觸動,私下對家人說:“皇上對功臣是不放心啊!”
鄧禹的家人讓鄧禹交出權力,鄧禹卻搖頭說:“皇上對我直言,當還有深意,皇上是想讓我說服別人,免得讓皇上為難。”
鄧禹於是對不滿的功臣一一勸解,當功臣們情緒平複下來之後,鄧禹再次覲見劉秀時說:“臣為眾將之首,官位最顯,臣自請陛下免去臣的大司徒之職,這樣,他人就不會坐等觀望了。”
劉秀嘉勉了鄧禹,其他功臣也紛紛辭去官位。他們告退後,劉秀讓他們養尊處優,極盡優待,避免了功臣幹預朝政的事件發生。
聽老經驗: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在馭人方麵,隻有把握收放分寸的人,才能將主動權穩固地掌握在手中。收放是有條件的,在某些時候該放就得放,而在另一些時候該收的也一定要收。收放自如,收放結合才能牢牢控製住局勢。功臣在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對待他們不降低其待遇,恩威並施,防患於未然是一種很好的做法。
第十八節 栽好樹,兔子才能撞上來
故事回放:
杜文是個傑出的藝術經紀人,在美國藝術收藏市場赫赫有名,各界人士都願意登門拜訪,但是實業家梅隆卻從來不和杜文打交道。杜文下定決心,到死也要讓梅隆成為自己的客戶。
許多人都認為這隻是杜文一廂情願的白日夢,因為梅隆是一個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對素未謀麵的杜文並沒有什麼好感。
杜文卻不氣餒:“你們就等著看吧,梅隆不僅會買我的東西,而且隻會向我買,我要讓他成為我一個人的客戶。”
於是,杜文積極搜集梅隆的信息,花大力氣了解他的習性、品位和愛好。他秘密收買了梅隆的幾個手下,從他們那裏可以得到寶貴的信息。等到時機成熟準備采取行動時,杜文對梅隆的了解程度甚至連梅隆的妻子都無法匹及。
1921年,梅隆訪問倫敦。杜文在他下榻酒店的電梯門口遇見了梅隆。梅隆要離開酒店去國家畫廊的消息是幾分鍾前由梅隆的隨從提供的,杜文抓住機會巧妙地製造了這一場邂逅。
“你好嗎,梅隆先生?”杜文熱情地介紹自己,“我正要上國家畫廊欣賞一些畫,你呢?”“我也是。”梅隆說。
杜文已對梅隆的品位了如指掌,在去國家畫廊的路上,他淵博的知識讓這位大亨驚奇不已,更令梅隆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兩人的品位居然也驚人地相似。
回到紐約後,梅隆迫不及待地拜訪了杜文神秘的畫廊,裏麵收藏的作品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東西。
正如杜文預言,從此之後,梅隆成了杜文一個人的客戶。
聽老經驗:
知己知彼能夠讓你擁有超凡的控製力和判斷力。對方在明,你在暗,你可以看到他所有的情況和意圖並做出反應,而對方卻看不到你。在與人交往中,最大的難題是無法得知對方的想法以及下一步的行動,因為每一個人總是很善於把自己的一切隱蔽得不露聲色。而交往的目標就是在某種程度上發現對方的秘密和隱藏的意圖,這樣才能在交往的過程中取得主動的地位。
第十九節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
故事回放:
以前李鳴總認為人的外表不是十分重要,隻要注重內心的豐富與充實就好了,但是一次偶然的事情讓李鳴改變了這個想法,開始特別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了。
那是在上大學的時候,學院要舉行一次班幹部培訓大會,要在李鳴的係裏找一個主持人。因為李鳴在大學一直是做主持人的,所以,學生會就很順理成章地讓李鳴去團委老師那裏麵試。李鳴當時穿著一雙白色的旅遊鞋,藍色的牛仔褲,紅色的上衣,都是連續穿過好幾天,有些髒了。就這樣,李鳴就去了。需要補充的是,平時的李鳴也不是很邋遢,形象也還算可以,隻不過那天的狀態有點不太好,又因為是“突然襲擊”,所以個人形象不太好。
一進辦公室,李鳴先和老師打了個招呼,老師也出於禮貌,很熱情地回了李鳴一句。然而等李鳴說他是他們係的主持人時,老師的態度就變了,她用非常詫異的眼光和懷疑的口氣問李鳴:“你?是嗎?”李鳴說:“是的。”老師怔住了一會,又有些無可奈何,說:“哦,你過來吧,和你講講明天培訓大會的具體要求……”最後要走的時候,她用非常不信任的語氣告訴李鳴:“回去好好準備啊,不要辜負你們係對你的期望!”李鳴有點不開心,老師怎麼能這樣以貌取人呢?但話又說回來,換作誰,誰都會對那個時候的李鳴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當然,對於經常主持各種大型的晚會、比賽的李鳴來說,一個小小的培訓大會,對李鳴來說不算什麼大事,也沒什麼難度,就這樣,當晚回去李鳴也很“認真”地準備了一下,然後就睡了。
第二天早上,洗漱完,按照要求穿上西裝,李鳴去老師那裏報道。誰知李鳴一進門,辦公室裏的幾位老師就異口同聲地驚歎:“哇,這麼帥!”李鳴差點暈倒,心想昨天怎麼不這麼說。李鳴又現場彩排了一遍,老師又說:“太棒了,昨天見你的時候就認為你一定行的。”李鳴的腦袋立刻“嗡”了一下,怎麼變臉比變天還快?不可思議,太不可思議了!當然,憑著李鳴會前的充分準備和在這方麵的一些天賦,當天的培訓大會主持得很成功,受到了老師的一致表揚,因為當天參加會議的還有院長,所以,李鳴也得到了院長的肯定。當然,回到了係裏,係裏的領導對李鳴的表現就不用說了。這次的主持也為李鳴日後全麵的學生工作埋下了伏筆。
聽老經驗: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來,李鳴在主持過程中表現的好與壞並不是重點,重點是那句古話:“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在第一天和第二天,李鳴在著裝上的差別和老師對李鳴的態度變化,不難說明,人內心的美麗很重要,但是,有一個良好的外在形象,則為你在展示你的內心美麗時鋪上了一塊舉足輕重的墊腳石。所以,個人形象馬虎不得。衣服髒了,換一下就是了,鞋子髒了,彎腰擦一下就是了,舉手之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