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二(2 / 3)

可一回到核桃溝村,遠遠地看見隱沒在霧靄裏的村莊,走近了,再看到村莊裏的一片舊屋老牆,破敗的鄉道,他又泄了氣,就眼前這個樣子,拿什麼來鬧騰狗日地經濟?!

馬一山在核桃溝村生活了五十來年。五十年來,村裏除了人口有些增加,多建了幾座土房子外,別的沒啥變化。多少年就是這麼過的。有外人冷丁來到村裏,看到那些破爛的老房子,還以為發現了什麼遺址。隻是到了今天,上上下下都喊建設新農村,再不往前發展幾步,弄些動靜出來,上頭根本容不得你再這麼混下去。限時限刻,要求村裏改變麵貌。否則,村幹部就得引咎辭職。實際上就是讓你下台。馬一山當然不想下台,所以他要逼迫幾個村幹部拿主意出來。

“說吧!到底怎麼辦?”

“確實有困難。”馬誌福說,“村裏條件不好,有啥辦法呢?可這麼大的壓力,光靠馬村長一個人頂著也不是辦法。”

馬一山白了他一眼,說:“隻要沒蹬腿,壓力也得受著。誰讓我是一村之長了。”

馬誌福不計較馬一山的態度,仍然很積極。他說:“依我看,發展經濟並不難,難的是沒人。村裏稍有點兒本事的人,都到外麵打工賺錢去了,剩下的別想指望。”

“人家別的村都是咋幹的?”

幾個村委出門不多,想借鑒別人經驗。

“別的村也都不一樣。”馬一山介紹說,“西聯村離縣城近,全村以種蔬菜為主。倒騰菜種子。推廣塑料大棚建溫室。家家手裏有幾個活錢。村委會也弄了些積累。人家那村長當的有滋有味。太平村是平原,發展的是水稻,那玩藝兒產量高,畝產都在千斤以上,又不愁賣。涼水村倒是條件跟咱們差不多,可人家村裏風水好,祖墳上冒青煙,出了一個副縣長,副縣長出麵拉來的關係,用苞米作原料,辦了個澱粉廠。投資的是個台灣商人,依靠這個關係拉來的投資,那個台灣商人倒放心,投了資人也不來,全當是扔了一筆讚助費,也沒打算收回多少銀子來。那個村的村長是馮大傻子,說話沒頭沒腦,看不出有什麼本事,可三鬧騰兩鬧騰,還真把個小廠支巴起來了。起碼在鄉裏不算經濟發展空白村。村長臉上也有光。隻有咱們核桃溝村屌蛋精光,啥也沒有,鄉裏開會淨他娘地當夜壺,誰都呲。”

馬一山一肚子苦水。

這沒辦法。大凡官場,誰不想在上級麵前博得個好印象。為了這個,一年到頭陪笑臉,花銀子,拉拉扯扯搞關係,偷偷摸摸搞腐化,個中酸甜苦辣隻有自己知道,不是容易。可還有人老拽著鄉領導的後腿,讓鄉領導無法在仕途上大踏步前進,當然不會忘記你。因為你一直占著全鄉經濟發展的指標呢!

“這好辦!”馬誌福今天腦袋開竅,“不就是想找人來投資麼?不就是想辦個廠麼?”

馬誌福認為,辦一個小廠應該不會太難。核桃溝村守著大片山林,總歸有讓人看得上眼的地方,隻不過得想個辦法就是。另外,幫著馬一山渡過這個關口,也等於幫了自己。雖然馬一山經常訓斥他,他也不希望上邊來換個村長。馬一山文化不高,愛喝幾口酒,村裏的大小事情,多數推給了他。如果上邊老是不滿意,真的換上別人來,那他也沒好日子過。退一步說,真的能辦起廠子,村裏經濟活了,有了錢,他也跟著滋潤,用不著像現在這樣,一到季節,就得低三下四地去求鎮上的秦文義。秦文義仗著弟弟在縣鄉鎮局當著副局長,混上了鄉農資公司經理。每次辦事都要名正言順地敲馬誌福幾頓飯。為了賺點兒小錢,馬誌福隻好受著,還得借用村裏的名義,偷偷摸摸。不敢聲張。

“我也知道找人來投資,”馬一山說,“那也得找得到,還得人家肯來才行。”

核桃溝村是典型的山村。交通不便,遠離城鎮。沒有外貿,也沒有內貿。家家種點兒自給自足的糧食。到秋天,再上山采點兒山貨,量小,也換不了幾個錢。從這些方麵計算人均收入,那是太低了,低得可憐。可就這個數字也保證不了,因為今年收了,明年還不知道怎麼樣,或是有收,或是就沒得收。

“咱們應該找那些熟悉的,能說上話的人來投資。這樣才有把握。”馬大慶說。

“這倒是對頭。”

王胡子符合。

“可找誰呢?看著到處是人,等到要用了,用手一抓,全是些泥蛋。”

馬一山很泄氣。

“有的。”馬誌福說。

“有什麼?”

“人呢!”

“什麼人?”

“李東生。”

“李東生?”

幾個人很意外。

馬誌福說:“李東生開了幾年煤礦,經濟上有實力。”

“有實力不假,可毛病不少!”

馬一山說。

“不就是愛泡個野妹子麼!又不是選村支書,要求那麼高幹什麼。現在的有錢人,有幾個沒毛病的。”

“村支書就不愛玩女人啦?”

王胡子插嘴說。

馬一山惡狠狠地瞪了一眼。

馬一山是雙肩挑幹部,也就是支書主任一個人。

“有這些毛病還能安心投資?錢都糟踏盡了。”

馬一山掌握著討論的大方向。

“管他什麼表現,肯出錢投資就行嘛!”

“請人來投資,又不是請人來搞女人,擔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