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其他人都帶著殷切的期望注視著這個學生的時候,比爾蓋茨卻毅然決定輟學,離開哈佛大學去創業。那一年是1975年,當時的比爾蓋茨隻有19歲,他帶著自己對電腦的熱愛和自己的電腦夢想,排除眾議,走上了自己的成功道路。離開學校後,他與一位電腦怪傑保羅·艾倫合作,成立了一家名為“微軟”的電腦軟件公司。很多人都被他的舉動震驚了,大家都覺得不可理解,那麼好的成績、如此高的天賦、一流的大學和絕好的條件,是一個多麼好的發展機會啊!可是他中途輟學,開辦一個沒有任何保障的小公司,弄不好就會雞飛蛋打,一無所成,既得不到事業,也無法再完成學業。可是,他從小就是個主觀意誌特別強烈的人,超人的智慧和別人的掌聲使他又多了幾分自信和自負。他渴望成就,渴望拚搏,他不怕流汗,希望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天空。
因為他這樣做不是盲目的行為,而是對整個時代與社會和電腦發展有清醒認識的。他知道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他認為,電腦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沒有實踐,電腦便沒有生命力,他從中學到大學學的所有的東西都是為了將來的實踐,與其在學校裏安靜地學習,不如在繽紛而熱鬧的世界裏創建自己的公司,在實踐中發揮自己的電腦天才。同時,他清晰地看到,那時私人電腦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而前景一定是不可估量的。他確信:將來每個家庭、每張台麵都會有電腦。就這樣,他朝著自己的想法大膽去做,不在乎別人如何看待這件事,也補在乎這條路上有多少荊棘,多少困苦。最後,他堅持了,他成功了,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和豔羨,體現出了自己的價值。
隻有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才能全力以赴;隻有善待自己的選擇,才能成就自己。讓我們每個人都勇敢地去行動,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吧!
4不要輕言放棄
我可以接受失敗,但無法接受放棄。
——喬丹
成功者與失敗者最後的結果看起來天差地別,但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成功者與失敗者並沒有多大的區別,隻不過是失敗者走了九十九步,而成功者走了一百步。失敗者跌下去的次數比成功者多一次,成功者站起來的次數比失敗者多一次而已。當你走了一千步時,也許還是沒有遇到成功,失敗仍舊站在你的麵前,但成功卻往往躲在拐角處,除非你拐了彎,否則你永遠不可能成功。所以我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要輕言放棄。
不輕言放棄有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不放棄;第二個原則是當你想放棄時回頭看第一個原則:不放棄!不放棄是一個人內心的力量,一種生命迸發出的能量,。在人生的過程中,這種力量不僅體現在對事業的追求,而且同樣體現在對一種精神的追求上。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追求甚至比知識的力量更強大。
有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有一次偶然經過一家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的公司,忽然有了一個念頭,想到這家公司去試試,於是就去應聘。公司總經理感到很疑惑,因為公司並沒有刊登招聘啟示。年輕人解釋說自己是偶然路過這裏,便想進來試試。總經理覺得這個年輕人很有趣,破例給了他一次麵試的機會。但經過一番麵試後,總經理對年輕人的表現很不滿意,感到非常失望。年輕人對總經理說這是因為貿然前來,事先沒有任何準備的緣故。但總經理覺得他不過是給自己找個借口而已,就說:“那等你準備好了再來吧。”
沒想到一周後,年輕人再次走進這家公司,請求給自己麵試機會,結果這次仍沒有通過麵試。雖然這次他的表現比上次好些,但距公司的用人標準還相差很遠。就這樣,在兩年的時間裏,這個年輕人先後8次踏進這家公司的大門,最終被公司錄用。總經理對他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把他作為公司的重點對象來培養。
“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人人都知道,也都會這樣說,但在遇到挫折時很多人都會忘記。
進取心是成功的根本,沒有一種向上向前的進取態度,任何成功都無從談起。但進取既要有即知即行的“道根善骨”,也要有堅持到底的毅力。
許多人做事情,起初都能夠付諸行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難度的增加以及精力的消耗,大多數人便開始產生鬆懈思想和畏難情緒,接著便停滯不前,最後放棄了努力。
的確,一些人之所以沒成功,並非他們沒有努力,而是他們在遭遇到困難之後,在接近成功的時刻放棄努力了。而最後成功的人,總是抱著“成功就在下一次”的信念,繼續努力,最終柳暗花明。正是因為有著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才造就了無數的成功人士。
一位年輕人從父親手中接管了珠寶行。他的父親是一位相當出色的鑒定大師,也很有商業頭腦,他接手時,珠寶行已經小有名氣,並有多家分店。年輕人以為憑借著父親的遺傳和從小的耳濡目染,打理珠寶生意應該沒有問題。可後來由於多次投資失誤沒幾年就把父親留下的珠寶店賠光了。
後來他改行做起了服裝生意。但因為他的店裏的衣服樣式總跟不上潮流而賠得精光。後來他變賣了服裝店,用剩下不多的資金開了家飯店,結果又虧了本。再後來他又嚐試做了化妝品生意、鍾表生意、印染生意,都無一例外地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