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別人所未想,做別人所未做,成就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
7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無法選擇自然的故鄉,但可以選擇心靈的故鄉。
——哈佛校訓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天會有許多人會很苦惱地、無奈地告訴你,我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可是隨即就會說出一大堆理由來給自己推脫、安慰自己,為什麼沒辦法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些理由裏有經濟的壓力,有別人的非議,有身為人子的責任等等,隻要願意,理由還可以有一籮筐。而回頭看看,那些已經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是一群怎樣的人呢?他們是一群有魄力、有勇氣、敢想敢做的人,隻有這些人才真正的過上了他們想要的生活,而且他們會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人,隻要願意,敢去實施,通過艱辛的努力、爭取,都可以擁有這樣的幸福。
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覺,隻要你體會到了,那幸福就屬於你,如果你不用心體會,即使幸福就在你身邊你也看不到。人生有太多的事,如果你做的正是你喜歡的事,你的生活正是你想要的生活,那你應該能體會到一種幸福的感覺。
不管怎樣過,生活中都會有艱辛都會遇到困難和阻礙,那何不按自己想要的生活過呢?不管怎樣的生活,都需要做事情,幸福也會寓於做事之中。因此,享受做事的樂趣就成為我們打開幸福之門的金鑰匙。
一個人如果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發展的目標,就會激發他的潛能,他的主動性將會得到充分發揮。即使在他十分疲倦和辛勞的狀態下,也總是興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難重重也絕不灰心喪氣,而是想盡辦法,百折不撓地去克服它。
阿華有一個做醫生的朋友,幾年前到一家賓館去開會,剛進入賓館,就看到一領班小姐,非常漂亮、迷人,他便不由得上前搭訕。沒想到領班小姐莞爾一笑,用一種很不經意的口氣說:“先生,沒看見你開車來哦。”這位朋友當即晴天霹靂,滿臉通紅,大受刺激,從此立誌要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車。
後來有一次幾個朋友聚在一起吃飯,大家觥籌交錯地喝了幾杯之後,就開始閑聊起來。這位朋友告訴阿華,他準備把開了一年的小麵包車賣掉,換一部新款的“愛麗舍”。然後隨口又問阿華有沒有買車,阿華也沒怎麼在意,就老老實實地回答說還沒有買呢,而且在他看得見的將來也沒有這種可能性。這位朋友就很同情地看著阿華說:“唉!一個男人,這一輩子如果沒有開過車,那實在是太不幸了。”
這頓飯讓阿華吃得很不舒服,也很煩躁。因為按他目前的收入水平,買部“愛麗舍”,他得不吃不喝地攢上好幾年。更糟糕的是,即使他有一天省吃儉用終於買上了汽車,也許在他還沒有來得及品味“幸福”滋味的時候,一個有私人飛機的家夥就會同情地對他說:“一個男人沒開過飛機太不幸了!”那他這輩子還有救嗎?
這個問題讓阿華坐立不安了很長時間。如何挽救自己,免於墮入“不幸”的深淵,讓他甚是苦惱。直到有一天,他無意中看到了在台灣創立濟慈醫院的證嚴法師在一次講法時說的一段話:有菜籃子可提的女人最幸福。因為幸福其實滲透在我們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細微之處,人生的真味存在於諸如提籃買菜這樣平平淡淡的經曆之中。我們時時刻刻擁有著它們,卻無視它們的存在。
阿華聽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他的這位醫生朋友在用一個邏輯陷阱蓄意誤導他:沒有汽車是不幸的;你沒有汽車,所以你是不幸的。但這個大前提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汽車”與“幸福”並無必然的聯係。
在一個成功人士雲集的聚會上,阿華激動地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對幸福生活的理解:“不生病,不缺錢,做自己愛做的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會場上爆發了雷鳴般的掌聲。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一種幸福,這種幸福帶著一種自由自在的快樂。能有這樣的幸福,你的人生會更加充實起來。因為喜歡,你會迸發出無窮的活力;因為喜歡,再大的困難你也敢於克服;因為喜歡,你會勇往直前,絕不輕言放棄;因為喜歡,你會永遠感覺前麵水闊天高,陽光似錦。這種生活能讓我們找到人生的最高價值。
因為人是為自己而活的,所以要勇於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要被別人的眼光和議論所囿,也不要被外界的其他限製所絆。我們要以自己的方式去生活,隻有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我們才能堅持自己的夢想,而我們的夢想和目標足以成為一種磁石,吸引萬物和所有的人,幫助我們逐漸將它變成現實。事實證明,要做到這樣會很難,可是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有類似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