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九集 回歸之際(中)(3 / 3)

????盧坤感慨地說:“人生對我而言是最無奈的一場選擇。有時候,我也和書相互影響,書影響我的言談,我給書一個自己的評判,書和讀書人之間,總有種默契。如果沒有這種默契,就丟開吧,因為那樣讀書就成了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享受,我又何必自找苦吃呢?”

????“是的,”曹指導員說,“有很多人為裝潢而讀書,他們希望自己可以從書中得到一些做人的小竅門,或者記幾句經典的話,在關鍵時候,比如表白或者麵試什麼的用。但這種沒有創意的模仿,總讓人不自覺地想起最初的猿人。讀書可以讓人得到知識,但思考才能讓人得到智慧。為求知而讀書,為智慧而讀書,為消遣而讀書等等。即使你有一萬個讀書的理由,但不管怎麼讀,都要帶上大腦去讀書。”

????盧坤說:“曆史的長河浩如煙海,厚厚的二十四史,寫下的是曆史,寫不盡的是傳說。當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終於也要在某一天消失在這歲月的長河中,無聲無息,而且永遠永遠,驚不起一絲漣漪,不會成為寫下的曆史,更不會成為遊吟的傳說時,無盡的悲哀總會如潮水般襲來,一波一波,永不停息,我這樣短暫而卑微的生命,在這個世上苦苦掙紮,受盡磨難,究竟是為了什麼?”

????曹指導員說:“因為活著,所以就要奔波。”

????“唉,”盧坤歎口氣說,“如果一切順利,我該有自己的家了,該有自己的孩子了,孩子該上學了……我常陷入這樣的幻想中,不能自拔。於是我一次又一次犯罪、脫逃。脫逃,我想到了,這是一個人對事物所產生的保護自我的一種行為,或者它和人內在的意識有關。從日常的生活環境或者習慣的關係中解放出來,本質上就是脫逃的原始衝動來源,也是尋求妥帖的根本動機之一。直到我開始讀書,心才慢慢平靜下來。原來,我可以把監獄當作一所學校。我就在這所不是學校的學校裏,讀自己的書。”

????曹指導員笑道:“說得好,看來這些書你沒有白讀,而且讀得很有深度……”

????冬天來了,盧坤沒有意識到寒冷天氣對熱帶魚意味著什麼。

????終於有一天,不幸開始了。最早是那條粉紅色最為嬌美的魚,它僵硬地躺在了缸底。盧坤小心地把它放在初冬的陽光下,可它再也暖不過來了。盧坤有些犯愁了,把這缸魚怎麼辦呢?魚缸太小了,沒有相應的設施來保證水的恒溫,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它們漸漸停止進食。每到晴朗天氣,盧坤就把魚缸搬到陽台上,讓陽光提供給它們熱量和氧氣。晚上,他再把魚缸搬到監舍裏,圍上厚厚的布,小心地加一杯熱水。早上出門時,盧坤也不忘加一杯熱水。

????然而魚還是先後的死去。“老衲”也終於死了。盧坤疼惜不已,那樣一個優雅的生命!

????魚缸裏隻剩下最後的“三劍客”了。雖然已有好多日子不進食,但它們活潑依然,仿佛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麼。一等打開電燈,它們便在燈光下跟玻璃對麵自己的影子玩,3個腦袋擠著撞著,仿佛老是要鬧明白對麵的影子是咋回事兒。

????“3條就3條吧,不多也不少,可別一條也不給我剩啊。”盧坤這樣自言自語。

????“三劍客”的確是越來越不讓盧坤照顧了,它們用一如既往的活潑好動仿佛是在告訴盧坤:我們是“三劍客”,皮實著呢,熬過冬天根本不成問題,忙你的吧!

????隨著時間的流逝,盧坤對它們的敬佩越來越深。連續幾個月,不用投食,隻偶爾換換水,也不用加熱水那一套小心翼翼的做法,它們照樣活得好好的,自得其樂,生命強壯如此。

????終於,暖春到了。這是3月的一天,盧坤投下去幾片魚食,它們悠悠地遊上來,張口吃了。盧坤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想:它們終於挺過了冬天。算一算,長達4個月呀,我的強壯的“三劍客”!

????夏天到了,可盧坤怎麼也沒有想到,還是死了一條魚。那天晚上,他吃驚地發現魚缸裏有一個發白的魚頭,魚頭連著一根極細的彎彎的骨頭。恢複進食已經兩個月多了,怎麼還會死一條呢?它們又怎麼能吃同伴的屍體呢!盧坤痛心不已。

????就這樣,魚缸裏剩下了兩條魚了,他唯願這已顯得冷冷清清的魚缸裏的兩條魚能夠永遠和睦相處著活下去。

????又過了一段日子,盧坤在喂食時,發現其中一條不怎麼愛吃了,喜歡呆在魚缸的角落裏,頭朝下,兩腮呈張開之勢,呼吸急促。又過一天,發現它的頭明顯比另一條大了,而且紅色的尾鰭已掉了一半。

????盧坤想,原來還是我粗心了。一段時間以來,自己已不把它們放在心上了,一心看書。他以為它們足夠頑強,可以不用那麼小心翼翼。於是,眼看缸壁起了一層汙垢,才會想到去為它們換水。唉,魚有病,人不知。盧坤現在知道了,可是卻不懂怎麼給它治,或許已經來不及了。

????果然,第2天再喂食時,它已經將身子直在假山的洞裏了。它沒有躺在缸底,而是像個頑皮的孩子一樣躲在一個洞裏,跟你捉迷藏。盧坤去洗了魚缸,他不能讓唯一活著的這條魚再去吃它同伴的屍體。他將它埋在種著蘭花的盆裏。

????魚缸裏隻剩下最後一條魚了!

????它的孤單使盧坤不忍多看。盧坤不斷地責備自己,因為這一切的不幸,都是由自己這個不懂養魚的人造成的。不懂而愛,世上的不幸豈不就是這樣產生的?

????盧坤曾經說過,下輩子可以去做一棵樹,開很多花,結很多果子,所有人世間的繁華蕭條都與我無關,就是前世的愛人從我麵前經過,我也可以不動心。可是今天,他卻想做一條魚,或者做一隻紅鸚鵡。這麼一想,盧坤對周圍的事便多加了幾層關心。他學著把不用的衣服送給比他還窮的同監室的罪犯,試著和新入監罪犯談心,讓他們早日適應環境……

????又是一年過去了。盧坤在一分監區養鳥、養魚、讀書,可謂心靜如水。但是他的兩個哥哥卻從沒來清河監區探望過他,這使他十分痛苦。

????這年清明節,盧坤鼓起勇氣給兩個哥哥寫了封信:

????“又是一年清明節。不知道在這個節日裏,另一個世界的父親能否感受到我對他老人家的懷念之情,能否看到我默默的思念,能否感受到我的愧疚。父母已離我而去,我們已是陰陽相隔。我的一再犯罪,玷汙了父母和哥哥們的清白,我請求你們原諒我,並希望你們能來看看我……”

????一連寫了幾次信,都石沉大海。他知道,自己的犯罪讓親人顏麵盡失,他們不願理自己,也是情有可原。可每當看到別的服刑人員家裏不斷有人前去看望幫教,給予精神的鼓勵,而自己則從來沒有得到過這種親情的關愛,一種被親人拋棄的感覺便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