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正確對待金錢(2)(2 / 2)

猶太人的花錢術就是,想掙錢要先會花錢,該花的錢一定要花出去。大亨與一般人的最大不同就在於,他們的工作實際上就是計算如何花對的錢,賺更多的錢。猶太人的花錢觀念就是:“隻有花對的錢,舍得花錢才能掙到大錢,絕不計較多少。”但他們很少花過冤枉錢。

恰當的投資都會得到回報

理財要有方式方法,還有要足夠的信心。尤其是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要對自己投入的項目有信心。一旦選定了恰當的投資項目,就要勇敢地堅持下去,不要中途動搖,更不要隨意撤股。要讓自己相信:任何恰當合理的投資,最終都會得到回報。

對於剛剛步入理財行列的青年來說,信心動搖是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如果他們發現他們選定的這支股票或者這項基金開始下跌或利潤不高,他們就會馬上開始另尋別的股票和公司。當看到另一家的公司的利潤飛漲時,就忍不住拋售自己的股票想更換別的目標。這種“跟風”的行為,往往會失去他們已經選擇好的投資項目,最後隻能是得不償失。

卡洛斯·斯利姆·赫魯位居2007年度《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三名。他一直堅信:“任何恰當的投資最終都會得到回報。”這是他在投資中,一直堅持的信條,正是這條信念讓他成為墨西哥的電信巨頭。

卡洛斯·斯利姆·赫魯的這個信念是他的父親朱利安·斯利姆教給他的。1902年,當時的斯利姆還很小,斯利姆的全家從黎巴嫩移民到了墨西哥。1910~1917年期間,正值墨西哥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力圖推翻迪亞斯的獨裁統治。當時的墨西哥首都被圍困,國家的政治形勢非常混亂。很多人都在為生活擔憂。人們紛紛賣掉自己在首都的地產,急急忙忙地逃往城外或者其他的城市。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利安·斯利姆果斷地在墨西哥買下了一些地產。很多人都來勸朱利安·斯利姆停止這種行為,因為在戰亂時代買的地產,很可能在打仗的時候被他人占領。即便是在戰後,這些地產也可能會被重新分配。朱利安·斯利姆卻對兒子說:“不管危機有多嚴重,如果我對這個國家有信心,任何恰當的投資最終都會得到回報。”父親在戰亂經濟低迷時期的這種投資行為,對斯利姆有很深的影響。他從中領悟到,應該對墨西哥這個國家有信心,更要對自己的投資項目有信心。哪怕投資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這個信心也應該保持下去。

投資想要獲得收益,就不要輕易改變目標,要對自己選定的目標有信心。當你在選定一項目標之後,可能會聽到很多關於自己投資的不利消息。在這些不利消息中,有些是虛假的,但也有很多可能是真實的。這時候你如果因為這些消息而動心了,那麼你之前的堅持也就白費了。

雖然這些消息的確有可能會對你不利,但是在你投資之前想到的那些很多有利的因素在此時都被你忽略了,因為你害怕失去,所以聽到這些不利的消息之後,會放大這些不利消息的影響。這種不客觀的影響,就極有可能導致你錯誤的判斷和決策。

這就如同朱利安·斯利姆在戰爭時搞投資一樣,別人的勸說都是有道理的,這時的他要堅持自己的投資,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如果他在那個時候放棄了,那麼就不會有戰後財富的激增,也無法給六個子女留下豐厚的遺產,讓他們過上優越的生活,更不能為斯利姆留下創業的啟動資金。那麼,斯利姆這個世界第三富豪的成功或許就要因此延期了。在理財的過程中,因為信心動搖而改變方向的事情經常會發生。

2006年夏天,李祥在同事的指導下買了一份中恒理財基金。當初,李祥和同事去銀行時,負責投資理財的工作人員極力向他們推薦這種基金。李祥和朋友覺得那位工作人員說得非常有道理,便將自己工作後的兩萬元存款,全部轉存為了基金。

在這次投資後沒多久,李祥就開始閱讀一些關於基金的書籍。在學習的過程中,李祥認識到基金是存在一定風險的,他開始為自己的投資擔心了。“如果基金賠了,那該怎麼辦呢?”李祥總是情不自禁地想。自己好不容易存的錢,如果這次全都賠了進去,那自己可就變成冤大頭了。

被這種想法左右,第二個月,李祥想到銀行去取出一部分。當他像取活期存款一樣,要求銀行的工作人員給他取出五千元時,工作人員告訴他:“基金不能即時支取。你隻能申請賣掉一部分,過一段時間才能提取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