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這樣溝通,男孩最容易聽進去(1 / 3)

教育藝術篇 智慧父母要領悟的教育之道

這樣溝通,男孩最容易聽進去

這樣表揚和鼓勵,男孩最容易上進

這樣批評,男孩最容易接受

做完美父母,行不言之教

讓家庭成為男孩健康成長的大天地

068 妥善處理兒子的“頂嘴”

有一位媽媽抱怨說:“最近我兒子特別愛頂嘴。比如,在放學的路上,我們到一個公園去玩了一會兒。當我說‘咱們回家吧’,他不幹,還會反問我:‘為什麼我非要聽你的,而你就不能聽我的?’兒子特別喜歡小動物,總想養一隻小狗,我不讓,說小狗身上有細菌。但是他卻說:‘你說得不對!電視裏說過,小朋友和小動物多接觸可以提高抵抗力。’每當這時候我都會很著急,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對待他。”

隨著男孩一天天長大,有的家長漸漸覺得男孩不如以前聽話了,變得難管了,動不動就與家長頂嘴,家長說東,他偏說西。這令家長十分為難和惱火。男孩頂嘴該怎麼區別對待呢?

男孩頂嘴是有其原因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進入青少年時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從這時起,他們不再願意別人把他們當小孩子看待,不願意處於被照顧的從屬地位。這時,家長如果對他們過多地幹涉,就可能出現兩種結果:一種是與成人對立,幹脆一切都不聽你的;或者是影響獨立性的發展,養成依賴性,形成依賴的不良習慣。

所以,家長大可不必為男孩頂嘴而生氣惱火,倒不妨為此而感到高興。因為男孩開始頂嘴就意味著男孩長大了,他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不正是家長所期盼的嗎?有的父母不能接受男孩頂嘴的原因是擔心自己的權威受損。父母不要總按原來男孩三四歲時的標準來要求已經長大的男孩,應該認識到:屈從的時代已過去,取而代之的是說服的時代。

試想,一個男孩處處、事事都按父母的話去做,按照老師的話去做,而沒有自己提問題的心理空間,這樣培養出來的男孩能有創新意識嗎?能有創新能力嗎?所以說,應該允許爭辯,不要介意男孩頂嘴,這看起來是管教態度,實際上是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一種反映。

但是,如果男孩頂嘴習慣成自然,也不利於他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長大成人後的人際關係。對於男孩的頂嘴,專家開出如下“藥方”,“藥方”的主旨是,要從父母自身做起。

1.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

如果家庭成員彼此間缺乏尊重,動輒髒話滿嘴,或者互相說些“抬杠”的話,那麼男孩一旦具備了一定理智水平,就會從心底裏不尊敬父母,頂嘴便成了家常便飯。家庭成員之間要相親相愛,互相關心,使家庭洋溢在和睦、互助、自由、快樂的氣氛之中。即使家庭中成員存在分歧,也盡量不在男孩麵前爭吵,而是通過協商來解決。

2.尊重男孩要求獨立的願望

放手讓男孩自己去幹、去做、去想,父母盡可能為男孩提供活動機會,創造活動環境。不要一味地要求男孩按照成人的模式行動,當男孩有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設想,做了一件從來未做過的事,父母應積極支持,及時讚許。

3.引導男孩說理,為自己申辯

人無完人,為人父母者受文化水平、職業、性別等限製,有時所持觀點本身就是不正確的,或者父母也可能一時糊塗,固執地要求男孩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而不顧及男孩的感受,這樣,男孩會感到很委屈。發揚家庭民主,給男孩更多的發言權,首先要允許男孩申辯,鼓勵男孩申辯。既然你批評男孩,就應允許男孩有這種權利。這樣做的好處是,讓男孩感到無論做什麼,有理才能站穩腳跟,對發展男孩個性很有利。

4.培養男孩良好性格品質

父母要教育男孩尊重長輩,啟發男孩對別人的意見要多動腦筋,認真考慮後再講話,以培養穩重、忠實,善於克製自己的良好性格品質。

5.注重與男孩的精神交流

每個男孩都渴望得到成人的理解,父母應學會傾聽男孩的意見,理解他們的感受,並用“我想……”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評價,使男孩感到父母的溫存、撫愛,從而樂於接受父母的意見。

6.父母的教育方式不能簡單粗暴

父母教育男孩時,不要用命令的方式,而應以友善的態度啟迪男孩,避免枯燥的說教。如果父母在教育方式上不肯用心,隻憑一時的喜怒讚揚或批評男孩,或隻是發號施令、訓斥男孩,男孩就會一時被父母的威風嚇住,做聽話狀,但當他再稍大一些,則不會買父母的賬了。不要求男孩立刻聽從父母所說的每一句話,而是給他們適當留有思考及情緒準備的時間,以防引發男孩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

7.批評教育男孩切忌嘮叨

父母對男孩的不當言行,有責任做必要的提醒、忠告,乃至嚴肅的批評,但必須言簡意賅,切忌一味重複,喋喋不休。說話是一門藝術,父母教育男孩更要結合男孩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對道理的領悟能力較弱等特點,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