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擋誘惑(1 / 1)

貴夫人,於是,她在儀表舉止上一切模仿著貴夫人。在一次宴會上,她端莊地坐在主人的位置上,很有些氣派,可是,不久,她的眼神發生了異樣的變化,原來,牆角處有一隻老鼠爬了出來,於是一改端莊威嚴模樣,突然撲了過去。

……

一則寓言

用這個比喻大學也許有些不恰當,無奈,誘惑難擋。

高消費正在大學校園蔓延。

現代青年的消費方式,消費水平與過去截然不同。他們不再那麼追求經濟實惠,經久耐用,一種難擋的魅力吸引著他們,那就是“時髦、前衛”,當代的大學生也是崇拜者,他們為了追求這種“時髦、前衛”排成長隊。

時裝對女性有特殊意義,她們對時裝如此青睞,以致於她們在時裝上顯露出難抑的感情與期望。在書亭,圖書館、商店櫥窗,經常可以看到一溜溜的女大學生在時裝和模特前駐足流盼,翹首羨慕,與之相配套的還有,美容、化妝、金銀飾品。

時裝是女性的,男生們的理性多一些,他們講的是品牌,鱷魚恤,耐克鞋。都是精品,費用也是可觀的。

除此之外,下飯店,入舞廳諸如此類,一些前衛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其它人,一個幽靈,享樂主義的幽靈籠罩了大學的上空,消費看來是不可避免的。

請看某大學一女生一個月的花銷單。

夥食費:300元。

購書:50元。

零食:100元。

化妝品:80元。

衣服:200元。

其它:150元。

合計:880元。

這無疑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也夠一個普通老百姓受的,這種消費水平對社會上的款爺,無疑是九牛一毛,但對貧窮的校園來說,卻尤如天文數字。

享樂主義者放棄了理想與社會曆史的崇高責任感,放棄了為人民服務的美好品德修養。最後也放棄了對科學文化知識的追求,推崇享樂人生,自我完善,自我超度。個體的解放在特定的條件下走向了庸俗,走向了異化。

此種心態從何而來?一方麵,社會上超前消費等光怪陸離的現象刺激著他們;另一方麵,在新的形勢下,校園成才環境的建設尚不完善,未能積極地對大學生施加引導,何況大學生本身對個體發展的全部理解尚處在感性階段,沒有必要的理性武裝與明確的科學觀念,這一切使他們迷失了方向。

Y先生是南方某大學唯一退學的研究生,人長得帥,能“侃”。當談及為何退學時,他說:畢業前夕,是否考研究生我也猶豫過,那時候我在學校呆得真有點膩了,很想到社會闖一闖,然後再築一個安樂窩,但一考即中。當初念本科時,還有一幫兄弟姐妹玩,生活枯燥的感覺還不十分強烈,上研究生後,玩的夥伴少了,成天看不完的書,翻不完的資料,寢室……食堂……圖書館……教室這一固定的生活模式真叫人心煩,簡直是變相的修行。可花筒般的社會生活與我們單調,枯燥的書齋生活相比豐富多了。可如今可走的路很多,我選了一條較舒適實惠的路,即金錢……生活……幸福,我選擇一條適合我個性的社會工作……部門經理,就這樣,我退學了。

通往成功的“黃金之路”……小學、中學、大學、碩士、博士,終於引起了驕子們的困惑,在前進的道路上他們開始分化。

享樂主義的維持要靠豐厚的經濟基礎,沒有步出校園,他們一貧如洗;步出校園,她們慘淡經營。在現實與夢幻之間徘徊,她們逐漸墜入夢境,為了這夢境的舒適、滿意、開心,有的無奈之中攤開了最後一張王牌——靈魂,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