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香冒了一頭汗,果然言傳身教很重要,小孩子是最認真的,蒙混不得。
隻得笑道:“哦,大槐記性真好,原來咱們家是有筆墨的,娘今天做事太多,忘記了!”
大槐便拉著她:“娘來,大槐帶您去找!”
書僮鬆了口氣,笑著說:“少爺真聰明,來時老爺也把那邊院子的鑰匙交給小的,說若是沒有紙筆,就過那邊院子去寫,書房裏樣樣都有!”
香香哼笑,潘兆安出遠門去了半年不寫信回來,怎不提牽掛?大過年的忽然心血來潮寫個信來還要回信,這鬧的哪樣?他都回到鎮上了,馬車緊趕慢趕也就大半個時辰的路程,可謂近在咫尺,如果很想念香香的話,過來看一看不就得啦?
搞這招實在太假,也就哄得過以前的香香而已了!
香香手執毛筆,看了看扒在旁邊滿臉期待、認真看她寫字的兒子,心想這信還不能寫得太敷衍,可以三幾個字打發了事,但兒子會覺得這樣也行。
沉吟一會,正兒八經默寫一首王安石的詩,以充篇幅。
新春
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完了,解釋一下:值此新春佳節,喜慶之際,偶然記起從前念過的幾句詩,寫給老爺看,敬請指正!
我一切安好,請勿念!
祝新年好運氣,身體健康,闔家幸福,萬事順意!
然後落款李香香,寫上年月日,大字小字,好歹畫滿一張雪箋,拎起來吹幹墨汁,大槐也高興地湊過來,呼哧呼哧跟著吹,小模樣兒別提多可愛了。
折好信紙,沒信封,隻好取了張畫畫用的宣紙自己折粘一個,弄得跟潘兆安寄來的那個信封差不離,就交給書僮帶走了。
大槐看著馬車在大雪紛飛中離去,像完成了一件大事,拍著手喊:“寄信嘍!寄信嘍!”
香香提醒他:“咱們這是回信,方才是人家寄了信來!”
大槐噢了一聲,忽地舉起右手:“娘,這個信您還要嗎?不要就給大槐了哦!”
香香頓時又汗倒:竟然沒有讀信!還教兒子呢,順序顛倒了啦,最重要的一環都沒做!
午後得閑,大槐還沒午睡醒來,香香拿過潘兆安的信剪開來看,信足寫了三頁,古人寫信也不全是書麵那樣文言得看不懂,潘兆安就很照顧香香文化水平較低,寫信如同他說話,溫柔隨和,淺顯易懂。
問候、牽掛、說明、解釋、抱歉,依然少不了一份堅定的承諾。
香香讀完信,對潘兆安無話可說,他就是那樣一個人,早看穿了。
反不比潘王氏、梁惠桃和新來的太太劉玉詩引起香香的興趣,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這台戲裏有潘兆安,潘兆安如果不夠強大,鎮不住這三個女人、特別是潘王氏的話,他的男主角身份絕對可悲,戲份不多,被各種搶鏡頭,下場堪憐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