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盤才懶得為這種事情跟一個使臣較勁。

這個時候三國之間不打仗了(趙盤雖然沒有建國,但這裏姑且當一個國家算),整個華夏地區都迎來了一波發展。

吳國收複了交州三郡之後,繼續向海外探索,先後設置了夷州(現在的台灣省)和朱崖州(現在的海南省)。

而且,吳國的海外貿易也發展得如火如荼。他們製造的大船頻繁的開往日本、越南、朝鮮和柬埔寨等地,最遠的甚至能夠到達羅馬帝國。吳國因為海外貿易與這些國家建立起了頻繁的聯係。吳地生產的絲綢和瓷器等產品都遠銷羅馬、波斯,吳地的百姓,也因為這場海外貿易獲利匪淺。

有記載稱這個時候的吳國:官無逋滯之穀,民無饑乏之慮,衣食常充,倉庫恒實。

可見這個時候的吳國多有錢。

另外,在晉國那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陛下!大喜!陛下!大喜!來報,說是皇甫宴的兒子皇甫升研製出火藥啦!”

“好!賞!要重重的賞!”

自從晉吳和談之後,司馬炎的身邊總是好事連連,這一下又找回了做皇帝的感覺。

原來,皇甫宴因為營盤山之戰被司馬炎給罷官了。但是這家夥回家沒幾年,就鬱鬱寡歡而死了。

皇甫宴的兒子皇甫升對父親的死一直耿耿於懷。他到死都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神奇的武器。皇甫升發誓,一定要造出這樣的武器,以慰父親在天之靈。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方遊曆走訪,他從一個煉丹的方士那裏找到了突破口。

皇甫升經過反複的試驗,研製出來了一個威力還算不錯的火藥桶。雖然配方不對,但這也稱得上是絕頂的天才了。

晉國的滿朝文武全部都被邀請去觀看火藥桶的爆炸試驗。

皇甫升被任命為將作大匠,專管軍器研發,封震天侯,食邑萬戶,賜給絹五千匹。

有了火藥桶的加持,晉軍的戰鬥力一下子提升了不少。在北部戰場,炸的那些遊牧民族哭爹喊娘的。

在西北,鎮西將軍司馬駿帶著文鴦討伐鮮卑禿發部,禿發樹機完全不是文鴦對手,於是向晉國質子請降。

在北邊,衛瓘一舉擊潰了鮮卑拓跋部之後,拓跋力微因為憂慮過度直接死了,他的兒子拓跋悉鹿繼位,鮮卑諸部叛離,北麵鮮卑拓跋部主導的部落聯盟也宣告了結束。

吳晉兩國都收獲頗豐,那趙盤在幹什麼呢?

趙盤沒有再挑起戰爭,而是出岐山在隴西開辟出了一片榷場。

趙盤需要什麼?蜀中需要什麼?他們需要戰馬啊!

而那些遊牧民族需要什麼?

他們需要糧食、布匹、茶葉、鹽巴、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但最主要的是糧食。

現在的蜀中不缺糧食,而遊牧民族從來都不缺馬匹。趙盤提出來拿糧食換馬匹的戰略思想。

於是,馬就成了西北廣袤土地上的移動硬通貨。賣掉一匹馬換到的糧食,就夠一個三口之家吃一年的。

有了榷場,西北減少很多戰事。

遊牧民族為什麼屢屢進犯中原?那還不是因為草原上遭遇雪災或者旱災了,實在吃不飽飯了,才會生出到中原來劫掠一番的想法。

遊牧民族雖然英勇善戰,但是也知道搶別人東西是有可能被別人打死的。你讓他們天天上戰場,他們也不願意。

所謂溫飽思淫欲,饑寒起盜心。

鮮卑禿發部在西北叛亂最早就是因為旱災引起的。

但凡有吃飽穿暖的日子,普通人誰願意喊打喊殺啊?

“走一走,瞧一瞧,正宗的蜀錦啊,一匹隻要四百錢啊!”

“來來來,看一看,瞧一瞧啊!糧食換馬匹啦!”

“營盤山出產的上等美酒啊!每壺隻要一百錢啊!”

一聲聲吆喝聲此起彼伏,回蕩在整個榷場之上。這裏熱鬧非凡,人來人往,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彙聚於此,挑選著自己心儀的物品。

要麼以物易物,要麼使用營盤山的五銖錢,都很方便。

在這裏,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商品:布匹、糧食、美酒、茶葉,馬匹、香料、寶石……品種應有盡有,並且價格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