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為趙盤帶兵打下成都之後就會建國稱王,然後就是開始分封功臣。

事實上,大家想多了。

趙盤沒什麼當官的經驗,但他知道團隊越大越不容易管理。經過反複的推演對比,他最終決定將這個團隊當成一家大型企業來管理。

所以他沒有急著稱王,而是在成都成立了一個名為“政務院”的特殊機構。

這個政務院沒有三公九卿,也沒有王侯將相,有的隻是多個不同的的部門。

每一個部負責一個特定領域的工作。這些部門包括內政部、財政部、組織部,監察部等一級部門。另外還有農業、工業、司法、商務、交通、文化、外交、宣傳、安全、情報等眾多二級部門。

很多外人根本看不懂這其中的門道,但對於在營盤山待過的人來說,卻是一目了然。他們明白,這其實是過去營盤山上那一套體係的升級版。

趙盤對於這樣一個打補丁的縫合怪其實也不太滿意,但是也沒有辦法,隻能寄希望於以後一步一步改進吧。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一步到位的。

搞定了政務院的事情之後,趙盤又和這次出兵的將領們在一起開了一個非常愉快的會議。

霍弋舉薦馬融擔任巴郡太守,舉薦楊稷擔任巴西郡太守。

李原舉薦向條(向寵之地)擔任江陽郡太守,舉薦杜軫擔任犍為郡太守。

呂翔舉薦張微(名將張翼之子)擔任廣漢郡太守,舉薦柳伸擔任漢嘉郡太守。

張瑛舉薦廖式(名將廖化之子)擔任陰平郡太守,舉薦董元擔任梓潼郡太守。

巴東郡太守由羅襲擔任。

漢中郡太守由南疆暫時擔任。由於漢中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趙盤又派張山帶領了五萬兵馬常年在那裏鎮守。

經過這樣一番商討,蜀中各郡基本上都確定了負責人了。還是和過去在南中一樣,各個郡守負責各郡的具體事務。政務院再給每個地方派出一個直屬機構,負責監督指導各個地方的工業、農業、商業等行業的正常運轉。

軍隊的指揮權最終收歸政務院,軍隊的軍餉由政務院統一配發。各郡守平時各領一支軍隊,遇戰事時由趙盤統一指揮。

如果說趙盤現在建立的這個政權像什麼?其實最像一個聯邦政府。

趙盤控製了兵權和財權,倒也不怕那些郡守們有什麼異心。

除了政府機構的搭建,蜀中還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均田分地。

蜀中雖然遭受了數次戰亂,但在這樣的背景下,土地卻越來越集中在了少數的幾個大世家手中,這些世家逐漸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地主。

然而,每次當戰亂來臨之時,這些世家並沒有一個人考慮保家衛國,他們總想著投敵叛變保護自己的田產。

麵對這種情況,趙盤決定采取行動,將屠刀伸向這種可惡的蛀蟲。

在趙盤的決策下,蜀中幾個大地主的土地,無一例外地被收歸到政務院手裏。隨後政務將這些土地分給那些無地可種的農民。

為了防止土地兼並的事情再次發生,政務院出了一道政令:這些土地的所有權歸政務院所有,任何耕種人不得隨意買賣。

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農民們無地可種的問題,還削弱了世家的勢力,使得社會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

同時,老百姓日子過得好了,也就更擁護趙盤的決策了。

且不說趙盤在蜀中轟轟烈烈的搞事業。

另外一邊,晉國和吳國終於結盟了。

由於晉吳兩國的結盟,吳國也終於敢和趙盤撕破臉了。

孫皓號稱發兵二十萬,配合蒼梧太守陶璜,走海路進兵,直撲交趾郡。交趾郡的叛軍從未料到敵人會從大海上來。吳軍如神兵天降且勢不可擋。叛軍倉促應戰且寡不敵眾,很快就全軍覆沒了。

至此,吳國將反叛的交州三郡收回。

平定南方之後,吳國這次還專門派了一個使者到成都,對趙盤進行了一番人身攻擊,稱趙盤的那種敲詐行徑是非常卑劣的,表示以後再也不會給營盤山輸送銀兩了。

“少爺,讓我去把那個人的舌頭給割下來!”

吳國使者罵得太難聽了,氣的張山想要殺人。

“哈哈,無妨,你何必為這種事情大動幹戈。孫皓能專門派個人過來罵我,可見這件事情把他實在氣的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