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生命的觸摸(1 / 1)

那是我們報社牽頭舉辦的一次活動,組織了二十幾名中小學生到山上植樹。孩子們幹勁兒十足,短時間內就種下了幾十棵小樹。在植樹的孩子中間,有一位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傳遞樹苗的時候,別的孩子用手,而他用嘴叼,或者用腮部和肩膀夾著,他的兩條空空的迎風飄舞的袖管,告訴我這是一個不幸的少年。經過打聽我才知道,這個孩子在五歲時,因為觸摸變壓器的高壓電而被鋸斷了雙臂。

植樹任務完成以後,天色尚早,孩子們吵嚷著要爬山,報社的幾位年輕記者也躍躍欲試。但是當地的山民告訴我們,這座山海拔高度有一千七百八十米,開發時間不長,道路險峻、山路崎嶇,最好還是別爬了。大家都熱情高漲,說一定要征服這座山。於是,在山民的帶領下,我們一行出發了。

果然,山路越走越險,時而需要踩著獨木橋沿溪而上,時而需要抓著鐵索攀爬山石,好不容易到達一個開闊地帶,大家都已經累得坐在地上不願起來。山民說,距離山頂還有六分之五的距離。

正在這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雪!那裏有雪!”循聲望去,果然在不遠處的山石後麵,有著一片白雪。大家奔跑過去,捧起潔白的雪,互相投擲著,嬉鬧著。忽然我發現,那個少年,那個無臂的少年獨自坐在一塊石頭上,慢慢地脫下了鞋,他把兩隻腳伸進了雪中,腳與腳揉搓著、觸摸著、感受著……我趕緊轉過身,眼淚頓時湧出了眼眶。

也許隻有失去才懂得珍貴。我們健全的人怎麼能體會到一個無臂少年的內心呢?那個少年的臉上同樣有著欣喜,一如他同齡的夥伴。許久許久,少年才把腳從雪中抽出來,那兩隻腳已經凍得通紅。少年把腳在風中輕輕揮動,然後很嫻熟地穿上了鞋子。

我們又出發了。此時的登山隊伍已經有些潰散,零零落落地拉開了距離,有的孩子走幾步就要坐下來休息。而那個無臂的少年此時已經站在了隊伍的最前頭。又過了半個小時,隊伍裏大多數孩子一點兒也走不動了,我們再次停下來,商議是否還要攀爬。許多人建議就此打住,包括我們報社的幾位年輕記者。隻有一個人例外,就是那個無臂少年,他執意再爬。最後,我們決定讓山民帶著無臂少年再爬一段,其餘人原路返回。

那天下午四點多,少年和山民平安地從山上下來了。我向山民打聽情況,山民把我拉到一邊,留著淚對我說了一句話:“這個孩子自己上到了山頂。”盡管山民沒有給我講述過多的細節,然而我依然能夠猜想其中的艱難。

回報社後,我們的記者對少年進行了采訪,記者告訴我,這個孩子不僅品學兼優,還是一位遊泳健將,曾在殘運會中取得過名次。

我的腦海裏再次浮現少年把腳伸進雪中的一幕。觸摸可以給少年帶來不幸,使他失去雙臂,然而他依然可以用一雙腳觸摸著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