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胸懷坦蕩的狄仁傑(1 / 1)

狄仁傑,字懷英,山西太原人。武則天時期任宰相,是唐代傑出的政治家。他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閻立本稱他為“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

武則天做了皇帝後不久,狄仁傑就被任命為宰相。身居要職,狄仁傑謹慎自持,嚴於律己。有一天,武則天對狄仁傑說:“你在汝南的時候,做了許多好事,可是有人在背後讒毀你,你想知道是誰在背後讒毀你嗎?”“臣不願知道。”狄仁傑說,“如果陛下認為臣在汝南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請陛下指出來,臣願加以改正。如果陛下認為臣沒有錯誤,那就是臣的幸福了,臣又何必知道誰是讒毀者呢?”武則天對他坦蕩豁達的胸懷深為歎服。

當時正是武承嗣顯赫一時,躊躇滿誌之日。他認為狄仁傑將是他被立為皇嗣的障礙之一。公元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結酷吏來俊臣誣告狄仁傑等大臣謀反,將他們逮捕下獄。當時法律中有一項條款:“一審問就承認謀反的人按例可以免去死罪。”來俊臣逼迫狄仁傑承認“謀反”,狄仁傑就立刻承認:“謀反是事實!”來俊臣得到滿意的口供,把狄仁傑等關進監獄,等待行刑的時間,不再嚴加防備。狄仁傑趁機寫下冤情藏在棉衣裏,請獄吏把棉衣轉交給家人。他的兒子得到了寫有冤情的狀子,並拿著狀子上告。武則天召集狄仁傑等“謀反”的大臣當麵審問:“你為什麼承認謀反?”狄仁傑從容不迫地回答說:“如果我不承認謀反,早已死在他們的鞭打之下了。”武則天又問:“你為什麼寫了一篇《謝死表》?”狄仁傑回答說:“我沒有寫過什麼《謝死表》。”武則天令人拿出《謝死表》,這才弄清楚是偽造的。於是,武則天下令釋放了他們。以後,武承嗣欲根除後患,多次奏請誅殺狄仁傑,都被武則天拒絕。

為了表彰狄仁傑的功績,武則天賜給他紫袍、龜帶,並親自在紫袍上寫了“敷政木,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12個金字。她常稱狄仁傑為“國老”而不稱名號。狄仁傑喜歡麵引延爭,武則天“每屈意從之”。狄仁傑入宮謁見時,她常常阻止他跪拜。武則天曾告誡朝中官吏:“凡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公元700年,狄仁傑病故,朝野淒慟,武則天哭泣著說:“朝堂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