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重陽(2 / 3)

酒過三巡,歌舞之樂也沉沉緩下去,靜夜的涼風一重重拂上身來,多了幾分蘊靜生涼,搖曳得滿地黃花燦爛,亦生了幾分消瘦憔悴之意。皇帝添了幾分沉醉的酒意,望著墨玉般的黑沉天際,一輪昏黃的彎月寂寞地別在黑色幕布上,連星子亦光彩黯然。皇帝唇角帶了一抹淡薄而倦怠的笑,道:“年年月月便是歌舞,也實在是無趣得緊了。”

皇後笑道:“那一曲《桃夭》,臣妾記得是皇上最喜歡的。常說妙齡女子素顏紅裳,恰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令人賞心悅目。”

皇帝輕輕一嗤,喝盡盞中的酒,道:“宮中宴飲常用梨花白,今日飲菊花黃,才有新意。這歌舞朕雖然喜歡,可是看多了也生膩煩。皇後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麼?”

皇後臉上微微一黯,很快還是笑道:“皇上總喜歡別出心裁。”

太後撫了撫鬢邊的祖母綠赤金鳳縷珠步搖,搖頭道:“別出心裁也罷了,若能新顏常在,侍奉君王之側也是好的。”她看向皇帝道:“皇帝,哀家去歲賜予你的新人陸氏伺候了你才一年,一直還是常在之位,是不是不合皇帝你的心意啊?”

皇帝微微一笑,隻是不置可否:“皇額娘垂愛,兒子心領了。”

皇太後微微垂下眼瞼,很快朗然笑道:“皇額娘本想你身邊有個可心可意的人好好伺候你。若是陸氏不好,就在常在的位分上慢慢熬著吧。身為嬪妃,不能討皇帝歡心,那就是多餘!”

這話說得不輕不重,可是落在在場的嬪妃耳朵裏,卻是俱然一凜,不覺收斂了神色。太後笑得和顏悅色:“如今是秋日裏了,再舞春日桃花盛開時節的《桃夭》,未免不合時宜。皇帝,咱們便換一支歌舞吧。”

皇帝奉起一杯酒:“但憑皇額娘做主。”

太後澹然一笑,撫掌兩下,卻聽絲竹聲嫋嫋響起,幽然一縷如細細一脈清泉蜿蜒,如泣如訴,慢慢沁入心腑。卻見滿地各色菊花叢中,悠然揚起一女子纖細翩然的身影,踏著絲竹輕緩而來。那女子玉色紵羅縵衫,淡淡雲黃色長裙飄逸如輕雲明月,清素衣衫上隻繡著朵朵秋菊,也不過寥寥清姿,並不用繁複的繡線堆簇,她堆起的高高雲髻上隻簪了銀色絞絲菊流蘇,不細看,還誤以為是月光將花影落在了她身上,風吹起她衣衫上的飄帶,迤邐輕揚,灼爍生輝,轉袖回眸間涼風暗起,身姿空靈。她的嗓音柔緩,佇立在這靜好的月色之中,側身依依念道: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那是一闋李清照的《醉花陰》,待她念到最後一個“瘦”字時,餘音嫋嫋飛揚而去,幾乎是飛到了遙遠的碧海青天,被流雲遏住,幽絕纏綿處,不必知音如李清照,也早濕了半幅青衫,為之戚然。她的身子慢慢地低旋下去,低旋下去,成了嫋嫋的藤蔓輕纏,一直落在了散開的裙裾之間,像是捧出一朵玉色晶瑩的花朵,盈然招展,風姿眷眷。

銀甕瀲灩浮紅顏,翠袖殷勤捧玉鍾。原來滿目繁華,隻為襯得伊人遺世而在。

皇帝忍不住撫掌笑道:“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朕原以為歌舞曼妙已經極佳,不承想淩波微步、踏歌吟詩更是清新雋永,隻是這樣好的才情,這樣美的舞姿,不知長相如何,是否曾與朕夢中相逢?”

太後微微一笑,喚道:“皇帝吩咐,還不走近來?”

那女子緩步上前,施了一禮,抬起頭來。皇帝觸目處,隻見那女子神色清冷,卻有一番豔絕姿態,修蛾曼睩,貌殊秀韻。

慧貴妃蹙了蹙眉頭,似是讚歎,似是嫌惡,冷冷道:“蛾眉玉白,好目曼澤,時睩睩然視,精光騰馳,驚惑人心也。”

皇帝讚許地看她一眼:“這是王逸的《楚辭》注,貴妃好才學。”皇帝的讚歎不過一聲,甚是潦草,旋即被那女子吸引。那女子盈盈笑時嘴角微微揚起,似乎是新月般的笑顏,卻沒有絲毫溫度。但若說她是冷淡,偏偏那眼波流轉,又覺得她眉目絢然,是在含羞顧盼著你。

皇帝側首笑道:“皇額娘精心挑選的人,念的是李清照重陽思君的《醉花陰》,果然很合時宜。”

太後眉心微微凝了一絲笑色,緩緩道:“合不合時宜,哀家說了不算,皇帝說了才算。”她凝聲道:“這丫頭是侍郎永綬之女,滿洲鑲黃旗人,出身亦算貴重。”

皇帝頷首,柔聲道:“上前來吧。”

慧貴妃眉頭一鎖,旋即含笑嬌怯怯道:“皇上,重陽喜日,歌舞娛情助興才好。念什麼詩詞,冷冷清清的。”

皇帝恍若未聞,隻看著那女子道:“今夜歌舞甚好,為何隻念詩詞?”

那女子垂著臉,聲音卻不卑不亢,毫無獻媚或畏懼之意:“臣女不喜太過熱鬧的歌舞,倒覺得古人的詩歌有蘊藉,須細細品味才得意趣。臣女素聞皇上秉聖祖文心之質,善於吟詠,以為會得知音之感。”

皇帝眉梢眼角都是舒展的笑意,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女子低垂眼眸,柔聲道:“意歡。”她停一停:“是心意歡沉之意。”

皇帝的目光如春日沉醉的晚風,綿綿道:“古人男女相悅,女子對情人的稱呼便是歡。這個名字,很有情致。”

意歡有星子般的眼眸,此時眸中如寒夜裏明燦的星,驟然亮起,情意宛然,低低道:“是,皇上博學。臣女平生最喜《相見歡》一詞。”

“朕與你便是相見歡了。”皇帝的笑如清亮的陽光,無遮無攔灑下,他停一停道,“你姓什麼?”

慧貴妃撇嘴道:“這樣的名字,多半是個漢軍旗的出身姓氏罷了。”

嘉嬪掩口笑道:“還是慧貴妃最明白什麼是漢軍旗的出身了。”

慧貴妃臉色一冷,轉臉不顧。

意歡沉沉道:“葉赫那拉氏。”

皇帝微微一怔,唇邊的笑意如遇上了寒雨微涼。皇後已然帶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葉赫那拉氏?”

嘉嬪“哎呀”一聲,以袖掩口,驚奇道:“葉赫那拉氏?可是被我建州女真所亡的葉赫那拉氏?”她盈盈望住皇帝,嬌聲道:“皇上,臣妾雖然來自李朝,卻也聽說當年葉赫部為我太祖努爾哈赤所滅,葉赫部首領金台吉臨死前悲憤不已,曾說道葉赫那拉即使隻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亡建州女真,不知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