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九尾蠍子精(2)(3 / 3)

二人鬥了數十回合,蠍子精隱隱察覺悟空似是在戲耍她,隻招架不還手,喝道:“猴子,你有多少本事盡管使出來!”

悟空正在為難,自己若勝,便直接救出,繼續西行,而自己若敗……難道還要受那一蟄之痛嗎?蠍子精隻為奪唐僧元陽,若非受人指使,她怎敢觸怒如來,定是背後有人撐腰才行,悟空想到此處,立下決斷,自己隻有敗,才能看清如來與燃燈之間的關係。於是悟空賣個破綻,故意將招式使老,蠍子精一喜,手中三股叉伸出,正戳中悟空手臂。

悟空頓覺手臂火辣辣疼痛,急退數丈,喝道:“好妖怪,果然有些本事!”

蠍子精冷笑道:“知道厲害,莫再來擾我,否則我不饒你!”

這疼痛伴著麻癢,自然不會作偽,悟空暗道,蠍子精果然渾身是毒,不過她既然隱起蠍尾,自然是最厲害的殺招。兩相比較,被這叉子叉一下也算不得什麼。

悟空騰雲而起,便要去尋南海觀音指點迷津,剛上了雲端,便見觀世音菩薩駕雲飛了過來。悟空詫異,迎上去道:“菩薩果然神機妙算,你怎知我有難?”

觀音見了悟空,也不答他,問道:“那妖精是什麼變的?”

悟空道:“我也不知是什麼,隻被她叉了一下,似是中了毒。”

觀音看了看悟空手臂,道:“此為蠍毒,你去叫陣,我來擒她!”

咦?觀音居然要親自上陣了?她為何不叫昴日星官來擒蠍子精?悟空隱隱覺得此事有些不妥,但仍轉了回來,又站在洞門前叫陣喝道:“妖怪,出來受死!”

蠍子精剛剛回洞,正坐著喘氣,聽外麵悟空又來,憤憤道:“這猴子真是不見黃河心不死!”她再出洞,二話不說又與悟空戰在一處。

悟空佯作不敵,漸漸將蠍子精引到了空中,蠍子精不疑有它,隻緊追不舍。突然當頭一張綠蒙蒙的大網罩下,將她擒在當中。

蠍子精喝罵道:“好奸計,是哪個擒我?”

觀音現身出來,道:“你這孽畜,敢阻唐僧取經?”

蠍子精見了觀音也不吃驚,喝問道:“觀音,你敢擒我?”

悟空聽了,暗道有戲,這妖精被觀音擒下,尚如此硬氣,看來自己想的沒錯。

觀音皺皺眉頭,巨網收攏,將蠍子精捆成一團,對悟空道:“我帶這孽畜去靈山交由佛祖發落,你去救你師父去吧。”

悟空還未答話,隻聽空中傳來一聲音道:“觀世音,久違了。”

隻見遠遠飛來一個女道姑,這道姑年紀不小,頭戴一頂五花納錦帽,身穿一領織金袍。麵似秋容,滿是皺紋,聲音卻與年輕女子無異。

觀音見了這女道姑,臉色一變,急忙施禮道:“毗藍婆菩薩來了,觀音有禮。”悟空見觀音如此恭敬,稍覺意外。但他忽然想起《西遊記》中稱讚毗藍婆菩薩的兩句詩文來,這兩句是:悟出空空真正果,煉成了了自逍遙。

後一句還則罷了,前麵這句……又是悟空。悟出空空,便能得真正果了嗎?看觀音態度,毗藍婆菩薩地位在她之上?為何身為菩薩,卻又穿著一身道袍?

佛本是道?悟空又想起了這句話來,毗藍婆菩薩此番前來是為誰而來,怎出現的如此是時候呢?

毗藍婆菩薩也不看悟空,對觀音道:“這蠍子精是我洞中所養,前日跑了出來,不想竟在此處作怪,幸得觀音菩薩出手將她製住,也算她少造了許多罪業。”

悟空一聽,這是要人來了,但據他所知,《西遊記》中蠍子精被昴日星官擒住之後,豬八戒一頓亂鈀將這妖怪打成肉醬,那時也不見毗藍婆來說一句話,也不見她兒子昴日星官有何言語阻止。於是悟空定下心來,看來毗藍婆菩薩確是燃燈一係人物,而燃燈在“九五至尊”這件事上,並非和如來共同進退,反而還有阻止的意向。

觀音聽毗藍婆菩薩要蠍子精,心中為難起來,蠍子精是佛祖點名道姓要的妖怪,自己剛剛將她擒住,怎麼便又要交與他人?而這個毗藍婆菩薩乃是常修三乘四諦的人物,又與道門隱隱有些瓜葛,自己可得罪不起。唉,此事還是要稟告如來才好。

觀音心念飛轉,露出笑容道:“既是毗藍婆菩薩之物,理當奉還。”

於是觀音收了綠色巨網,其實這巨網乃是楊柳枝化的。蠍子精見毗藍婆菩薩來了,再不說話,隻縮作一團。毗藍婆菩薩收了蠍子精,笑道:“多謝觀音菩薩。”

觀音道:“既然唐僧脫難,那我便回南海去了。”說完又施了個禮,辭了毗藍婆菩薩。

待觀音走後,毗藍婆菩薩對悟空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慧。”

她隻說了這十個字,便駕雲遠去。

悟空怔怔立在當地,這幾句話他似懂非懂,但卻想起了烏巢禪師曾經說過的“空性非空,乃圓滿也!”

烏巢、菩提、毗藍婆菩薩、龍樹、悟空……這些都是什麼聯係?為何毗藍婆菩薩要對自己說這句話,菩提心,可是在說菩提祖師?

烏巢禪師、菩提祖師,這兩人雖都隻出現一次,悟空已將他們兩個認作一人,那聲音、那感悟,縱是此身滅也不會忘記,而這個人,毗藍婆菩薩似乎也識得。悟空真想追上去問個究竟,自己的老師究竟是誰,為何要傳授自己偌大本事,而後又消失於天地間?

但他冷靜下來想想,菩提祖師豈會做無用之事、無聊之事?不該讓自己知道的,必是時機未到。

悟空不由得自言自語道:“汝今實不能,知空空因緣,及知於空義,是故自生惱。”這句話是在進高老莊之前,唐僧對他說的,據說是龍樹菩薩之語。悟空那時便有奇怪的感念,此時讀出這四句話來,更是心無所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