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須菩提祖師之謎(2)(3 / 3)

西天靈山浮屠塔之中,阿儺迦葉帶兩灰衣老僧及羅漢尊者铩羽而歸,戰戰兢兢將知客佛被擒與金剛不壞佛賭鬥輸給麒麟一事說出。

如來聽了,心中自然不快,問道:“知客佛如何被擒住的?”

阿儺道:“齊天嶺有個叫顓頊的上古人物,他使幌金繩擒住的。”

“幌金繩?”如來一驚,“你可看得清楚?”

阿儺道:“確是幌金繩,顓頊還不知此物叫什麼,我說出來,他才知道。”

如來暗道,天下隻一根幌金繩,我已給了悟空,怎麼又到了顓頊手中?他對阿儺道:“你速去尋觀音,叫他問問孫悟空,幌金繩哪裏去了?”

阿儺領旨便走,如來又問迦葉道:“那紅衣男子使什麼神通鬥敗了不壞佛?”

迦葉道:“他二人在九天之上罡風之中大戰,弟子隻見那人破了不壞佛的手印,又從頭上生出角來,刺穿不壞佛手心。後麵他們兩個又向上空飛去,弟子不知他們如何交手,落下之後,不壞佛自認敗了。”

如來麵色不善,道:“偏執太甚!”

如來對迦葉擺擺手叫他出去,自己陷入沉思。金剛不壞佛雖對佛門一片耿忠之心,卻為人甚是固執,他既說任由麒麟處置,那是再難更改的。至於知客佛更是緊要人物,怎能落入齊天嶺之手?如來自忖三千諸佛身上秘密無人能看得出來,但少了一個知客佛,浮屠塔中人便隻能有兩人空閑了,那事,還要催緊些才行。

這兩件事讓如來心中甚是不快,自己今日修行隱隱出現了異狀,正該心境空明之際,哪能被旁事幹擾?

如來正想著,阿儺自外麵進來,道:“稟佛祖,弟子已見了觀音菩薩,也問過了孫悟空,他說幌金繩早已被老君要了回去。”

如來心中微驚,這事可和他心中所想大不一樣,他本道悟空與齊天嶺還有瓜葛,故而將寶貝送給了那個顓頊,卻不料中間還有太上老君插了一腳,看來自己卻是冤枉猴子了。

而太上老君這是要做什麼,道教三清和齊天嶺居然近到了這種地步?如來再想想真武和麒麟聯手對抗鳳凰、相柳,愈加肯定了此事。

難哪,道家和齊天嶺聯手,雖不致打上靈山來,但唐僧西行之路可愈加難走了。

如來想想道:“叫東值歲二僧去護住唐僧,一刻不得疏忽!”

阿儺道:“弟子接旨。”

如來又道:“自此時起,西天菩薩羅漢尊者各守其職,無我應許,不得下靈山半步!”

阿儺心中微驚,他也猜到此事和老君索回幌金繩有關,但卻不料如來會這樣布置。齊天嶺大禹等人步步西進,若如此下去,西牛賀洲還有多少土地留下?

如來見阿儺遲疑,喝道:“速去!”

阿儺急忙出了院子,此時的如來,嘴角卻露出一絲笑意。阿儺心憂他自然知道,不過這卻沒什麼可擔憂的。

大禹等人西進,看似咄咄逼人,將原來供給西天造化之地占了不少,但因阿鼻地獄的緣故,西天所需造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地上那些禱祝拜誦的造化就算一點兒都沒有了,也隻稍損而已,無關大局。

還有便是,如來一係此時內收,燃燈與彌勒一派必定猖狂,如來身為現在佛,不管怎樣在佛教中地位也算極尊。燃燈若要為彌勒樹威風,定要先禦外敵,所以大禹等人無慮也!齊天嶺和燃燈一係交上手,自然便無人再去阻唐僧取經了。至於道門……隻借觀音一人本領,已能抵住大半道教中人了。

如來此時正是修煉的關鍵時刻,不敢稍離浮屠塔,他安排好這兩件事,便入塔內打坐參悟去了。

唐僧四眾得了觀音指點,緩緩又向東而行,觀音知道東邊大路剛剛走過,自然無事,便匆匆離去回南海了。

唐僧幾人退了近千裏之後,再向西北行去,要將齊天嶺避開。此時遠離了齊天嶺,他心中便舒坦了許多,也有了聊天興致,道:“悟空,近幾日你怎麼不說話了。”

假悟空乃是六耳獼猴所扮,他和悟空性情不同,素來寡言,但唐僧問他,卻不得不答,道:“要繞許多路,心中抑鬱,無甚可說。”

唐僧道:“我看這地界一片清明,哪有什麼妖怪?”

悟慧笑道:“師父啊,妖怪站在你身前,你也未必認得出來!”

唐僧道:“那卻也未必,我雖是一雙肉眼,見得多了,也有些竅門。”

悟慧道:“什麼竅門,師父教給我。”

唐僧道:“生得醜陋的,眼露凶光的,多半不是好人;凡有黑雲繚繞、陰氣籠罩的,多半不是好山。”

那時道路都是東西南北向,他們幾個要往西北行,不願繞路,便從荒野中穿行,路段甚是難走。此時見前麵正有一麵鬆林,悟慧道:“師父,你看前麵那林子,可是好林?”

唐僧遮眼一望,道:“這鬆林清氣繚繞,撐天葉茂,香枝鬱鬱,必定是好林子。”

烏平道:“是好是壞,去看看便知道了。”

剛近了林子,忽見地上冒出一身材短矮的老者來,身後還跟著一個青麵獠牙的鬼使。悟慧道:“師父,你剛說無妖怪,這不就來了?”

假悟空見來了生人,擎鐵棍立在馬前喝道:“你們兩個是何人,敢擋住去路?”

老者手中托著一個盤子,裏麵裝了幾張烙餅。他道:“此地名叫半鬆林,我乃是半鬆林土地,因此地周圍並無村莊,我奉了菩薩之命,來給大唐聖僧長老獻齋的。”

唐僧聽了嗬嗬笑道:“我說沒有妖,便是沒有。”

假悟空一聽,便放下鐵棍,唐僧下馬,便走近土地邊道:“為何要叫半鬆林,這名字好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