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族天下之擊壤歌(89)(1 / 1)

“古時舉行封禪大典的國家--

“盛在祭器裏的是鬱山上的黍和北裏長的禾;鋪在地上作為墊席的是江淮之間特產的三脊茅草。

“東海送來比目的魚,西海送來比翼的鳥,然後,不召而自至的東西還有十五種之多。

“我們現在的情況是鳳凰麒麟不來,象征祥瑞的嘉穀不生,然而蓬篙藜莠等雜草卻很繁茂,鴟梟之類的凶禽惡鳥卻不斷來臨,還想要舉行封禪的大典,豈不是不應該麼?”

於是,齊桓公隻好打消了封禪的念頭。〔1〕

實際上,管子的這些說法完全是在蒙不讀書、沒文化的老板。

封禪這種事情,上到天子,下到平民,個個都得做。祭天拜土地嘛,有啥稀奇,無非是什麼樣的級別,搞什麼樣的規格。

齊桓公那時候已經是天下霸主,論起實力,比天下共主周天子隻高不低。他要真的執意去封禪,諸侯估計也就是動動嘴皮子,不能拿他怎麼辦。

封禪就實際意義上來說,其實是君主覺得自己政績不錯,拿得出手,自動向天地神靈請功。

他們在祭祀中,口中念念有詞,無非是說--老天爺,你最大,我是你的好學生,是你最賣力的打工仔,今天請你給我打個分吧。

所以,後世的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要上泰山封禪。

漢武帝結束有漢以來70年邊患,也要上泰山封禪。

這個封禪,可以說,不論是對國際輿論還是對國內民眾的影響力都很大。今日中國類似的活動,也就是2008年搞的奧運會。

正因為封禪類似2008奧運,屬於一個國家的成人禮,也是太平盛世的象征。古代人個個都想擠上這列幸運快車。

以《史記》作者司馬遷的老爸司馬談而論,當司馬談因故沒能隨從漢武帝封禪泰山,因而抱憾終生,直到臨終前,還緊緊地握住兒子的手不放,泫然淚下,說道:

“現在聖明的天子(漢武帝)繼承千年以來光輝的文化傳統,舉行封禪泰山的國家大典,我卻不能從行,是命運的安排啊。我命苦,我命薄啊。”〔1〕

司馬談由於沒能親曆封禪大典,其痛心疾首、無限遺憾之狀,和今天那些2008年沒能親自到北京觀看奧運會的人沒兩樣。

對於封禪的功用,總結得最好的,算是漢人劉向,他說--

中國之改朝換代,有了新的主人了。在英明君主的治理下,實現了太平盛世。有了這樣的功績,君主一定要登上泰山之巔祭天,來到泰山腳下(梁父)祭地。

同時昭告天下,他之所以成為人王,乃是出自天命,是老天爺安排了他來人世間治理蒼生。

現在舉行封禪大典的目的,是要把人間已經是太平盛世的這個好消息,告訴老天爺,回報和酬謝天地諸位神靈對人間新人王的幫助。〔2〕

騶虞這種動物的存在,和麒麟一樣,成為王道大成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