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的聚會是穩性而熱鬧的,當心靈變的純樸的時候,快樂總是顯得那樣簡單,快樂總是短暫的,當太陽落下,月光重新鋪散著大地的時候,人們漸漸散去,張可也算是迎來了自己新的生活。
短暫的紛鬧之後,接下來就是新鮮又稍顯得無趣的生活,張可知道要想在此生活下去的話,那麼交流必不可少,幾天之後,張可已經知道了許多的事,比如現在是武德六年,天下初定,當初的三十六路煙塵也僅剩下高開道龜縮在燕山惶惶不可終日。
唐開國皇帝李淵掃視群雄這是誌得意滿之際,大概從來不會想過僅僅三年之後,就會被自己的兒子逼迫禪位,成就李世民的千古一帝。
比如自己明明是在神農架探險,可是現在所處的地方卻是嶺南,即使距離上並不是很遠,可是張恪並不覺得自己走了這麼長的距離。
再比如說寨子裏的老者名叫吳老,是少年時從關中躲避戰亂遷居於此,年歲已大,早已記不得鄉音,因為傳承了家父得幾分才學,作為有文化的人而當上了白沙寨村長。
再比如說幫他整理房子的那個大個叫做竹鼠,大名不知道,黑黑的那個叫做黑炭,唯一一個大名的是吳老的孫子,大名吳迪,煞是威武霸氣,可是卻長得比誰都要較弱。
至於說送他小黃狗的女孩,這個不能問,問誰都是擺著一臉猥瑣的笑容先笑上半天,然後告訴其他小夥伴,大家在一起笑半天,就是不告訴你答案。
任何一個社會都沒有養閑人的習慣,老人和小孩除外,張可自然是有這樣的覺悟的,古代的小寨子糧食的產量自然是不多,尤其還是這種偏遠地區的小寨子,基本上都是半年菜半年糧,縱然是有著三季稻,可低下生產力的嚴重阻礙了糧食的產量。
但是結合一下沒有三季稻,沒有山中產物,經曆過多年烽火戰亂的中原地區來說,張可覺得來到這裏還算是不錯,至少向小夥伴們說的,一天兩頓飯,在加上打一些獵物去附近的鎮子上換一些錢糧,一年下來還會稍有積蓄的。
早上寨子裏的公雞打鳴的時候,張可準時睜開眼睛,先按照之前自己在部隊的訓練方式鍛煉身體,這個時代可沒有那麼好的醫療條件,想要好好的生活下去,首先就要有一副好身體。
一直聽說是窮文富武,這句話果然說得,前世物質豐富的時候張可還是很不屑的,可是自從到了這,張可便對這句話深信不疑,小說中李元霸,薛仁貴這種猛人,哪一個不是肉一鬥,飯十斤的吃貨,餓都餓死的七七八八了,哪裏來的力氣上陣殺敵。
這句話自然是適應於張可,沒有成年人飽經打磨的身體,沒有部隊豐富的夥食營養搭配,根本做不到保持訓練,張可經過幾天的實驗才將訓練量調整到自己可以接受的程度。
早上的清水溫度正好,一同下去瞬間緩解了自己剛剛運動帶來的疲勞,沒有牙刷,張可隻好入鄉隨俗,用柳枝嚼碎末端,仔細的清理著自己的牙齒,等到竹鼠推門而入的時候,張科也正好洗漱完畢。
這幾天張可都在和他們一起拾柴,自己剛剛到來,還沒有屬於自己的地,今年秋收的時候並沒有自己的份,為了不讓鄉親們接濟自己,隻好和小夥伴們一起上山砍柴,然後去鎮子裏換錢。
一群大小夥在山路上自然是百無禁忌,一路上嘻嘻哈哈打打鬧鬧的,看到穿花裙子的還要衝著人大喊兩聲,頗有後世少數民族山歌熱情奔放的一麵,隨後便惹來老人憤怒的訓斥聲。
這幾天的鍛煉到底是有些效果,從前幾天自己手磨破了也沒有什麼成果,到現在輕輕鬆鬆便砍倒一棵枯樹就能看得出來,看書也不是隨便砍的,隻有挑被蟲子掏空的病樹下手,張可在第一次聽到這個規矩的時候心中深深的鄙視了一下自己經曆過的亂砍濫伐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