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的夜生活都算不得豐富,古代的小村尤為如此,晚上的村莊顯得格外寂靜,月光還算明亮,鋪灑在遠處的山林中,映出一片銀輝,站在閣樓上向遠處眺望,總是那樣的別有風情,山林中的溪水聲隱隱約約,偶爾會有勤快一點的土狗叫上一兩聲,惹得阿黃哼哼唧唧躍躍欲試的,卻又舍不得打破這份寧靜。
張可自然是不在意這份寧靜有多難得,白天的時候檢查自己的包裹,無意中看到自己應急時代中的幾個生土豆居然發芽了,也不知道土豆什麼時候才能種下,想來南方這邊氣候還算適宜,應該能夠長出來吧,白天的時候不能動,隻能讀書,要不吳老看到又會說上一頓,不能跟吳老解釋什麼叫勞逸結合,要不然說不定老頭會馬上一頓,還是乖乖聽話的好。
辣椒子也種上,對於這個調味品稀缺的時代早就恨透了,茱萸也算辣?那種不純正的辣味簡直是在折磨自己的舌苔。
白天的時候自然是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前一直覺得古裝劇中讀書人搖頭晃腦的樣子傻的可愛,可是今天這樣讀起來,慢慢的品每一個字忽然生出輸就應該這樣讀才顯得有韻味的念頭,正晃呀晃呀的,眼前突然出現一個豬頭,嚇得張可趕緊偏頭離遠一點。
竹鼠挨打了,黑炭也不好過,剛剛就是竹鼠鼻青臉腫的裝豬頭嚇唬張可,吳迪沒來,據說昨晚被吳老狠狠地揍了一頓,然後就被關禁閉了。挨打的理由很簡單,打擾可哥兒讀書,因為是親生的,所以腿保住了,隻是一頓竹板燒肉怎麼也跑不了,竹鼠還了幾句嘴,所以成了豬頭。聽的張可都有幾分感動,小時候自己也曾經總是被父母說,別和誰誰誰在一起玩,他成績那麼差,帶壞了自己可怎麼辦。現在這情形和當初極為相似,隻是怕自家的的孩子帶壞了自己這個讀書人了,我何德何能讓一個村子的人為自己服務。
村裏人的好心不能不領,小夥伴們的打也不能白挨,咬咬牙拿出自己最後的幾塊巧克力,一人兩塊,至於吳迪的那份,隻好晚上去看看他再送了。
在拿出巧克力的時候張凱然突然想起自己以前看意林時的一篇故事,大致內容是一群誌願者來到遙遠的非洲救濟貧困兒童,當小孩們圍著他們歡聲雀躍的時候,善心大發的誌願者紛紛拿出自己的零食和小孩們分享。這時候領隊嚴厲製止了誌願者們拿出巧克力的行為,他認為可以給糧食,給水果,唯獨不能給巧克力,說是巧克力超出了孩子們所能接觸到的世界,怕他們對於自己的世界更加的失望
張可對於這種心靈雞湯式的說法自然不認同,好東西就是要大家一起分享才有味道,反正最為值得記憶的反倒是分享食物的時候快樂的心情,至於食物見沒見過,哪裏有,管這麼多做什麼。
小夥伴們走了,今天挨了打,不打柴,又吃了好東西,自然是極為滿意,張可看著他們吃巧克力,舔包裝紙的樣子,覺得他們這頓打挨得不冤。
阿黃就見不得人吃東西,口水滴答搖著尾巴圍著張可打轉的樣子真是可憐,讀不下去了,得跟老村長解釋一下自己就是天才,就算是天天玩狀語也是自己的跑不了,要不自己不出門,也沒有小夥伴帶的魚,這小東西得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