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裏的書記是他遠房二叔,說是遠房也隔得不遠,羅姓人打斷了骨頭連著筋,家家都沾親帶故,二叔當了一輩子的書記,在村子裏威望很高,也因為老書記的原因,他在高中就入了黨。
高中畢業後,他又被老書記舉薦去參了軍,在部隊一待就是兩年,他也沒有辜負老書記的期望,成為了通訊班的班長,隻等待著提幹的機會。
排長和連長都很賞識他,他有知識有文化,還是黨員,出身極好,簡直就是為提幹準備的,可天有不測風雲,他得罪了一個得罪不起的人,這個人就是隔壁連的連長。
他和這個連長的親侄兒在一個連隊,提幹的名額通常一個連隊隻有一個,有你沒我,有我沒你,所以他擋了別人的路。
這個連長很有後台,為了替侄兒掃清道路,抓住他一次彙報材料的重大失誤,硬是要把他搞退伍,他知道,自己是被陷害的,被人家在背後捅了一刀。
“以前”的羅振宇,拚死力爭,再加上排長作保,連長考慮到他是個人才,也為他擔保,他才能繼續留在部隊裏,可是提幹是不可能了。
這次機會擦肩而過,下一次機會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他在部隊裏一直是班長,兩年之後,他寫血書參加自衛反擊戰,他的演講讓所有人熱血沸騰,可不知為什麼,他的請求還是被上麵給駁了回來,他隻知道,那個時候隔壁連的連長已經是營長了。
提幹遙遙無期,他整個人變得消沉,頹喪,後來好不容易等來了一個公平的機會,那就是軍隊為了保證指戰員的知識年輕化,下了一個文件,所有軍隊提幹都要經由軍校考試,這對別人是晴天霹靂,對他卻是久旱甘霖。
終於,他憑自己的本事通過了軍校考試,順利提幹,一直在部隊裏幹到了營長,可這時候,他的部隊生涯也到此結束了。
轉業,等安置,那個時候,別說他一個小小的營級幹部,就是等待安置的團級幹部都是一抓一大把,好機會好位置哪裏輪得到他一個農村出來的窮小子啊,一沒關係,二沒靠山,他隻能自謀出路。
在部隊待久了,思維方式已經跟不上社會潮流,他幹過泥水匠,進過工廠,還幹過保安,一路摸爬滾打,近五十歲的時候幹起了包工頭,算是掙下了一點家業。
他不敢回羅廟村,他對不起那些期望,他把每個月的工資都寄回了家,轉業後也是這樣,他近四十歲的時候才結婚,對象也是他們村的,是他年少時期的夢,也是羅廟村所有男人的夢,隻不過那時候,她已經是一個嫁過兩次的女人。
結婚之後,他的日子有了起色,兩人有了他們自己的兒子,在兒子的婚禮上,他回想起自己的過去,喝高了,一覺醒來,已經躺在了軍營裏麵,再次看到手上的這一張轉業通知書,他覺得,或許這就是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