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年輕的上校盡量掩飾心裏的怒火,桌子上的兩個人同樣用眼神示意他不要發作。
有人給彭小文搬了把椅子,彭小文也不推辭,就在這張桌子坐了下來,禮堂裏的其他桌子也紛紛湊了過來。
“年輕人,你恐怕不知道你譏諷的長官是誰吧!”桌上一位中校冷冷地說。
“譏諷?沒有啊,我說的都是實話哦,嗬嗬。”彭小文發現二世祖這個身份真不錯,管他誰是誰!
上校笑了一笑,道:“小兄弟既然坐下了,那就說明一定有過人之處,不妨也請給我們指點一二吧。”
彭小文淡淡地笑了一下,道:“指教談不上,不過長官剛才其實並沒有把話說完,我倒是可以把長官要表達的意思完全講出來。”
眾人還是頭一回見到如此不識輕重的家夥,這位年輕的上校,就是黃埔六期學員,後來到美國參謀大學深造,回國後擔任陸軍大學班主任的侯騰。
哦,侯滕啊,後來擔任過杜軍長第五集團軍的參謀長,以及國防部第二廳廳長和國民政府駐美國大使館武官的侯騰,屬於國軍中理論派和學院派的代表,參謀翹楚,不是什麼實戰名將,怪不得。
(二)
彭小文就接著侯上校講了一半的蘭徹斯特理論繼續講下去。他說:“實際上侯上校後麵還有一大部分沒有講,估計是為了照顧大家情緒和士氣,怕講的太狠了把大家給嚇到。”
侯滕怔了一下,他確實後麵有些東西是沒有講的,看看這個不知哪路神仙的小家夥能講出個什麼頭頭道道。
“剛才侯上校的推算,隻是講的理論戰力,如果論實際戰力,國軍1個師的實際作戰兵力僅是日軍實際作戰兵力1/4不到,平原地區1個師對日軍1個師團進行野戰,雙方殺傷比按蘭徹斯特方程,計算結果為50比1!即使是拉到山地利用地形進行防禦作戰,日軍一個師團與國軍一個師的對比也高達18比1!”
這個家夥怎麼話鋒一轉,意思是侯騰講的是對的?這是演的哪一出戲?侯騰也不禁好奇,這個50:1和18:1的數據都是國軍高層經過反複推演的結果,對於彭小文來說,隨口就說出來了。
(三)
“以長城抗戰為例,國軍投入十幾個師與8000日軍作戰,國軍傷亡36000多,日軍才傷亡3000,這還是國軍為山地防禦,而日軍為攻擊的情況下打出的傷亡比,並且並非1個師與日軍1個師團所進行的較量,國軍是3~4個師一起上陣迎擊日軍聯隊規模部隊的進攻,而打出的這個傷亡比,實際比按公式計算出理論數字還高的多,3~4個師一起上陣防禦日軍聯隊規模的進攻,傷亡比竟高達12比1!”
“長城抗戰結束後,雖然國軍一首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的豪邁軍歌唱遍了大江南北,鼓舞了民心士氣,但是十幾個師被區區幾千日軍打垮,並傷亡了36000多人的事實,也是絕對讓國軍最高統帥部震撼!”
“此外更早的128上海抗戰實際也是長城抗戰的翻版,國軍用優勢兵力在上海迎戰日軍,是以比長城抗戰更大的傷亡比輸掉了戰役!”
這次包括周圍的基層軍官都沒有太多的反感情緒,有戰例,有事實,有數字,雖然具體數字到底是不是這麼多不得而知,但是這至少佐證了日軍的戰力強悍這個事實。
(四)
“造成如此懸殊的戰損比,日軍還有另外兩項國軍沒有的優勢,第一個是空中優勢,第二個是日軍的機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