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節 腥風血雨(1 / 3)

(一)

彭小文的部隊不是從昆山方向,也不是走青浦方向?他們從東側製造大爆炸,往大場方向打?這是什麼突圍套路?

日軍指揮部對租界裏的中國軍隊一直非常關注,青浦和昆山方向一直埋伏著重兵,但是對於彭小文向大場這個方向突擊,卻是根本沒有在事先的判斷之中。

是小股部隊佯動,誘使我的帝國軍隊向這個方向增兵,然後他們才好從昆山和青浦方向突圍,必然是這樣,日軍指揮部命令昆山方向和青浦方向的封鎖部隊按兵不動!

在彭小文提議的突圍方案中,他先往鬼子縱深打,製造混亂來調動敵軍,打亂日軍部署,但是狡猾的日軍沒有上當!

敵不動,我不動!六十七軍的另外三個團同樣在租界區邊緣一動不動!

既然日軍認為我們是佯動,那我們就改變計劃,繼續望鬼子的縱深裏打!弟兄們,不要想著我們是突圍,就想著我們是鑽進鐵扇公主肚子裏的孫悟空,盡可能地折騰!

日軍已經將半數以上的部隊向嘉興方向移動,同時還有大量軍隊在蘇州嘉興的陣線上進攻,日軍現在的思路就是迅速將北側的這一條國防線擊潰,然後大軍兵分三路,一路從正麵繼續前壓,這也是防備國軍從這個方向對上海進行反撲,還有一路從太湖上再次下水,繞到無錫後麵,這樣就可以襲擊錫澄線的側翼,穀壽夫就從太湖南岸一路打進安徽,從皖南走山路打進宣城,然後北上蕪湖,這不僅是繞到了南京的身後,更重要的是可以控製長江的上遊河道,使得南京無法利用長江完成撤退!

在這三個方向上,正麵進攻上,由於國防線已經進駐大量國軍,那些永久性工事要塞實在讓日軍頭疼,而且正麵方向河網密布,沿線橋梁幾乎都被毀壞,一邊修路一邊進攻速度優勢無法體現;水路也有麻煩,太湖裏麵沒有日軍的艦隊,搜索和獲得船隻是個大問題;而從太湖南岸,即使迅速突破安徽,皖南山區地形複雜,重炮和坦克基本無法行進。

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曆史上國軍大潰退,日軍從三路突破到南京還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現在正麵防線雖然被打穿了一條,但是上海到南京這條滬寧線上,鐵路公路以及長江都還控製在國軍手裏。

彭小文的撤退路線相當奇特,不走昆山,不走青浦,一路向北打到長江入海口,嘉定會合之後伺機登上崇明島,然後從另一個方向到達長江北岸,對,直接從這個方向撤退!

可以說,這個方向是日軍從吳凇登陸一路打來的方向,是日軍絕對的腹地,但是現在日軍的拳頭已經伸到了嘉興和昆山,這裏已然空虛,是的,在拳頭遠離身體的時候,腹部難道不是人最柔軟的位置?

彭小文最早是建議六十七軍全部從這個方向一邊大鬧腹地,一邊向江北撤退,但是六十七軍的那些將官認為這個建議太過冒險,而且昆山和青浦方向是長官部的建議。

彭小文迅速渡過蘇州河以後,並不是悄悄撤退,而是往日軍腹地方向猛衝猛打,分散的日軍駐防部隊不斷遭到打擊!

在接連得到中國守軍渡過蘇州河並不斷襲擊日軍小股巡邏隊的報告之後,日軍指揮部卻更加堅定了這是彭小文疑兵之計的判斷,哪有這麼大張旗鼓地突圍的!弱以示之強,強以示之弱,這個方向不足為慮!根本就是虛張聲勢!

(二)

日軍指揮部命令青浦方向和昆山方向的日軍部隊提高警惕,並且將計就計,抽調少量部隊做出部署被調動的架勢,果然,六十七軍發現日軍封鎖部隊開始移動之後,便在黎明時分開始從青浦方向突圍!

兵法講究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在六十七軍開始突圍的時候,日軍指揮部大為得意,判斷果然正確,放他們進入伏擊圈,務必進行分割包圍,一舉全殲,那個可惡的彭小文必然在這個方向,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最慘烈的是鄧玉諑參謀長率領的一個團,由於彭小文選擇向日軍縱深進行攻擊和牽製,他的部隊放棄了從昆山陸路撤退,走留給彭小文的那條路,出青浦,經石浦、周莊進入吳江,可是沒想到這個方向是日軍最重點防禦的方向,第二個從這裏撤出的鄧玉諑團一頭撞進了日軍的包圍圈!

另外兩個方向上,突圍部隊也遭遇了日軍,由於日軍在租界周圍布置了二十多處封鎖,每處封鎖也就是兩個中隊,就這樣就已經用去了四十多個中隊,按照四四製的編製,已經是大半個師團了,一旦發現中國軍隊的突圍主力,那肯定是要把大量兵力集結上去!

鄧玉諑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如此,那就把我這支部隊犧牲掉,由我來完成對日軍的吸引!他下達命令時候開始把四個連長喊成旅長,同時命令部下喊自己軍長,日軍防禦部隊大喜,向日軍指揮部報告,說六十七軍的軍長師長和四個旅長都在這裏,那麼這一定就是那支中國軍隊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