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傷兵滿營(1 / 3)

(一)

南京保衛戰結束了,彭孟鎮向武漢的軍事委員會請命,南京城防司令部隨即撤銷。

撤消通知很快下達,下達的同時也下達了關於新編十五軍團進入整訓期的通知:“軍事委員會令,任命邱清泉為新編第十五軍團第107師師長,移駐明光休整;預十師與第108師合並,仍稱為第108師,晉升廖耀湘為少將軍銜,任第108師副師長,行師長職,移駐鳳陽休整;彭小文任第十五軍團副參謀長兼第112師師長,移駐蚌埠休整;十五軍團軍部移駐蚌埠,全軍休整三個月,休整期間兵員物資由武漢行營直接提供,整編休整結束之前暫時不列入第五戰區,仍由武漢行營直接指揮調動。”

邱清泉和廖耀湘都過來了,教導總隊和憲兵團的殘餘部隊自然就補充了進來,老兵是迅速恢複戰鬥力必不可少的,而且兩員虎將到位,的確讓人振奮!就是張靈甫暫時沒辦法過來,俞濟時和王耀武都堅決不放,張靈甫也在74軍裏升任了少將旅長。

現在蔣介石的意圖,一是新十五軍團確實打的太苦,急切需要彈藥、糧食、藥品和人員的補充,二是把這支部隊擺在蚌埠以北,防備日軍向蚌埠發動進攻。

南京保衛戰各部隊撤出兩天之後,日軍占領浦口,現在過江的已經有日軍第十三師團、第十六師團和第十八師團,從浦口沿鐵路線向北,過了滁州就是明光、鳳陽、蚌埠。

這道命令接到,彭小文知道實際上自己的休整不會有多久了,現在是1938年的2月初,3月份日軍就會從山東南下,中日鏖戰徐州以北的台兒莊,4月日軍從南京一線北上,夾擊蚌埠。

接二連三的戰鬥,而且都是惡戰,即使用不著自己北上支援台兒莊,也就最後隻有兩個月不到的休整時間,明光、鳳陽、定遠、蚌埠,很明顯,新十五軍團是徐州蚌埠以北防禦的主力部隊之一。

當然,老蔣還有第三個意圖,六十七軍被改成第十五軍團之後,彭孟鎮擔任軍團長,現在把邱清泉提成了師長,把廖耀湘提成了副師長,這就等於把原六十七軍這個東北軍剩下不多的軍級番號給“收編”成完全的“蔣家軍”了。

彭孟鎮給蔣介石提供的整編建議,第112師依然編製成兩旅四團的建製,把邱清泉和廖耀湘都加強到彭小文的第112師,邱清泉任第112師副師長兼參謀長,廖耀湘和張靈甫各擔任一個旅的旅長,先把第112師打造成一支最強的“拳頭”和“尖刀”,想想看他們四個人組成的快反部隊在南京保衛戰的戰場上發揮的作用!

現在為了達到盡快“收編”的目的,把這些力量分散使用,先把番號占了,雖然吳克仁對此倒是看的開,說別扯那些沒用的,咱們現在是抗日的部隊,什麼東北軍西北軍,咱們即不姓張也不姓蔣,咱們姓中國!但是話是這麼說,老吳內心裏也掩飾不住的失望!

如果按照彭孟鎮的建議,第十五軍團的三個師,迅速把力量集中到一個師裏,先確保一個師能夠最快時間恢複戰鬥裏,另外兩個師一邊休整集訓一邊為這個“拳頭”搞好後勤,這樣的話,徐州戰場上彭小文立刻就能發揮他的作用!

看看現在第新十五軍團的三個師,早已經是傷兵滿營,而且軍官和老兵都嚴重缺乏,隻有兩個月的休整時間,戰鬥力能恢複到什麼程度,天知道!

至於為什麼暫時不讓第五戰區指揮,那就隻有問蔣介石自己了!

(二)

獨立二團在最後殲滅山崎大隊那一仗裏,這個由國軍教導總隊兩個團殘兵為底子的5000多人的超級大團,犧牲2000人,其餘3000人全部都帶傷在醫院躺著,而且因為傷殘要結束軍旅生涯的,那至少有1000人都不止!

獨立一團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打出南京的時候,獨立一團是由“快反師”的殘餘部隊4000多人組成的,不算還沒統計的彭虎帶走那一個營的傷亡,剩下的總共犧牲了1400人,撤到蚌埠之後,隻剩下900多沒受傷或者是輕傷的,傷員1200多人住進了醫院,同樣,因為傷殘退出戰鬥的,至少要有300人以上。

把獨立一團和獨立二團這兩個超級大團都不計算在內,第112師剩下的9000多人裏,犧牲的雖然隻有1000多,但是有4000多人受傷。

整編之後的第112師,能夠參加訓練的有4900人,傷兵有8200人,躺在醫院裏一個月內能出來的隻有三分之一,其它的都至少要三個月甚至半年以上,已經確定傷殘要退伍的,單算第112師,就已經有1700人之多。

而且,第112師,已經算是最好的了!整個新十五軍團,再加上預十師和邱清泉帶出來的那三個團,五萬三四千多人從南京撤下來,現在整編之後能夠參加訓練的有10000人上下,有18000人在突圍掩護中、在六合陣地擊潰天穀支隊和長江北岸抹殺山崎旅團的戰鬥中犧牲,還有25000人受傷在醫院裏,因為傷殘要退伍的,居然高達4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