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把魯西戰場劃歸第一戰區,將重點調整成北守南攻,而且要全殲,由於李宗仁和白崇禧多次提出戰場難度,所以把侍衛室主任林蔚和軍令部作戰廳廳長劉斐派來督戰,蔣介石又開始折騰了,《孫子兵法》說,“將能而君不禦”才是取勝之道,隻能說蔣介石對《孫子兵法》有他獨到的見解。
當然他不會認為是自己的錯,也許他覺得“將能而君不禦”,但是“將無能”又怎麼辦呢?蔣介石的確挺辛苦,戰略方麵無不正確,指揮協調方麵無不漏洞百出,能把一些本來可以打勝的仗最後打成打潰敗,也挺難為他的。
台兒莊會戰之後,很多書籍用一句“李宗仁巧妙應對,從容部署,最終全身而退”就把這一頁給翻了過去,實際上徐州突圍的驚心動魄程度實在是非同一般,李宗仁撤出徐州不久鐵路就被炸斷,隻能帶著戰區指揮部徒步轉移,最驚險的一次是與日軍騎兵部隊擦肩而過,幸而沒有被發現,戰區長官都如此凶險,徐州突圍之難可見一斑。
非常多的朋友說,如果日軍不是那麼厲害,抗戰就不會打八年了,實際上日軍的勝仗,有很多功勞要分給蔣介石一半,這麼說損了點,但是事實就是這樣,不承認也沒辦法。可是如果沒有蔣介石呢?不會是八年,可能是更長時間!因為蔣介石至少還能把一盤散沙的各路軍閥梳理和整合起來,沒有他,中國更亂!
對於彭小文來說,他知道脫離蔣介石之後不管是投奔八路還是自己單幹,都不可能再正麵戰場上得到象現在這麼多的配合和支援,至於現在自己去建設兵工廠研發先進武器,嗬嗬,入海口都被日軍占領了,咱們到哪裏去弄先進的機器設備,到哪裏去進口石油和鋼材,就算是得到軍事援助,那總要有辦法運回來啊!
蔣介石是中國的最高長官,彭小文隻是個師長,即便現在已經與東北係、西北係、桂係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而且在皖北也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的地盤,但是皖北那是什麼地方,和平時代的糧倉,戰亂時期的戰場。
皖北基地的發展,隻能是依托淮河和平漢線的交通,形成象蘇北的新四軍一樣的小塊根據地,放棄那些交通上的必爭之地,選擇一些日軍認為的“雞肋”地區,如果日軍進剿,那就往廖磊和高敬亭那裏轉移,這種地方日軍是沒有辦法用太多兵力占領的,重兵走了之後,咱們再回來。
背靠著廖磊的六安山區和高敬亭的皖東丘陵地帶,皖北基地就是一個“交地”,也就是兩軍相交的遊擊區,夏收和秋收的時候打兩次大規模的防禦仗,把糧食弄到手,其它時間就是靠著這些糧食堆鬼子偽軍實施埋地雷挖地道打黑槍打悶棍和攔路搶劫。
在皖北建立這個基地是因為六安山區和皖東丘陵已經是廖磊和高敬亭的“地盤”,現在進入人家的“地盤”,人家肯定不幹,但是用皖北基地當成他們的戰略緩衝區,他們還是非常願意的,這本身就是無奈之舉,現在廖磊六安山區和高敬亭皖東丘陵與彭小文的皖北基地之間的關係,那就好比是東北亞唇亡齒寒的中國和朝鮮。
(二)
徐州戰場上,南京榮譽師留下來的3個多團的戰鬥部隊和2個團的工兵,再加上池峰城的1個團,可以保證留下相當於國軍一個整編師的戰鬥實力。
4月10號彭小文得到彈藥運抵信陽的消息,4月11號他就安排邱清泉向阜陽方向轉移進行彈藥補給,同時讓彭鋼負責將彈藥從信陽通過汽車和馬車向阜陽輸送,大軍步行五天於4月16日到達阜陽,第一批彈藥同時得到補給,此後師屬輜重團和各旅直轄的輜重營開始往返於信陽與阜陽之間,4月20號,邱清泉報告,各部隊4月21日可以全部補充完畢!
廖磊的淮北兵團和李品仙的淮南兵團已經到位,邱清泉再有一天的時間就能夠瘋的起來了!這一線做好了準備!
阜陽正好是在信陽、鄭州、蚌埠、徐州四個重鎮的中間,日軍要從南側迂回攻擊宿州,必然從蒙城經過,提前把邱清泉的部隊調到那裏,彈藥補充及時,讓邱清泉負責,把南線日軍的一條腿給打斷!
南側的另一線,是蚌埠以東的淮陰,那是蘇北兵團韓德勤的防區,韓德勤就算了吧,別想著個指望上他擋住日軍,不過蚌埠和淮陰之間的洪澤湖,鎖三江和嶽水杭現在可是已經拉起了一支小隊伍,雖然隻能執行騷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日軍打淮陰肯定不會象曆史上那麼容易!
淮南兵團李品仙,淮北兵團廖磊,除此之外,彭小文可是還有一支“友軍”,高敬亭的部隊!如此看來,在蚌埠休整和出擊的時候,落下的那幾枚棋子,很快就要發揮重要作用了!
淮陰執行方麵執行騷擾和延滯,宿州、蒙城、蕭縣等地區廖磊兵團和李品仙兵團實施防禦,邱清泉伺機出擊。
徐州以南先留住一條生路,剩下的事情就是考慮北路的問題了。
(三)
曆史上國軍4月6號發動進攻,日軍4月7號敗退,4月9號雙方在嶧縣進行僵持,日軍隻用了9天的時間進行兵員和裝備彈藥補充,再加上作戰方案部署調整,在4月18日就再次對中國軍隊發動了進攻,可見日軍的後勤補給之快速。
現在彭小文是4月3號發動進攻,當天就擊潰日軍,要不是湯恩伯那檔子事情以及彈藥問題,彭小文早就對日軍發動攻勢了,哪裏還用等到現在,好在4月20日的時候,彭小文在台兒莊的部隊彈藥補給完畢!
為了統一指揮,李宗仁和白崇禧將部隊編製成五個臨時兵團,由孫連仲的第2集團軍、孫震第22集團軍等19個師組成魯西兵團,統一由孫連仲指揮,進行對北線的防禦。
魯西兵團現在的處境很尷尬,劃歸第一戰區,但是目前仍然還是接受五戰區的指揮,而且蔣介石也會不斷地親自給孫連仲打電話。一個員工三個領導,意見相左的時候,到底該聽哪個的呢?嗬嗬,多頭指揮,這也是魯西戰場在曆史上失誤最多的原因。
廖磊淮北兵團11個師旅和李品仙淮南兵團9個師防禦淮河方向。韓德勤蘇北兵團4個師和一個第8遊擊隊防禦淮陰。
李宗仁將魯南兵團調給關麟征指揮,下轄16個師,任務是在魯南方向對日軍“穩固防禦,伺機出擊”。
魯南兵團在曆史上是湯恩伯率領的,而且還是孫連仲魯西兵團19個師與關麟征魯南兵團16個師都歸他指揮,到了後期才編製成預備兵團。
現在湯恩伯直接就沒有機會指揮35個師了,給了他就帶了一個預備兵團,帶6個師,就是比韓德勤指揮的部隊稍微多一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