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薛縣一旦被攻克,三岔口的鐵路以及貨場被破壞,首先從棗莊發起攻擊的日軍第10師團的彈藥和糧草補給就要中斷,失去了後勤供應之後,第10師團就將再次陷入無法持續作戰的境地!
與一個月之前湯恩伯攻打棗莊和郭裏集相比,現在的戰場情況已經改變,日軍第10師團指揮部已經遷入棗莊,大量輜重物資也已經通過鐵路轉移到棗莊車站,為日軍先頭的兩個師團提供補給,並且日軍剛剛下達的是攻擊命令,要想持續攻擊,鐵路運輸暢通就必須保證。
所有的攻擊第一考慮的就是位置,彭小文的襲擊為什麼現在選擇薛縣這個地方,也是有考量的,在得知日軍把防禦力量集中到了幾個指揮部,加強了戒備,薛縣防禦圈日軍沒有重炮,隻有8門70mm步兵炮。彭小文就敏感地意識到這是突襲薛縣這個戰略要點的絕佳機會。
這是李英豪彙報說滕縣到濟寧之間日軍利用裝甲列車進行巡邏,再加上師爺一點撥,彭小文很快就想到的主意。李宗仁很爽快就答應了,的確,裝甲列車能讓彭小文那樣使用一次,也不枉它的威名!
如果放在平時,隻要埋設炸藥把鐵路炸斷就可以阻滯中國軍隊,但是由於師團指揮所和攻擊集結點前移,日軍對於棗莊和薛縣的態勢與一個月之前的態勢完全不同,現在日軍是要保護這條鐵路,而不是要炸斷它,現在要炸斷鐵路的,已經變成了國軍。
日軍的任務是保護鐵路不要被彭小文的部隊破壞,要是現在自己破壞鐵路那不是正好中了彭小文的詭計了嗎?你見過誰進攻的時候先把自己前麵的路炸了,利用這個時間出動裝甲列車,彭小文清楚日軍的心理!
遇到這種打法日軍指揮官也很無奈,真是可惡,這個惡魔已經發出警告了,居然沒有辦法應對!
應對?你們就是接到命令要執行破壞,總要有時間做準備才行啊,唉,真是讓小鬼子費心了,讓三十年代的日軍指揮官們去思考超越他們時代的戰術模式,這不是難為他們嗎?
四點出發,四點半左右到達薛縣外圍進入戰鬥,此時日軍的飛機尚無法起飛,打擊的就是鐵路線上的重點,這就如同美國的戰略轟炸,“雲貴號”此次執行的任務並非奪取,而是對薛縣編組站和貨場的物資實施戰略摧毀!
彭小文已經在暗自好笑,小鬼子,不是要看實力嗎?這次就是正麵進攻,讓你看看什麼叫做實力!
可是不炸鐵路,又要對付彭小文這種非常規打法,還能怎麼辦,那就隻有動用空軍!
再也顧不上理會3000人被中國軍隊4500人強攻是不是對皇軍的羞辱,磯穀廉介喊叫道:“快!快!請求飛行支隊增援薛縣,請求飛行支隊增援薛縣!”
(二)
“雲貴號”裝甲列車的缺陷就是沒有防空火力,日軍立即通知空軍飛行團,迅速做好戰鬥準備,天亮就發動對中國裝甲列車的襲擊!
日軍反應速度和應對不能說不快,但是空軍掛裝彈藥和油料準備,至少1個小時,飛臨戰場至少還要2個小時。難道彭小文認為自己在3個小時之內就能打下薛城並且全身而退?太不可思議了吧?
3個小時才能實現作戰目標,那彭小文費心思改裝這輛裝甲列車就白費了!緊鑼密鼓地準備,打的就是閃擊,搶的就是時間!
西側陣地崩潰的同時,津浦線以東棗莊支線以南的陣地已經開始鬆動,裝甲列車撕開一道口子之後,戴安瀾團同樣也是從缺口處向側翼和後方進攻,十五分鍾西側陣地崩潰,炮火迅即轉往東側,支援戴安瀾團,本來就岌岌可危的日軍陣地更是無力回天。
從來沒見過這種打法的日軍一交手就被打懵了,雖說裝甲列車脫離步兵之後作戰範圍有限,但是恰好薛縣這個三岔口,所有的防禦陣地都是在鐵路旁邊,等於是製造些標靶讓裝甲列車練習射擊!
戰鬥進行不到一個小時,遭受側翼打擊的日軍全麵放棄津浦支線以南的外圍陣地,退回鐵路線以北,沿鐵軌路基進行防禦,裝甲列車就橫在三岔口處,密集的重機槍子彈打出一道火牆,日軍無法增援西側。
4門75毫米野炮在彭小文的指揮下再次轉向西側,開始集中射擊運河碼頭,廖耀湘部隊加緊對外圍陣地殘餘力量的清理,日軍外圍陣地陣地已經完全被控製!
磯穀廉介緊急向運河碼頭的日軍發布命令,此刻絕對不能鬆懈!他喊叫道““堅持!堅持!再堅持兩個小時,我們的飛機就能夠趕到!”
從棗莊向側翼試圖切斷彭小文後路的日軍一個大隊遭遇了池峰城和陳新林的阻擊,磯穀廉介現在命令他們調整路線,改為回援薛縣,得到的回答卻是,已經被對麵的國軍死死的咬住,根本無法擺脫!
在滕縣的第2軍軍長西尾壽造此刻也是強做鎮定,日軍的裝甲列車被迅速調離濟寧和滕縣之間,向南增援薛縣戰場,同時,動用一個聯隊對滕縣進行防禦的日軍步兵也緊急抽調出一個大隊向薛縣戰場奔去。
(三)
打下外圍陣地之後天色微明,裝甲列車在三岔口位置脫開掛鉤,雙車頭裝甲列車變成了兩輛裝甲列車,一列向北一列向西。沿津浦線和津浦線支線將處於內角的虛線貨場包夾了起來,彭小文又有什麼新的創意?
裝甲列車脫離步兵,直接就開足馬力向鐵路縱深衝擊!
戰術一詞經常在足球中使用,我們也可以反過來用足球戰術解讀彭小文的這次“鐵甲閃擊”,1000人守衛運河碼頭,2000人守衛一個鐵路編組站附近,相當於“密集防守”,破解“密集防守”有兩個辦法,一是大力遠射,二是個人能力強的選手利用個人技術衝擊。
對於奇正的謀略在正麵戰場同樣適用,裝備為正,戰術為奇,就在正麵強攻的戰場上同樣能夠打出“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日軍想到了彭小文會突襲薛縣,想到他的作戰意圖是襲擊碼頭和貨場,但是完全沒想到他使用裝甲列車進行“單刀赴會”,而不是繼續用裝甲列車單純擔任炮火掩護,步兵緊隨這樣的傳統方式。
前麵四節列車,一節維修車,一節炮台車和一節機槍車、一節指揮車由一個火車頭推動著徑自向北打了過去,一麵切斷日軍東側編組站方向往西側的增援,一麵繼續向運河碼頭發射炮彈實施打擊。
廖耀湘一側,位於南北線上的裝甲列車向西側繼續狂轟,遭遇炮火襲擊的運河碼頭貨場已經燃起了大火,烈焰濃煙和高溫使得日軍無處藏身,衝出火場之後的日軍幾百人全部被壓縮到運河邊一處勉強脫離炮火射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