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節 不忍撤離(1 / 3)

(一)

即使是陰雨日軍無法出動飛機,彭小文也命令廖耀湘、戴安瀾、池峰城全部分開船隻乘坐,彭小文已經做了交代,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如果自己遭遇意外,全部部隊有廖耀湘指揮,之後是戴安瀾,之後是池峰城,一直安排到蕭騰和陳新林。

南京榮譽師全部指戰員都已經做好了最後的準備。

激怒日軍指揮體係,安排彭虎和工兵團堅守,利用電子幹擾影響日軍聯絡,洪振海和鐵道遊擊隊的隊員們發動鄉親們展開“護路”行動,邊建光以國軍中校的身份給那些地主講道理,一聽是“彭小文”的部隊,地主們非常配合,又不是燒我的房子又不是淹我的地,地裏的收成大部分都是地主們的。兵荒馬亂的時候,大兵不搶我的糧食已經夠意思了,還來保護我們的糧食,不配合肯定是不行的。而且據說金山衛曾經有人對抗這個家夥,結果被滿門抄斬,還背了個漢奸的罪名不得翻身,配合配合,別找晦氣!

彭小文這邊,有刀在手還有刀在身,手裏的刀得到了鐵道遊擊隊的幫助,還變化成雙刀!這個“羅漢小組”真是重要,簡直就是咱們南京榮譽師的獵頭公司啊!考慮考慮去給他們開個清單,能搜羅的都給我搜羅過來!

本來對彭小文發那個“辱罵電”有意見的機要參謀,現在越來越覺得那個電報有意思,戰士們已經把這些內容在船上已經傳遍了,大家在笑聲中驅散了疲憊。

各個報社也轉發了彭小文的這則電文,由於很多老學究讀不懂彭小文的這種文體,後來還有好事者幹脆翻譯成了文言文:

寺內老兒,吾聽聞汝之倭族原荒野蠻夷,本無姓氏,爾後依女子交媾處取意為姓,此乃進化之舉,不意竟泄露汝族荒淫無度之天機,譬如山下奉文,其祖乃山下野合,譬如川岸文三郎,其祖竟於河川之側交配,如此或為天性使然。不料寺內老兒,汝祖居然媾和於聖殿之內,汝祖淫僧乎?倭僧皆淫僧乎?直娘賊!汝等族類,枉為人!無他,願汝寺內之淫僧祖先長壽如龜。

大概這個東西大家都喜聞樂見的原因,此文居然被翻譯成多國文字,被戲稱為《日本民族的起源秘史》。這都是後話。

李宗仁和白崇禧一進指揮部,發現參謀們都在交頭接耳,偶爾還有竊笑的聲音。李宗仁咳嗽了一下,大家便散開了。

李宗仁端起茶杯,道:“彭小文個小狗日的,自從發了那封電文之後,這幫參謀們可算找到好玩的事情了,一有功夫就琢磨這些東西,沒個正性!”

白崇禧說道:“哈哈,德公,你還沒聽到個笑話吧!說咱們有兩個將軍打電話講完軍情,研究這個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然後把他們聽到過的鬆井石根岡村寧次東條英機的祖宗統統分析了一遍。”

李宗仁道:“那這還是好事情啊,至少現在提起小日本,大家都用一種蔑視的態度,這也算是一種心理戰吧。那研究出什麼了沒有。”

白崇禧看看那幫參謀,小聲說道:“他們討論,說這個井上、水上、高木,這三個姓的祖宗,誰家祖宗的難度高。”

李宗仁差點被一口水嗆著。

(二)

盡管是個插曲,也給血火的戰場增添了一絲輕鬆的氣氛。彭小文的惡搞放鬆了國軍和中國人,激怒了日軍,尤其是激怒了此時還是菜鳥的山下奉文,不過這一來磯穀廉介就要叫苦不迭了,這當然也是彭小文的目的之一。

現在嶧縣已經被國軍突破,磯穀廉介在棗莊意識到怕是等不來山口奉文了,申請向滕縣方向突圍。寺內壽一拒絕了磯穀廉介的突圍請求,但是此時他卻根本無法和滕縣的各個部隊取得聯係,陰雨天氣,飛機也無法出動,一把快刀就這麼被彭小文一頓罵給留在了滕縣,寺內壽一被折磨的幾近崩潰!

由於彭小文的突然襲擊,五戰區北線戰場現在居然出現了一個奇特的局麵,本來是重兵圍殲板垣征四郎的第5師團,打著打著,發現磯穀廉介的第10師團已經被分割包圍在棗莊和蘭陵兩塊陣地。

沒有第10師團的進攻策應,板垣征四郎的第5師團已經是苦苦支撐,曆史上板垣征四郎的第5師團沒這麼多兵力去打他,隴海線被切斷,國軍被迫突圍的時候,第5師團的傷亡已經高達六成到七成之多,這也是板垣第5師團沒有參加徐州突圍中尾隨追擊的原因。

但是板垣征四郎的第5師團好歹退路還沒有被封死,臨沂方向依然有彈藥可以補給,磯穀廉介的第10師團與滕縣的後勤和通訊全部中斷,跑去增援的瀨穀旅團也被彭小文打的狼狽不堪,磯穀廉介和板垣征四郎,這個北線雙刀,現在正式淪落為難兄難弟!

“磯穀廉介第10師團、板垣征四郎第5師團,務必堅守48小時待援,如提前撤退,當軍法從事!”寺內壽一唯有下達如此命令,沒有辦法撤退,雖然除了川岸文三郎的這把鋼刀,他還有第114師團這一支預備隊,但是他一直顧忌這彭小文,那個惡魔也有一把刀藏在懷裏!

盡管寺內壽一再三命令他們堅持,但是磯穀廉介和板垣征四郎實在是沒有能力堅持下去!

(二)

北線形勢出現如此大的轉機,五戰區各部隊都鬥誌高昂,想要一鼓作氣徹底全殲這兩個師團,李宗仁和白崇禧麵對如此誘惑,是迅速西撤,還是一鼓作氣,陷入了猶豫。

李宗仁和白崇禧產生了小小的分歧,李宗仁想繼續打下去,但是白崇禧認為當下最緊要的不是多殺死千八百鬼子,而是要保住大軍全身而退!

“健生!這麼撤,不甘心啊!棗莊、蘭陵、禹王山三處都已經是我們占據主動,隻要再加一把勁啊!”李宗仁自然是心有不甘,不光是他,放誰在這個位置上,打到這個份上撤退,都想不通!而且,蔣介石並沒有說允許撤退。

白崇禧道:“德公,隴海線被切斷之後,彈藥怎麼供給?沒了彈藥南線怎麼防禦?南線防不住,縱然北線把第5師團和第10師團殲滅了又如何,按照彭小文的判斷,那本來就是日軍拋過來的誘餌,用兩個師團,換我們60個師,吃大虧的,是我們啊!”

李宗仁何嚐想不到這一點,但是徐州會戰如果能夠全殲日軍兩個師團,不世之戰功,青史留名,民族英雄!可是就這麼撤下去,雖然戰略上正確,可是後人還是會不理解還是會譏笑的啊!

白崇禧很清楚李宗仁的想法,這也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思維,先求溫飽,然後是小康,之後就要追求殷實富足、出人頭地,再接下來就是封官進爵、大富大貴,終極目標無外乎封妻蔭子、青史留名。沒有錯,這就是中國關於“成功”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