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文?你又在說什麼呢?沒有民國,那我們現在是什麼時代!”說話間,宋子文回來了,正好聽到彭小文說沒有民國,這可不中聽!
司徒美堂正聽的興起,拉過宋子文道:“來來,子文,先不著急,先聽聽小文怎麼說!”
彭小文說道:“按照現在的局勢,北平一個政府、南京一個政府,德王那裏還有一個政府,加上溥儀的偽滿洲國,加上現在處於蘇聯控製之下的外蒙古,再加上延安的共產黨,整個中國實際上根本就沒有完全掌握在重慶國民政府的統一管理之下!”
司徒美堂若有所思的說道:“王克敏、梁鴻誌、德王、溥儀、外蒙、延安,再加上重慶,這哪裏是什麼民國,這分明就是一個戰國!”
彭小文補充道:“遠遠不止七個!雲南的龍雲隻有一個第60軍整編成了國民革命軍,那裏仍然是他的獨立王國,新疆的盛世才一會親共一會剿共,他甚至都得到了斯大林的親自接見,新疆是不是第二個外蒙古,非常難講!而且這兩個地方,軍統根本就無法立足!現在不是一個統一的中國,而是有九個政權各行其事!”
宋子文喃喃自語道:“民國!戰國!”
也許真的象彭小文說的那樣,從來沒有什麼統一的中華民國,這根本就是個戰國!
從來就沒有民國?不中聽,但是仔細想一想,先總理孫先生呼籲建立民國,但是一直是軍閥割據,整個國家動蕩飄零,蔣介石發動北伐,名義上統一了中國,但是軍閥割據的局麵根本就沒有得到全麵扭轉!
彭小文說道:“司徒老前輩,宋先生,小文對咱們中國的曆史有個不同的劃分方式,如果按照這個劃分方式,咱們或許能夠找到解決辦法!”
司徒美堂點點頭,宋子文依舊疑惑。
彭小文道:“咱們中國的曆史,基本上是按照朝代劃分的,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民國。”
宋子文疑惑地道:“小文,你想說什麼,難道這也有問題嗎?不要瞎說!”
司徒美堂製止宋子文,道:“聽小文說下去嘛。”
宋子文沒有再說話,聽著彭小文有什麼驚世駭俗的高論。
彭小文說道:“一個真正的國家或者王朝,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文明認可度或者叫做凝聚力、統一的國土、相對沒有大規模內亂的穩定和平,同時具備這幾個條件的,中國五千年文明,隻有漢、唐、明以及清四個時代可以稱的上帝國,而且即使是這四個帝國時代,文明、國土、和平,也隻能是漢文景到武帝時代、唐貞觀到開元時代、明永樂時代以及清朝康乾時代,其餘的時間裏都是連綿不斷的內憂外患!包括現在的民國!”
人類曆史就是一條戰爭貫穿始終的河流,所謂和平隻是短暫浮出水麵的礁石,這是彭小文的曆史觀。從這個角度看曆史,除了漢武、太宗高宗、永樂以及康乾四個短暫輝煌的瞬間,整個中華文明就是一個動蕩的“大戰國”。
當時隻是列出了提綱,並沒有全部完成,這個工作量實在是太大,而且他的導師對於這個題目並不看好。由於他穿越回了這個時代,《大戰國》這個大題目並沒有完成。然而這一次的穿越卻讓他真正堅定了信念,如果能夠回到自己生活的那個時代,他一定會傾注精力去完成這個題目的。
宋子文不滿地搖著頭,說道:“牽強!牽強!那麼不說三皇五帝,夏商周影響了中華文明那麼久,必然是王朝吧!”
彭小文對著宋子文說道:“宋先生,怎麼說呢?如果要是把中國從世界上剝離出來看,可以這麼說,但是一直到1840年以前,連康熙都認為中華就是天下,就是世界,而我們之前的曆史,實際上一直是在中國的井底去看世界這個天空,難道不是這樣嗎?”
對於世界是什麼,很可能1938年的中國人有絕大多數仍然不知道。在中國的井底仰麵去看世界這個天空,井口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然而從天空往下俯視,可能才知道什麼是中國。
換個角度,你會驚奇地發現,這個世界根本就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雖然彭小文覺得包括自己在內,每個人都是一隻坐在自己井底的青蛙。
(二)
彭小文道:“夏商周,是半信史時代;春秋戰國,諸侯割據,戰火連年,沒有統一的文化和價值觀;秦朝,有文化有國土,但是窮兵黷武戰亂連年,縱然有統一中國之功勞,然而卻無長治久安之手段,人心渙散,隻是漢朝的過渡和前奏!
文明認可度、國土、和平,三者同時具備的情況下,才叫國家,才叫王朝。司徒美堂想著彭小文似乎有那麼一些道理。
宋子文也開始嚐試用彭小文的方法來思考他自己早已熟悉的曆史,他說道:“從漢朝衰敗,無論是三國兩晉還是南北朝,都是戰亂之年,實際上就是中國的第二個戰國時代!似乎能說的通!”
司徒美堂也開始琢磨出了味道,他說道:“如此延續到隋朝,隋與秦居然如此相似,由戰亂而統一,無法長治久安,最終成為盛唐的過渡!”
彭小文道:“就是這個意思,雖然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實際上中國隻是短暫的融合,長久的分裂和戰亂,每個君王有了一片疆土或領地的時候就開始固步自封,為自己撰寫青史,甚至沒有文明認可、沒有廣袤國土、沒有和平的環境,隻有一冊所謂的史書為自己陪葬!”
宋子文道:“建立國家!開創王朝!原來……大多數時候是一種這樣的心態在作祟!這就能夠理解了,溥儀、德王、王克敏、梁鴻誌,包括那些軍閥,實際上他們的心態就是搞自己的獨立王國!寧為小國之君,不為大國之臣,寧為雞首不為牛後,這的確是許許多多的中國人的心態寫照!”
袁世凱如果不做那八十三天的皇帝會怎樣?現在有分析說他是受了段祺瑞的蠱惑,是段祺瑞的支持與慫恿,最終點燃了袁世凱心裏顛撲不破的帝王夢,而他卻想不到,段祺瑞根本就是為了誘惑他進入圈套。
段祺瑞為何蠱惑袁世凱稱帝?因為隻有袁世凱稱帝之後,段祺瑞推翻袁世凱,才能“再造共和”!
為何總是有人要以各種各樣的名義“獨立”?**也好**也好,還不都是一個樣!但是“國父”這個名字,是誰都能擔當的起的嗎?
有人想要“創造”曆史,那就有人會“謳歌”曆史,所以說這也是為什麼文人眼中的“曆史”是他們手中的工具和進階的通道。
(三)
宋子文在以古鑒今,司徒美堂仍然在反思曆史,他繼續說道:“唐朝衰落,五代十國,宋所謂的統一,按照小文賢侄的觀點,有文明也有和平,但是沒有國土!與宋同期金、遼、西夏、吐蕃、大理等六國同樣有文明和曆史,這又是戰國!第三個戰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