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對於南京榮譽師前景的思考,靈感居然來自一款遊戲帶來的啟示,世界有些時候很沉重,有些時候有會發現把最沉重放下之後的輕鬆。
戰術不僅僅在戰場上,哲理不一定在課堂上,戰術和哲理就想空氣一樣無處不在。
彭小文那個時代,是信息時代,是網絡時代,更加是遊戲時代,幾乎人人都玩過網絡遊戲手機遊戲等等遊戲,遊戲時代注定是一個喜新厭舊的時代,比如手機遊戲,每一款的壽命周期也就是幾個月,幾乎個個都是“曇花一現”。直到一隻小鳥出現。
《憤怒的小鳥》,2009年12月隨著蘋果的流行而誕生,海德兄弟投入了25000歐元開發了這款遊戲,1年半之後全球下載1億次,盈利7000萬美元。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2011年5月的時候,使用手機玩憤怒小鳥的用戶達到巔峰數值,每天全世界用戶在這款遊戲上消耗的時間大約是2億分鍾,換算一下,16年。
“這支小鳥注定被載入曆史,它讓用過的人瘋狂,讓未用過的人渴望。這已經超過了遊戲本身,憤怒的小鳥不是遊戲,它已經成為流行文化。”有人開始用**未一款遊戲尋求“文化”概念。
海德兄弟坦言,當時這款遊戲就是他們的團隊“玩”出來的,發布8個月之後,海德兄弟發現自己從不玩任何遊戲的老媽興致勃勃地享受小鳥的尖叫和豬頭被砸死時候的哼哼,他們才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但是他們說的不算,大家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讀,去探究“成功”的秘密,後來有很多經濟學家去探討“憤怒的小鳥現象”,經過分析他們發現,居然“憤怒的小鳥”與“傳統遊戲”的區別在於,傳統遊戲的定位是“做娛樂、做好玩、做競技”,而“憤怒的小鳥”則是“做藝術、做興趣、做美學”。
實際上遊戲就是遊戲,隻不過當英國首相卡梅倫、英格蘭足球巨星加斯科因都開始玩這款遊戲的時候,當中國的許多名流甚至很多文化名人都開始“遊戲”的時候,他們絕對不能承認自己耽誤時間,就要給這個遊戲找到理由,讓它“深刻”起來。
有人玩遊戲純粹是無聊和發泄,但是有人卻真的能夠悟出“哲學”來!
“剛才狂kangrybird,一時卡在某關死活過不去。沮喪之餘發現,原來人生也不過如此,你不可能永遠誌得意滿,順利通關。而當你卡在某個關卡時,必須要能忍受豬頭們刺耳的嘲笑。”寫下這個**的是一個名氣挺大的名人。
彭小文重生的開始,絲毫沒有想到後來能夠發展成什麼樣子,寶山、金山衛、鬆江、蘇州河、南京、池河、台兒莊、隴海線兩側,每一次戰鬥都像一次通關,艱難與興奮交織,一次一次涉險走過。
不僅僅有硝煙的地方才是戰場,還有這次的美國之行,從香港、新加坡、檀香山、舊金山、紐約一直到國會大廳和胡佛的辦公室,沒有哪一次是一帆風順的。
彭小文覺得自己就像那支憤怒的小鳥,而那些豬頭就是他麵對的日本鬼子,他帶著他的小鳥編隊用身體瘋狂地撞擊過去,但是很多時候卻被許多的木板、石塊、玻璃擋住,那些天然或者人工的障礙,也許就是一次一次的坎坷。
短暫的鬱悶總是存在的,關鍵是如何突破,很快有人對“豬頭的嘲笑”回複道:“縱使有一支豪華的小鳥編隊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豬頭們總是以逸待勞而且一副賤樣,這就是他們的武器!視而不見,繼續!”
(二)
憤怒隻是情緒,解決問題靠的是智慧,是技巧。
蔣介石為彭小文和南京榮譽師開辦的珞珈山軍官訓練團,主要是解決他們“無條件服從”的問題,彭小文一反常態的低調,他帶著邱清泉、廖耀湘、戴安瀾每天在軍事技術訓練之餘,著重解決思想政治工作。
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背誦黃埔校訓,高喊“忠於領袖”的口號。
每天晚上十點鍾就寢,就寢前一個小時各寢室組織學習,每個人都把“軍人的天職是無條件服從上級命令,蔣委員長是我們中國的最高領袖,我們必須無條件服從蔣委員長。”睡覺之前必須默念三遍。
彭小文發布《告南京榮譽師全體將士書》,文中說:“各位兄弟,各位戰友,各位同誌,你們必須要時刻牢記,你麼不是我彭小文私人的武裝,你們是光榮的國民革命軍戰士,你們是為了偉大的抗戰事業去奮鬥和犧牲。蔣委員長是中國的最高領袖,他為中國的抗戰大業殫精竭慮,他未中國的抗戰大業精心謀劃。我們必須高舉三民主義的偉大旗幟,在以蔣委員長為核心的軍事委員會指導下,放棄對個人得失的計較,才能贏來一個又一個的勝仗!才能獲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剛開始的時候蔣介石覺得奇怪,彭小文怎麼跟變了性子似的?但是蔣介石還是吃這一套的,似乎領導們都吃這一套。每個星期軍事委員會的高層都會過來訓斥和開會,十幾天的整訓期,南京榮譽師的紀律整頓的不是一般的好。
不僅是軍官訓練團,郊區的南京榮譽師戰士們也在整訓,整訓士兵比整訓軍官容易的多,而且南京榮譽師的這些士兵全部都是彭小文精心挑選的,除了軍事技巧之外,南京榮譽師有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紀律本來就非常好。
半個多月時間還是比較短,蔣介石決定試探一下,他讓戴笠詢問彭小文,讓彭小文提交一套方案,假如南京榮譽師由杜聿明率領,彭小文去帶另外一支部隊,那麼在武漢會戰中彭小文有什麼辦法讓兩支部隊既保證戰鬥力,又保證能夠默契配合。
彭小文明白蔣介石的意思,如果說自己提出帶一批軍官出來,正好上了老蔣的當,不僅不可能實現目的,而且蔣介石必然會對自己提交的名單“特殊關照”。但是讓我一個光杆過去拉隊伍,還要保證戰鬥力,真當我是神仙啊!
不過彭小文很快就把方案提交了上去,他提出了幾套方案。第一套方案,自己隻帶三個人,蕭騰、彭虎、莫軍醫。讓蕭騰挑選和訓練槍法好的戰士,讓彭虎訓練體能和野戰爆破工兵等技巧,讓莫軍醫建立醫護兵體係。自己進行戰術方麵的訓練,這樣可以最短的時間帶出一個營。適用於小規模出擊作戰和特種作戰。
蔣介石肯定不會同意這套方案,讓彭小文過去帶一個營,那實在說不過去。
第二套方案,在蕭騰、彭虎和莫軍醫的基礎上,把郭嘯天和秦川帶過來,兩個人來訓練出一支有白刃戰能力的部隊,把劉老炮帶過來,訓練一支迫擊炮和擲彈筒為主要武器的火力加強部隊,這樣可以保證帶出一個加強營。在小規模特種作戰的基礎上,增強突擊能力和尖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