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彭小文略帶誇張的推演,朱可夫雖然疑惑,但還是如實彙報給了斯大林。
“那麼彭小文的應對方案是什麼?朱可夫同誌?”斯大林問道,把彭小文調過來的戰略目的本來已經基本達成,沒想到彭小文的推演讓斯大林重新緊張了起來。
朱可夫說道:“彭小文認為把日軍趕出東北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否則遠東方向時刻都有危機。其他手段都隻是牽製。”
斯大林心想,東北在日本人手裏還是在中國人手裏,還不一樣啊,萬一中國強大了更糟糕。《房龍地理》中對中國的結論是什麼?“當中國清醒和強大的時候,我們拿什麼償還它呢?”這是整個歐洲對中國的民族覺醒的擔心!包括斯大林,做賊者必然心虛。
沉吟了半晌,斯大林道:“加快阿穆爾河沿岸的移民,朱可夫同誌,尤其是那些有爭議的區域!”
朱可夫道:“是!斯大林同誌!”
朱可夫是個軍人,他懂得軍事懂得服從,但是他不明白阿穆爾河沿岸的移民,和對日軍的防禦有什麼關係。
這是斯大林的試探,看看日本“**反猶”的決心!
後世已經確定的中俄邊界,遠東地區阿穆爾河沿岸地區,以阿穆爾河作為中俄分界線接壤,北緯47°~49°,東經130°~135°之間,東西跨度最寬330公裏,南北最長220公裏。那裏有一個自治州,也是俄羅斯唯一的一個自治州,比以色列還早的猶太人聚居地,猶太人自治州。
17世紀俄國和清朝就這一地區的主權問題發生爭端,經過數場戰鬥以後,於1689年簽訂尼布楚條約,該地區歸屬清。19世紀俄國再次入侵該地區,1858年《璦琿條約》當中該地區被割讓給俄國。列寧曾經說過要歸還沙皇不平等條約中霸占中國的土地,這裏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一戰之後兩大問題,一是邊境問題,二是猶太人不勞動的問題,蘇聯試圖為國內200萬猶太人尋找一處群居地,集中管理,第一選擇不是遠東,而是黑海北岸的克裏米亞。到了斯大林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之後又結合了第三個問題,遠東邊境安全與糾紛問題。
當時日俄戰爭和一戰失敗的元氣還沒有恢複,日本在東北三省正躍躍欲試。1928年3月28日原蘇聯蘇維埃會議主席團通過《關於加強猶太勞動者土地製度管理委員會工作,需要給予所有猶太勞動者在遠東黑龍江沿岸地區安置閑置土地》,所謂安置,流放而已。
對於猶太人來說並不情願,從1928年到1933年才遷移了2萬多人,1934年希特勒執掌德國政權,正式拋出反猶**的主張,日本開始向德國頻頻示好,斯大林於1934年命令,將此處命名為“猶太自治州”!
把這些情況結合起來,情況就明顯了,不是**反猶嗎?給你機會,反啊!殺啊!屠啊!希特勒那是真殺猶太人,日本人的**反猶,機會主義!而斯大林把猶太人自治州建設到這個地方,包含著巨大的禍心。
日本和德國簽署聯合防共協議隻有,猶太自治州開始加速移民速度,張鼓峰戰役和諾門坎戰役期間,猶太自治州的移民迅速從2萬人增加了5倍!
彭小文曾經分析過,猶太自治州這個地方是斯大林的偵查氣球,也是斯大林部署的戰略炮灰,但是這些沒有任何文字記載內涵隻有推理的東西,他無法當做戰略部署的論據,而且他也沒辦法說出來。
不過現在斯大林的應對,的的確確不是增兵,而是移民。把猶太人從西線隔離出來拉去遠東,讓猶太人與中國人爭奪地盤,讓猶太人放在日本人眼皮底下當炮灰!
斯大林比希特勒要高明的多,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象斯大林這樣明槍暗箭都有的鐵腕人物,你傷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