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誘敵深入(1 / 3)

(一)

“日軍向新牆河防線進攻的,是第3師團、第6師團和第13師團,這是湘北分戰區的攻擊主力,根據我們隊岡村寧次用兵的分析,大部隊從陸路進攻,大量吸引和牽製我軍兵力的時候,都會有一支突襲部隊。”王德勝分析道。

薛嶽一邊聽王德勝的報告,一邊看地圖,彭小文也想知道這個王德勝的水平到底有多強。

王德勝繼續說道:“岡村寧次的習慣性策略,是使用其優勢海軍,運送海軍陸戰隊從水路直取要點,這樣就使我們無法兼顧,比如突襲安慶、突襲彭澤、突襲九江,都是這種戰術運用的例子。”

隨著王德勝的分析,薛嶽已經將鉛筆指向了沙盤上的洞庭湖。

王德勝道:“按照目前湘北正麵的攻勢來看,在新牆河防線,日軍陸軍的攻擊是從鐵路線以東的新牆鎮開始的,參謀處分析,鹿角港到新牆鎮這一段防區是粵漢鐵路所在位置,日軍擔心我們的重兵部署於此,因此放棄這一段的正麵進攻,采用迂回側擊。”

彭小文看著沙盤上,營田、磊石山、鹿角三個地點上麵,已經插上了國軍的小旗。由於壓縮了指揮係統,現在薛嶽將大量的部隊集中在手裏作為機動部隊和預備隊使用。以往由於命令難以下達,往往提前十天半個月就把部隊丟到一個地方,那種等待的過程中沒有指令也不知道別的地方戰況如何,在那等待的過程中把士氣都給等沒了!

現在武器裝備還是那麼糟糕,但是整個戰略戰術的調整,把長官加強到基層,一下子就把士兵的勁頭調動起來了。

這個王德勝不錯,岡村寧次也就是這幾個套路了,至少現在是這樣,毒氣彈開路、偷襲、偷襲不成就讓部隊組織密集衝鋒,打下一個地方就用三光政策來刺激士兵的獸性!

彭小文對薛嶽建議道:“薛長官,防守和有序轉移咱們都部署的很得到,接下來咱們要主動出擊一下,打小鬼子幾個伏擊,這樣才能徹底激怒他們!”

薛嶽道:“對,我已經基本上想好了伏擊地點和伏擊部隊,幕阜山狠狠地打個山地阻擊,洞庭湖打個反登陸,接著在鐵路沿線打個伏擊,如果小鬼子到那個時候不發瘋,那就奇了怪了!”

(二)

幕阜山是湖南、江西、湖北三省交界處的山脈,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2座,主峰幕阜山海拔1595.6米,綿延100多公裏。

以幕府山為分水嶺,東邊江西的修水和錦水兩條河往東流,西麵湖南那四條河,新牆河、汨羅江、瀏陽河、撈刀河都是向西流,岡村寧次以為自己已經足夠“支那通”了,但是地圖上的那一些圖標實在是無法讓他想象這山嶽地帶給他的部隊帶來的麻煩。

往這一線進攻的,仍然是萬家嶺差點被打沒了番號的那個第106師團,還有他的難兄難弟,第101師團。

這兩個師團的命令,是從上富、黃沙橋、修水、渣津,一路打穿幕阜山防線,最後到達湖南的竹溪廠與奈良旅團會師,向南再向西轉進,與沿鐵路線南下的日軍第3師團在嘉義會師,然後轉而北上,便可以切斷後路,將關麟征的第15集團軍連根拔起!

這便是岡村寧次本次會戰的一個重要目的,除了第74軍和彭小文的部隊之外,日軍對關麟征的第52軍以及這個第15集團軍也是恨之入骨,板垣征四郎曾經說過:“關麟征的一個軍,要看做普通支那軍的十個軍!”

第一次長沙會戰,岡村寧次的策略是,牽製第74軍,全殲關麟征的第52軍,無論如何要挫敗國軍的這些精銳和主力!

不過遺憾的是,他寄予希望的第106師團,還有第101師團,永遠無法讓他滿意,你想想,讓這兩個菜販師團連續打穿第58軍、第60軍還有補充上來的第32軍三條防線然後跟奈良旅團才能會師,那第60軍是禹王山阻擊第5師團的部隊,第5師團和這兩個師團的戰鬥力,那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