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火力偵察(1 / 3)

(一)

歎氣歸歎氣,不過蔣介石卻隻是擔心了一瞬而已。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拉起這麼多兵不用來打仗用來幹什麼,他彭小文打仗還是有一套的。

俞大維的兵工署和研究院據說研發了一些新武器,彭小文跟宋子文孔祥熙這些人折騰的“中兵集團”據說搞的也是風風火火,蔣介石甚至想過把彭小文弄出來,專門負責外交和軍工,這小子帶著兵實在不是讓人那麼放心。

對於廣州戰局,白崇禧、李宗仁、薛嶽等戰區長官以及羅卓英等人都是非常關注,包括一隻腳踏進廣西的徐庭瑤,他也密切關注著彭小文的這次全裝甲縱隊突防的作戰,這是中國第二次使用裝甲兵,頭一次在淞滬戰場由於缺乏步坦協同經驗,德械師的裝甲連全軍覆沒,讓徐庭瑤心疼的要命,徐州會戰後期的蘭封戰役,也使用過裝甲部隊,但是那次根本就沒法算進去。

現在的裝甲部隊有三支,一支自己帶著,一支在胡宗南那裏,還有就是彭小文的這支部隊,所有的指揮官都是自己帶出來的,徐庭瑤還是非常自豪的。

從抗戰開始就是國軍防禦日軍的裝甲進攻,現在情況反過來了,徐庭瑤非常想知道參加過諾門坎坦克會戰的彭小文,會有什麼新戰術拿出來打擊日軍。

(二)

日軍廣州外圍,又是陰沉沉的天氣,第一道日軍防線從頭一個晚上就能聽到巨大的馬達聲傳來的噪音,徹夜沒有停止,而且彭小文居然在麵向日軍防線的地方掛了幾十個高音喇叭,對著日軍的陣地反反複複播放這些噪音。

這是大家忽略的一種武器,噪音殺傷!21世紀的環保概念中,對於環境治理分為水氣聲渣四個項目,那個時代噪音對人類的損害才引發足夠的重視。

一般非常非常安靜的環境裏噪音值一般是20到40分貝,現實中沒有0分貝的可能性,假如將一個人放置在一個低於10分貝的科學空間,人將能夠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血液流動的聲音甚至毛發生長的聲音,粗重的喘息聲象打雷!

人使用正常語調交流,噪音值是40到60分貝,這個環境中人的感覺是能夠接受的,而75分貝是人的聽覺神經細胞舒適度上限,超過85分貝便會對聽覺神經細胞造成傷害。

比如電鋸拉木頭的聲音和酒吧裏嘈雜的聲音,在90分貝以上;氣壓機鑽機電錘等聲音能夠達到100分貝;螺旋槳飛機、搖滾音樂會的聲音達到110分貝;處於這種環境中久了,人會變的煩躁、精神衰弱、反應慢、肌肉抽筋、大汗淋漓。

超過120分貝的話,將會導致人暫時性耳聾甚至永久性耳聾,比如噴氣式飛機起飛時候的噪音達到125分貝;火箭發射噪音達到130分貝。如果超過140分貝的環境,將導致人類死亡!

不過有一種例外,世界衛生組織和歐盟將世界杯現場的球迷呐喊聲噪音定為139分貝......

一個晚上的高音喇叭反複播放噪音,已經不僅僅是讓日軍感受坦克馬達噪音壓力的問題,日軍士兵被折磨的痛不欲生,多次請求出去把這些惱人的東西幹掉,但是指揮官清楚,那些鐵絲網壕溝和雷場,擋住的不僅僅是國軍的前進,還是自己的突擊!

晚上也不知道具體的方位,連開炮都找不到方向,日軍便胡亂循著聲音開了幾炮,這下好,更大噪音!

噪音集中放置在三水的據點群附近,廣州城內的參謀團詢問戰場情況,電話裏的那些大隊長中隊長,尤其是第一道防線上的指揮官,幾乎都是用吼叫來回答問題,結果日軍幾個負責詢問情況的參謀打了幾個電話嗓子就啞了。

“這個惡魔,就是真正的惡魔也能被他從地獄裏攆出去!告訴所有的士兵們,要堅持,一定要堅持!千萬不要放鬆警惕!”遠在南京的中國派遣軍參謀長板垣征四郎隻有拚命地為前線士兵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