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楚了!清楚了!我覺得就是這個原因!太神奇了!原來從頭到尾都牽著日軍的鼻子在走!不過短時間內能夠把一個裝甲師投送到這麼遠的距離,實在是不容易!”雖然對彭小文這小子的張揚一直看不慣,但是何應欽此刻還是覺得興奮!
蔣介石也發現研究彭小文的戰術越來越又意思,他有感而發道:“可惜緯國不在這裏,不然的話他也可以好好學習學習!”
蔣緯國從德國回來之後跟他說了許多裝甲作戰的事情,蔣介石也知道了這個“重裝備遠程投送能力”的概念,重裝備遠程投送能力是一個國家快速反應能力的標誌,也是綜合實力的體現,當然這些都是理論。
從軍事和戰術的層麵來說,蔣緯國比蔣介石高出數倍,但是蔣緯國無疑隻適合從事軍事而不適宜從事政治,大陸方麵對蔣緯國介紹大多是八卦層麵,比如蔣緯國的親爹到底是誰。不過台灣軍方和軍事學術領域對蔣緯國評價甚高,把他稱為國軍中的辛棄疾和國軍中的古德裏安,並不完全是拍馬屁!不過現在蔣緯國還年輕,比彭小文還要小2歲。
看到打斷了一下,何應欽就不說了,蔣介石道:“敬之,看出什麼來了,說來聽聽!”
(二)
彭小文氣勢洶洶地從粵西大造聲勢誘導日軍相信他要對廣州進行“坦克閃擊”,使日軍向廣州以西加強防禦之後,粵東地區更加空虛,現在可以看出,彭小文的空中壓製還有一個重要的意圖,那就是扼製住日軍無法有效從廣州戰區派出偵察機!
然後這個亂哄哄的“爭奪指揮權”,不過這次不是“聲東擊西”而是“瞞天過海”,日軍意識到了國軍會從粵北增兵,卻忽略了他是以此亂象,運用自己成熟的工兵能力和輜重運輸能力,將大批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運送到了粵北的清遠地區!
看出來的時候,彭小文已經開始行動。
此次對廣州的“鏈式防禦陣地”所實施的自然不是正麵襲擊,而是結合德國打擊法國馬其諾防線的戰術所實施的側翼卷擊!三個打擊點已經確定,邱清泉裝甲縱隊在三水正麵大張旗鼓的“火力偵察”,牽製並消耗和折磨日軍!
日軍在粵東隻有2個師團的兵力,此時四分之三的兵力在那個“鏈式防線”上,交通線切斷之後,汕頭、潮州、汕尾、惠州、海陸豐、東莞、深圳各個城市裏能夠分攤到多少兵力?高敬亭縱隊和遊擊兵團缺乏攻城重火力,因此執行圍困,等到機械化部隊調上去之後,必然所向披靡!杜聿明鄭洞國帶領機械化部隊卻從清遠直下增城,將繞開廣州那道堅固的防線,風卷殘雲般南下,直取博羅、惠州!
而戴安瀾裝甲縱隊的戰術,采用的是“單翼卷擊”!
所謂卷擊,是指突入敵防禦陣地時向突破口兩側實施的包圍攻擊。目的是擴大突破口,攻殲兩側的敵人,發展突破的勝利。
戴安瀾裝甲縱隊的背後,跟隨的是縱隊兩個步兵團,還有第62軍加強過來的兩個師!
打擊方向繞開白雲山第一道防線,直接從背後打擊日軍近衛混成旅團的第三道防線!而整個的打擊也是分布層次,重炮部隊將那些反坦克陣地炸成一堆瓦礫!
然後坦克呼嘯著衝上陣地幾乎頂著日軍碉堡的腦門開炮,一炮下去。漫天的磚石碎片和殘肢碎體!近衛旅團又如何?諾門坎的悲劇在廣州,誰說不能重新上演一次?
卷擊作戰有幾個注意,第一行動要迅猛,要與向縱深發展進攻的部隊相配合,第二注意粉碎敵封閉突破口的行動和向己方翼側實施的反衝擊,第三要加強翼側的掩護。
迅猛自不必提,戴安瀾的裝甲縱隊有1個重炮團,集中向日軍的中央主據點進行轟炸,裝甲縱隊有2個戰車團,每個戰車團下轄9個戰車連,每個連10輛坦克,9輛主戰坦克和一輛連長指揮車,每個排3輛,一輛蘇製T-26和兩輛美製坦克。
(三)
“單翼卷擊”隻是籠統的戰術,而且彭小文知道T-26和這個沒有改裝的美製M3坦克的缺陷到底在哪裏!自然也知道優勢在哪裏!
此時的美製坦克,是還沒有改裝的M3,也就是以後改裝被英國買去命名為“格蘭特將軍”的那個型號,不過現在它的編號叫做M1,M2是1939年6月開始生產,M3是1940年才開始生產的,這個M1總共也就是生產了500多輛,而且在二戰之中進行了相當大的改裝。
現在的這個M1坦克是在二戰前生產的,有非常大的缺陷,比氣後來的改進型差了很多。比如現在的主炮隻是37mm口徑炮,直到德國全麵侵占法國之後美國才開始改成75mm口徑,實際上這個隻是火力不夠,根本就談不上什麼缺陷,同時代的蘇製T-26A也是37mm口徑炮。
要是真講起來缺陷的話,這個坦克根本就是一堆廢鐵,如果不是萬不得已,彭小文根本連考慮都不會考慮!
這輛美製M1坦克的設計思路不是用來進行坦克會戰,而是用來對付步兵的,與一般的坦克不同,這個坦克以前巴頓將軍在訓練的時候曾經詳細形容過,坦克沒有瞭望孔也沒有通訊設備,駕駛員抹黑操作,那怎麼操作?
炮塔頂部有1個小指揮塔,指揮塔的觀察員探出身體充當駕駛員的眼睛,用靴子踢踢駕駛員的右肩,就往右邊轉向,踢踢駕駛員的左肩,就向左邊轉向,拍拍駕駛員的腦袋,就是停止的訊號,現在聽起來簡直是扯淡,可是這個坦克當時的確就是這樣!
第二大缺陷是現在的M1車體和炮塔主要采用鉚接,一旦被擊中,鉚釘就被震得象霰彈一樣在坦克裏到處橫飛。這個毛病,許多改裝的美國M3坦克都依然存在!
還有第三個缺陷嗎?有的,而且這個缺陷相當**!這輛坦克戰鬥成員4人,但是**的配置了5挺7.62口徑的機槍,1挺安裝在火炮右側,1挺安裝在車體前部右側,2挺安裝在車體兩側機槍座內,1挺安裝在炮塔頂部。還有一門37mm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