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惜一切,為了救中國。無懼誤解,隻為中國強!這話說起來豪邁,但是執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彭小文的整個計劃,是根據他所了解和掌握的曆史,在重要的地區、重要的時間,針對重要的人物和組織,編織出一個網狀的時間點,構成了他的計劃,這一切他沒有告訴張師爺,也沒辦法告訴張師爺自己是如何知道的。
彭小文知道的東西的確很多,比如他無法解釋自己遠在南方如何知道共產國際和王明與太祖在“統一戰線”問題上是有矛盾的,自己如何知道“犧盟會”的規模,如何知道項英一度與王明關係很近打的火熱,比如槍斃高敬亭就是項英請示蔣介石而不是服從中共中央。
“階級鬥爭服從於抗日戰爭”,太祖在共產黨的政治局會議上已經提出。而且將“犧盟會”的武裝全部收編成八路軍並開展“百團大戰”,太祖同樣是不同意的,因為他知道那樣一來並非隻是導致國民黨大張旗鼓的**,更重要的是,很多民主黨派將逐漸擔心共產黨的真實目的是要把自己吃掉!
所以說扣留項英、收編皖南的新四軍、“阻撓”犧盟會和決死縱隊加入共產黨,都不是共產黨的“核心利益”。彭小文讀過黨史,深入進去分析的話,其複雜程度不亞於《戰國策》。
亂世的特點,自然就是亂,在那一團亂麻中誰先找到解決和處理辦法,誰就是最終勝出的那個。
“安南計劃”中的“南攻北守”,現在已經進一步深化成“南剿北撫”,攜勝收編山西新軍,以此為起點,形成製衡國共的第三力量。這是個大膽的設想,但是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很大的差距,一個美好的想法距離一個圓滿的結局差距有十萬八千裏那麼多。
有困難是必然的,那又如何呢,勝利不過是把麻煩和困難一個一個的解決。
(二)
“小文,現在第一個難題,就是徐庭瑤的第38集團軍拒絕向我們提供戰報,非常明顯,他們現在以為日軍的第18師團和台灣旅團已經不堪一擊,認為我們過去就是跟他們搶功勞的!”張師爺負責“北撫”,彭小文負責“南剿”,這兩點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張師爺對於桂西南的戰局也是異常關注。
彭小文無奈地說道:“張師爺,我現在覺得您的先見之明了,如果不是咱們反複的提醒以及多路部隊的側翼進攻牽製,第38集團軍早就吃大虧了!”
張師爺笑道:“小子,別老是罵我陰險,你要知道,父母對自己的親生骨肉都不能百依百順,都要適當的對他實行挫折教育!跟你說了多少次,你總是舍不得!”
彭小文道:“張師爺,那些裝備,那些優秀的士兵,都是財富啊!以這種重大損失接受教訓,這是犯罪!”
張師爺說道:“胡說八道!小文,我告訴你,還是拿父母和親生骨肉舉例子,小孩子走路的時候都會摔跤,但是如果你因為心疼他摔跤而不讓他學習走路,這樣的溺愛,他是會送命的!”
彭小文連連擺手道:“不一樣不一樣!”
張師爺搶著說:“你認為這是徐庭瑤的主意?小文你錯了,這是蔣委員長的心思,他現在急於證明國軍中有比你更能打的部隊!你自己好好分析一下最近《中央日報》的輿論導向你就清楚了,這第38集團軍看似徐庭瑤在指揮,實際上一切都是蔣委員長遙控的!”
彭小文認同張師爺這種說法,他詢問道:“張師爺,那這麼說,我隻能暫時等著他們搞砸我再收場?可是......”
張師爺沒好氣的說道:“十天之前我就讓你狠狠心,你舍不得,說那至少會損失一個營的建製;三天之前呢?小鬼子的胃口已經大到想吞掉第38集團軍的一個步兵旅了!營建製你舍不得,一個整建製的旅你就更舍不得了,可是現在呢?人家連詳細的戰報都不及時向你彙報了!”
彭小文知道張師爺說的是什麼,彭小文從日軍不正常的退卻判斷出日軍可能是引誘我軍的先遣部隊追擊,在徐庭瑤猶豫的時候彭小文直接跳開徐庭瑤下達了命令,先遣營接受命令與後麵的部隊會合,向日軍發動反包圍,最終的結果是發現了日軍的設伏陣地,但日軍顯然是發現了國軍的意圖,取消了伏擊計劃並再次退卻。
三天以前,先遣旅同樣是接到了彭小文和徐庭瑤的雙重命令,結果他們選擇執行彭小文的命令,推遲了24個小時,等到陸航部隊進行偵察和空中掩護之後才發動進攻,結果自然是勝利了,而且同樣發現了日軍的設伏跡象。但是結果卻是,這個旅長由於“貽誤戰機”,由於“消極避戰”被徐庭瑤給撤了。
徐庭瑤笨嗎?才不是,兩次命令徐庭瑤都是支持彭小文觀點的,但是何應欽從“政治高度”出發,要打出一個“樣板戰役”,而徐庭瑤在時間上隻能給予配合,結果就是何應欽總參謀長向蔣委員長打小報告,蔣委員長暴怒,徐庭瑤隻能撤掉那個旅長當做替罪羊。
彭小文道:“兵力部署是一個方麵,我要他們的詳細物資儲備報告,拖了五天都不給我,一定還是何應欽搞的名堂!對了,張師爺,為什麼這次咱們的情報係統也沒及時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