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矛盾升級(1 / 2)

(一)

計劃與現實完成,差距巨大,到底是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這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所以說,找到問題是關鍵,解決問題同樣是關鍵,知行合一難上加難。

安南計劃從彭小文與張師爺籌劃開始,就一直做著緊張的準備,要建設基地,要修路,要造船,要勘察航道,要征集民夫聚集人力,要囤積糧食。從進入兩廣,再到聯絡雲南,一直在準備,這都是需要時間的。

不僅僅需要時間,還需要人力,需要資金,需要保密。這樣才能保證突然性,充分準備的同時,還要與時機密切配合,別說一年半載,在沒有現代工程機械的時候,一切進展都是相當艱難,但是正是因為難所以才要抓緊時間幹!

可是在做什麼能夠現在說出來嗎?沒辦法說,因為你說了他們也不會相信,就比如你在2007年1月之前告訴中國人說,咱們中國可以用彈道導彈打人造衛星,一百個人中有九十九個會罵你有病,一直到事情發生多年之後,還有人反複論證其實這個東西技術並不過關。就比如你告訴中國人抗戰期間中國能夠製造飛機和柴油發動機,他們的第一感覺認為你是幻想型精神分裂,很多事情都要習慣。很多東西無法討論,隻能先埋頭苦幹。

留給自己的時間永遠都不會夠用,兩個月之後,是否能夠源源不斷的把兵力和後勤物資通過這條航道運送到前線,是否能夠把糧食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國內,這是整個安南計劃的起步,對未來影響深遠。

“張師爺,咱們該怎麼處理這個事情,我沒想到怎麼搞成這個局麵?”彭小文對於現在的“民意”頗感糾結。

張師爺道:“小文,你的整個戰略方向和民眾的認知能力出現了矛盾,這個是關鍵,歸根溯源,這是內向型思維的問題,中國人對於外來事物的第一反應總是習慣於拒絕、排斥和否定,東南亞已經超出他們的理解範圍了。”

彭小文讚同張師爺的觀點,最初在自己剛接觸中國遠征軍的時候,第一感覺也是這樣,如此的精銳為什麼不去收複失地,跑到國外去瞎折騰什麼勁啊!然後逐漸發現,原來是為了保護交通線,再後來慢慢的品味再領會到很多深意。

彭小文道:“張師爺,現在的問題是,我絕對不會放棄這個計劃,但是我也不想因此而搞的民怨沸騰,想來想去沒有什麼好辦法。”

說話間蕭騰進來,說道:“彭司令,師傅,事情鬧得更大了!”

(二)

“湖北、湖南戰雲密布,整個華中、華北將士們都在浴血苦戰!彭小文卻擁兵自重,陽奉陰違,守在他的兩廣倒買倒賣,大發國難財!讓那些精兵強將為他的兩廣看家護院!這就是所謂抗戰英雄的真相!彭小文已經腐化墮落!同學們,我們要向蔣委員長請願!要讓彭小文懸崖勒馬!”一個學生激動地發表演講。

“對!請願!請願!”大家發出山呼海嘯的聲音。

遊行隊伍高呼口號,在重慶的街頭行走。

“打倒獨裁政府!民主萬歲!”怎麼變味了?

蔣介石已經發現這個事情不是那麼簡單,他已經命令戴笠詳細調查,看看這些謠言到底是誰造出來的?蔣介石感覺,現在的整個局麵如同當年全國的抗日運動,逼迫他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如出一轍!

從1931年開始,蔣介石不也是在做精心的準備嗎?準備武器準備兵力準備工事,精心準備從淞滬發動戰役,把日軍進攻的方向從東往西進行吸引,而當時大家逼迫蔣介石向華北方向調派兵力,收複熱河和東三省,而蔣介石知道自己根本沒有那個實力。

“委員長,這個事情查清楚了!主要是針對彭小文,之前的媒體對彭小文一直是褒獎有加,但是自從彭小文被任命成參謀總長助理、兩廣省主席、四戰區副司令兼參謀長、第三方麵軍司令開始,各界對彭小文的評論簡直是話鋒一轉!”戴笠彙報道

蔣介石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了!他無奈地說道:“雨農,我明白了,之前他們一直在把彭小文往天上捧,是認為彭小文長期受到我蔣某人的壓製,總有一天會造反,但是現在看到彭小文成了一方大員,他們第一反應就是彭小文已經被招安了!”

戴笠也很苦惱,他說道:“真沒想到居然有這種情況,現在小文簡直是裏外不是人,民眾認為他已經與官僚同流合汙了,但是整個政界卻視他為異類,再加上廣州金融戰中遭殃的那都是有身份背景的人,現在背後說彭小文壞話的人不在少數啊!”

這也許就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甲午戰爭之後,很少人從戰略和戰術上去探討,整個國家都在討論,為什麼日本能夠戰勝中國,因為中國的國體是封建專製,日本是“君主立憲”!所以說要想解決問題,就是要進行政治體製改革,要變法!